抗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183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脂肪醇、磷钨酸制备而成,所述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的氨基三乙酸和脂肪醇的摩尔比为1:0.5‑1;所述磷钨酸的重量比为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脂肪醇总重量的1‑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上述抗磨润滑脂组合物的抗磨润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造而成:抗磨润滑脂组合物40‑50%;聚2,5‑呋喃二甲酸新戊二醇酯40‑50%;二硫化5‑15%。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抗磨润滑脂组合物,是含P‑W‑N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减摩性能优异,同时可以保证润滑脂的膏状物理形态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抗磨润滑脂应用于轴承、导轨等部件的润滑,延长轴承、导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
,具体涉及一种抗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润滑脂加工工艺为:动植物油脂或脂肪酸加入无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锂、氢氧化铝、氢氧化钡等)制备金属皂作为稠化剂或采用有机或无机的稠化剂,加入矿物油或合成油进行加工稠化而成的,主要是将矿物油或合成油保存在稠化剂构成的框架内,在运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贮存于稠化剂内的油逸出,起润滑作用,在常温常压下显现膏状的物理特性。在一些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由于框架内的油逸出过快,造成干结,而不能较长时间保持润滑作用,需要频繁更换润滑脂造成设备停工和人力浪费。研究新型以抗磨润滑脂组合物为基础的高温润滑脂,应用于轴承、导轨等部件的润滑,延长轴承、导轨的使用寿命是一件有意义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脂肪醇、磷钨酸制备而成,所述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的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脂肪醇、磷钨酸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脂肪醇、磷钨酸制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的氨基三乙酸和脂肪醇的摩尔比为1:0.5-1;所述磷钨酸的重量比为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脂肪醇总重量的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肪醇选用C8-C20的直链或支链脂肪醇;优选:异辛醇、正辛醇、异癸醇、正癸醇、月桂醇、异构十二醇、异构十三醇、异构十六醇、油醇、异构二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磨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称取氨基三乙酸、新戊二醇、磷钨酸放置于反应釜中,搅拌加热到150-160℃,充分反应4-5小时,反应过程减压排水1-2次,加入脂肪醇升温至180-200℃,反应2-3小时完成后,减压排除水分;即为一种抗磨润滑脂组合物。


5.一种抗磨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造而成: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抗磨润滑脂组合物40-50%;
聚2,5-呋喃二甲酸新戊二醇酯40-50%;
二硫化钼5-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磨高温润滑脂,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组分总重量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庆吴启东邱秋敏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