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照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86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照明系统,包括:激发光单元、波长转换单元和反射单元,激发光单元包括激光源单元和LED光源单元,波长转换单元的位置与反射单元的焦点对应,激光源单元发射的激光束和LED光源单元发射的光束分别投射至波长转换单元上并激发出荧光,荧光经过反射单元反射后按指定方向出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激发光单元中设置激光源单元,其发射的激光束具有准直性好,能量集中的特性,形成超高亮度的点光源,从而提高远光场的中心照度,符合远光场的需求;通过激光源单元和LED光源单元的配合,可精确调整光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照度,实现以最小的功率得到满足汽车远光照明标准的光分布,在满足照明标准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及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因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成本低以及寿命长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节能灯,成为一种通用的照明光源。在现有的LED汽车大灯中,LED光源位于车灯反光碗的焦点处,LED光源出射的光束经车灯反光碗收集以及后端光学系统(包括挡板、透镜等)的配光,最终投射出所需要的远近光场分布。该种可以得到满足需求的汽车大灯近光的配光分布,然而在形成远光分布时,由于受到当前LED光源亮度的限制,通常存在中心照度明显不够的问题,在例如舞台灯光照明、汽车大灯、投影显示等需要超高亮度光源的应用领域,LED光源便难以满足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仅具有远近光场分布,满足远光场中心照度,且结构简单的发光装置及照明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装置,包括:激发光单元、波长转换单元和反射单元,所述激发光单元包括激光源单元和LED光源单元,所述波长转换单元的位置与所述反射单元的焦点对应,所述激光源单元发射的激光束和LED光源单元发射的光束分别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上并激发出荧光,所述荧光经过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按指定方向出射。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单元与所述波长转换单元的位置对应,位于所述反射单元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源单元和波长转换单元分设于所述反射单元的两侧,所述反射单元上设有用于透过所述激光束的通光部。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束与所述反射单元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通光部的位置与所述激光束的位置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源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激光源,所述通光部设有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源单元还包括准直单元、光束角度改变单元、聚焦单元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准直单元、光束角度改变单元、聚焦单元沿光路设置。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单元包括衬底和至少一个LED光源,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荧光层,所述荧光层设于所述LED光源上或设于所述衬底上,每个所述LED光源上方对应一个所述荧光层,下方设于所述衬底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单元为曲面镜,所述波长转换单元位于所述曲面镜的焦点处,所述激光束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上表面的中心区域,所述LED光源和荧光层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当LED光源和荧光层的数量均为多个时,多个所述荧光层紧密排列且位于所述曲面镜的焦点处,每个所述LED光源上方对应一个荧光层,所述LED光源与所述衬底之间设有反射界面。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单元由多个曲面镜拼接而成,所述波长转换单元位于所述曲面镜的焦点处,所述激光束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上表面的中心区域,所述LED光源和荧光层分别设有2n+1个,n为≥1的自然数,且多个所述荧光层间隙分布,每个所述荧光层位于对应一个曲面镜的焦点处,每个所述LED光源上方对应一个荧光层,所述LED光源与所述衬底之间设有反射界面。进一步的,所述衬底下方还设有散热底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发光装置出光口处的挡板和投影透镜,所述反射单元呈椭球面结构,所述波长转换单元位于所述反射单元靠近内侧的焦点处,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反射单元靠近外侧的焦点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装置及照明系统,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激发光单元中设置激光源单元和LED光源单元,其中激光源单元发射的激光束具有准直性好,能量集中的特性,可以形成超高亮度的点光源,从而提高远光场的中心照度,符合远光场的需求;而LED光源单元发出的光束扩散角度大,符合近光场的需求;(2)通过打开或关闭激光源单元,从而实现远光场和近光场之间的自由切换,操作简单,使用便捷;(3)通过激光源单元和LED光源单元的配合,可精确调整光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照度,可实现以最小的功率得到满足汽车远光照明标准的光分布,在满足照明标准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底,拆装方便,稳定性好,切实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荧光层与LED光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发光装置形成的光场示意图;图4是图3中激光束投射到荧光层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波长转换单元其中一种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波长转换单元其中一种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反射单元的其中一种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反射单元的其中一种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照明系统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1、激光源单元;110、激光源;111、光束角度改变单元;112、聚焦单元;12、LED光源单元;121、衬底;122、LED光源;123、反射界面;20、波长转换单元;210、荧光层;30、反射单元;31、通光部;310、曲面镜;40、散热底座;50、挡板;60、投影透镜;70、光场中心区域;71、光场边缘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1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激发光单元、波长转换单元20和反射单元30,所述激发光单元包括激光源单元11和LED光源单元12,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位置与所述反射单元30的焦点对应,所述激光源单元11发射的激光束和LED光源单元12发射的光束分别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上并激发出荧光,所述荧光经过所述反射单元30反射后按指定方向出射,以形成在规定的立体角内行进的光束,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波长转换单元20位于所述反射单元30的焦点处,因此波长转换单元20上激发出的荧光经所述反射单元30反射后形成平行光出射,即为平行的照明光。在激发光单元中设置激光源单元11和LED光源单元12,其中激光源单元11发射的激光束具有准直性好,能量集中的特性,可以形成超高亮度的点光源,从而提高远光场的中心照度;而LED光源单元12发出的光束扩散角度大,符合近光场的要求,因此通过打开或关闭激光源单元11,便可实现远光场和近光场之间的自由切换,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发光装置和照明系统可适用于舞台灯、汽车大灯、投影显示等需要超高亮度光源的应用领域,本文下述描述中以汽车照明灯(主要指前照灯)为例,但并不作限制。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LED光源单元12与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位置对应,位于所述反射单元30的同一侧,即LED光源单元12发出的光束直接投射至波长转换单元20上并激发出荧光。当然LED光源单元12也可以设置在波长转换单元20相对反射单元30的另一侧,但是由于LED光源单元12发射的光束扩散角度大,若距离波长转换单元20的距离太远,则需要采用额外的汇聚镜组等部件对光束进行汇聚,结构复杂度高,安装调试麻烦,因此本文中LED光源单元12的位置靠近波长转换单元20的位置,无需额外的部件,大大降低了装置的结构复杂度和成本。此外本实施例中将波长转换单元20可拆卸安装于LED光源单元12上,既可以避免两者在使用时发生相对移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更换LED光源单元12或波长转换单元20,提高使用便捷度。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激光源单元11和波长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装置及照明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单元、波长转换单元(20)和反射单元(30),所述激发光单元包括激光源单元(11)和LED光源单元(12),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位置与所述反射单元(30)的焦点对应,所述激光源单元(11)发射的激光束和LED光源单元(12)发射的光束分别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上并激发出荧光,所述荧光经过所述反射单元(30)反射后按指定方向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单元、波长转换单元(20)和反射单元(30),所述激发光单元包括激光源单元(11)和LED光源单元(12),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的位置与所述反射单元(30)的焦点对应,所述激光源单元(11)发射的激光束和LED光源单元(12)发射的光束分别投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上并激发出荧光,所述荧光经过所述反射单元(30)反射后按指定方向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单元(11)和波长转换单元(20)分设于所述反射单元(30)的两侧,所述反射单元(30)上设有用于透过所述激光束的通光部(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部(31)的位置与所述激光束的位置对应,所述激光束与所述通光部(31)的夹角为80~9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单元(11)包括一个或多个激光源(110),所述通光部(31)设有一个或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单元(11)还包括准直单元、光束角度改变单元(111)、聚焦单元(112)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准直单元、光束角度改变单元(111)、聚焦单元(112)沿光路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单元(12)包括衬底(121)和至少一个LED光源(122),所述波长转换单元(20)包括至少一个荧光层(210),所述荧光层(210)设于所述LED光源(122)上或设于所述衬底(121)上,每个所述LED光源(122)上方对应一个所述荧光层(210),下方设于所述衬底(1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帆龙涛邹诚韩捷飞初宁
申请(专利权)人: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