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7913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所述供暖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器、第二换热器、水箱、控制单元;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通过节流器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处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电控截止阀以调节进入第二换热器的回水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暖系统实现了冬季采暖运行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热交换效率高,提高了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暖
,尤其涉及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供暖方式从供暖设备设施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集中供热,主要又分为市政热力管网和小区内锅炉集中供热。二是分散式采暖方式,即每户独立成一个供暖体系。三是变频空调,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四是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又称地源热泵,利用土壤或水体温度冬季为12-22℃,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土壤或水体温度夏季为18-32℃,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降低,可以节约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空气源热泵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和水箱。在制热过程中,蒸发器中的冷媒吸收空气中的低温热气化,再经过压缩机处理后变为高温冷媒,高温冷媒输送到冷凝器的冷媒管中,冷媒管中的高温冷媒对水箱中的载冷剂进行加热。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热泵供暖系统如果在低温环境下运行,蒸发器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获得的热量较少,且存在严重的结霜现象,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制热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该供暖系统实现了冬季采暖运行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热交换效率高,提高了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器、第二换热器、水箱、控制单元;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通过节流器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单向阀、电控截止阀和第二三通接头,第一三通接头与第二三通接头连接,第二三通接头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控截止阀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处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电控截止阀以调节进入第二换热器的回水流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为夹套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与节流器之间设有储液灌和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为真空过滤器,绝对压力保持在0.25-0.8MPa。进一步的,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水箱的出水口与用户终端的进口连接,用户终端的出口与第一三通接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与过滤器和节流器之间的管路之间设置有高压保护旁通,高压保护旁通中设置有膨胀阀。进一步的,所述节流器为电子膨胀阀。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供暖系统,实现了冬季采暖运行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热交换效率高,提高了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供暖系统,利用了热泵系统中的冷凝放热原理加热供暖系统中的载冷剂,给水箱和用户终端中的载冷剂提供热量,同时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和电控截止阀,实现了给第二换热器提供蒸发热源回水的控制,回收利用用户终端回水的余热给第二换热器提供蒸发热源,使该供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该供暖系统实现了冬季采暖运行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干扰影响,并且在低温运行时也有较高的制热效率,提高了热泵供暖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控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供暖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节流器62、第二换热器3和水箱4;压缩机1的冷媒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压缩机1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换热器3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2中冷媒管的另一端通过节流器62与第二换热器3中冷媒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出水口21与水箱4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换热器3的进水口32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71,第二换热器3的出水口31依次连接有单向阀73、电控截止阀74和第二三通接头72,第一三通接头71与第二三通接头72连接,第二三通接头72与第一换热器2的进水口22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供暖系统中第一换热器2用于对水箱4中的载冷剂进行加热处理,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在直接制冷时,才使用制冷剂作为载冷剂。以载冷剂为水为例,水进入到第一换热器2中被加热后输入到水箱4中,而从水箱4的出水口流出的水可以进入到用户终端43,水在用户终端43中进行热交换改变环境温度后,通过用户终端43的出口流入到第一三通接头71处,第一三通接头71将部分水输送到第二换热器3中。由于从用户终端43流出的水具有余温,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中的水的余温将被第二换热器3中的冷媒吸收,第二换热器3中的冷媒直接与流入到第二换热器3中的水进行热交换,流入到第二换热器3中的水具有较高的余温,第二换热器3中的冷媒不与外界大气进行热交换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小,使供暖系统可以在低温环境中依然正常运行。从第二换热器3中输出的水以及从第一三通接头71中输出的剩余的水汇集到第二三通接头72处,通过第二三通接头72将水重新输送至第一换热器2中进行换热。为了方便根据需要控制流入到第二换热器3中的回水量,准确控制第二换热器3所需要的回水量,合理的利用回水的余热,本实施例的供暖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9,第二换热器3的进水口32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和电控截止阀74分别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第二换热器3的进水口32处的温度信号并传给控制单元9,控制单元9控制电控截止阀74动作。具体地,控制单元9根据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电控截止阀74出水量的多少,当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较低时,控制单元9将控制电控截止阀74增大出水量,从而增多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的回水量,确保有足够的回水提供热量加热第二换热器3中的冷媒;当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较高时,控制单元9将控制电控截止阀74减少出水量,从而减少进入到第二换热器3的回水量,以合理充分的利用回水的余热。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为夹套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具体地,通过采用夹套式换热器可以有效地加快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中冷媒与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供暖系统的制热效率。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2中冷媒管的另一端与节流器62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器、第二换热器、水箱、控制单元;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通过节流器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单向阀、电控截止阀和第二三通接头,第一三通接头与第二三通接头连接,第二三通接头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控截止阀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处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电控截止阀以调节进入第二换热器的回水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器、第二换热器、水箱、控制单元;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冷媒进口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通过节流器与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单向阀、电控截止阀和第二三通接头,第一三通接头与第二三通接头连接,第二三通接头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控截止阀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处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电控截止阀以调节进入第二换热器的回水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制热效率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嘉仕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