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定性检测血小板综合功能的新型微纳米即时监测传感器。
技术介绍
血小板作为人体中最小的细胞,除了在正常的生理性止血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理性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也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图6所示,血小板在皮肤破损后激活的示意,其中:(a)当血管壁上的内皮细胞层未出现破损时,血小板处于未激活状态;(b)当内皮细胞层出现破损时,血小板被快速激活,粘附到受损部位的细胞外基质上;(c)被激活的血小板会通过改变自身形状来增大表面积,覆盖受损的血管壁;(d)被激活的血小板会分泌促凝因子,激活更多的血小板;(e)被激活的众多血小板松散的聚集形成止血栓,达到快速暂时止血的效果;(f)血小板产生收缩力,使松散的止血栓变得紧致,从而起到彻底长期止血的效果。如果产生的收缩力不够大,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并且松弛的止血栓容易从受损的血管壁上脱落,不仅会导致患处重新出血,还会诱发其他部位出现栓塞;相反的,如果血小板收缩力超过正常范围,处于过度活跃状态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小板微力传感器为平行板可变电容器,包括相互平行的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位于上方、阴极板位于下方,且阳极板的阳极工作面对应着阴极板的阳极工作面;所述阳极板包括板状的阳极本体,所述阳极本体上设有阳极孔,阳极孔的孔底和孔壁上设有阳极材料构成的阳极材料区域,所述阳极材料区域由桶状的阳极金膜和阳极引出测量触点组成,所述阳极引出测量触点位于阳极本体的一侧面;阳极本体的另一侧面为阳极工作面,阳极工作面上设有有机硅中间体材料层;阳极孔内阳极金膜的底面上设有人纤维连接蛋白层;所述阴极板包括板状的阴极本体,与阳极孔的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小板微力传感器为平行板可变电容器,包括相互平行的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位于上方、阴极板位于下方,且阳极板的阳极工作面对应着阴极板的阳极工作面;所述阳极板包括板状的阳极本体,所述阳极本体上设有阳极孔,阳极孔的孔底和孔壁上设有阳极材料构成的阳极材料区域,所述阳极材料区域由桶状的阳极金膜和阳极引出测量触点组成,所述阳极引出测量触点位于阳极本体的一侧面;阳极本体的另一侧面为阳极工作面,阳极工作面上设有有机硅中间体材料层;阳极孔内阳极金膜的底面上设有人纤维连接蛋白层;所述阴极板包括板状的阴极本体,与阳极孔的孔底对应的阴极本体的一侧面为阴极工作面,阴极工作面上设有阴极材料区域,所述阴极材料区域由阴极金膜和阴极引出测量触点组成;所述阳极本体和阴极本体的材料均为硅片;所述阳极工作面和阴极工作面之间的间距为10微米-1000微米;测试时,直接将待检测的血小板悬浮液滴在阳极板的阳极孔内桶状的阳极金膜上,同时将阳极引出测量触点和阴极引出测量触点分别接阻抗分析仪的电容档,根据阻抗分析仪测得的电容值变化率,换算出血小板的凝结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本体的厚度和阴极本体的厚度为400-10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孔的孔径为50微米~50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的阳极金膜的底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金膜的厚度和阴极金膜的厚度均为10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中间体材料层的厚度为10nm,有机硅中间体材料为二甲基硅氧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米技术的弹性薄膜可变电容式的血小板微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纤维连接蛋白层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