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819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防止波纹部的体弯曲的新结构的防尘罩。波纹部12具有在中间区域12c的轴向两侧连续设置上区域12a和下区域12b的结构,中间区域12c的构成峰部14c的倾斜壁部16c的倾斜角度比上区域12a的构成峰部14a的倾斜壁部16a的倾斜角度及下区域12b的构成峰部14b的倾斜壁部16b的倾斜角度小,以在对于波纹部12的轴向上的压缩输入时中间区域12c比上区域12a及下区域12b优先在轴向上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尘罩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1月26日提交的名称为“ダストカバー(防尘罩)”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6-012114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将构成汽车的悬架机构的减震器的活塞杆等进行覆盖,以防止沙尘和/或水等的附着的防尘罩。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有防止沙尘和/或水等异物附着的防尘罩,例如,出于以下的目的等而采用该防尘罩:通过安装在减震器上并将活塞杆从缸体突出的部分进行覆盖,从而防止异物向活塞杆附着。防尘罩例如像日本特开平10-33189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整体成为薄壁筒状,并具备连续设置多个向外周凸出的环状的峰部而形成的波纹部,从而能根据活塞杆从缸体的突出量而在轴向上伸缩。然而,为了追随减震器的较大的伸缩,期望防尘罩的波纹部的伸缩变形的行程较大,期望伸长时的轴向最大长度较长并且收缩时的轴向最小长度较短。但是,在试图确保波纹部的伸缩变形的行程较大时,由于波纹部的厚度和/或形状的误差等,在波纹部压缩时容易在波纹部作用横力,波纹部的中间部分向径向挠曲而弯曲的体弯曲(胴曲がり)成为问题。特别地,在波纹部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与由橡胶弹性体形成的情况相比,对于压缩的反作用力容易变大,作用的横力也容易变大,因此容易发生较大的体弯曲。于是,在专利文献1的防尘罩中,波纹部具备将各多个峰部以互不相同的间距配置的大间距部和小间距部。由此,通过在压缩时小间距部和大间距部阶段性地收缩变形,从而在波纹部中变形的部分的实质长度变短,可期待减小体弯曲。然而,仅通过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波纹部设置互相之间间距尺寸不同的大间距部和小间距部,并使该大间距部和小间距部阶段性地变形,并不足够。即、在以相对于波纹部整体较小的轴向尺寸设置小间距部时,大间距部变得过长,在大间距部变形时有可能容易发生波纹部的体弯曲。另一方面,在以相对于波纹部整体较大的轴向尺寸设置小间距部时,存在为了实现所需的波纹部的轴向最大长度而需要的峰部的数量增多,波纹部的轴向最小长度变长这一不良情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18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上述问题为背景而完成,其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波纹部的体弯曲的新结构的防尘罩。下面,记载用于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再有,在下面记载的各方式中采用的构成要素可尽可能以任意的组合来采用。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为一种防尘罩,其具备在轴向上连续设置有多个向外周凸出的环状的峰部的波纹部,并且该峰部具备随着朝向内周而向轴向外侧倾斜的一组倾斜壁部,该防尘罩的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部具有在中间区域的轴向两侧连续设置上区域和下区域的结构,该中间区域的构成所述峰部的所述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比该上区域的构成所述峰部的所述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及该下区域的构成所述峰部的所述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小,以在对该波纹部输入轴向的压缩时该中间区域比该上区域及该下区域优先在轴向上收缩。根据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式的结构的防尘罩,在波纹部的轴向中间设置的中间区域中,通过将其峰部的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设为较小,从而在中间区域中难以产生波纹部的收缩变形时的体弯曲。进一步,中间区域比上区域及下区域优先收缩,以使优先收缩的中间区域的挠曲变形(体弯曲)较小,从而中间区域中的与上区域及下区域的连接端的倾斜角度较小。由此,上区域及下区域不仅在由减震器等支承的轴向外端被限制相对于轴垂直平面的倾斜,在从波纹部的轴向外端离开的与中间区域的连接端处也被限制相对于轴垂直平面的倾斜,因此,能减小上区域及下区域的体弯曲。而且,通过中间区域优先收缩,而在上区域及下区域较大地收缩时使波纹部的实质有效长度变短,在上区域及下区域变形时难以发生体弯曲,并且体弯曲的量也减小。这样,由于能在构成波纹部的上中下的各区域分别减小体弯曲,因此能有效地减小波纹部整体的体弯曲,以减小波纹部对其他部件的干涉等。此外,在上区域及下区域的与中间区域的连接端处限制倾斜角度所形成的体弯曲的减小效果通过将中间区域设置于波纹部的狭窄范围也能有效地发挥。因此,也能将例如由轴向宽度尺寸较大的峰部所构成的上区域和下区域相对于波纹部的全长以较大的比例设置,并能确保波纹部的伸缩行程较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记载的防尘罩中,所述波纹部的最小内径尺寸在所述中间区域、所述上区域及所述下区域中互相相同,并且该波纹部的最大外径尺寸在该中间区域、该上区域及该下区域中互相相同。根据第二方式,无需在波纹部设置特别的厚度的变化等,就能够使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较小的中间区域相对于上区域及下区域优先收缩,而得到体弯曲的减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在第一或第二方式记载的防尘罩中,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为25°以上且35°以下。根据第三方式,能在确保中间区域的伸缩行程的同时,实现抑制了中间区域的体弯曲的优先收缩。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在第一至第三任一方式记载的防尘罩中,所述上区域中的所述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为35°以上且50°以下,并且所述下区域中的所述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为35°以上且50°以下。根据第四方式,能在上区域和下区域中确保伸缩行程较大的同时,稳定地产生上区域和下区域的伸缩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在第一至第四任一方式记载的防尘罩中,所述中间区域的构成包括一个所述峰部。根据第五方式,通过用最小数量的峰部构成中间区域,从而能以较大的比例在波纹部设置上区域及下区域,并能较大地得到波纹部的伸缩行程。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在第一至第五任一方式记载的防尘罩中,所述上区域的所述峰部和所述下区域的所述峰部互相相同。根据第六方式,由于上区域和下区域的各峰部在伸缩变形时产生同样的直径尺寸变化,因此在波纹部的内周的空间和外周的空间被其他部件限制的情况等之下也能以高空间效率设置各峰部,并能较大地得到波纹部的伸缩行程。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在第一至第六任一方式记载的防尘罩中,在所述峰部的外周端部形成有向外周凹状开口的环状的小谷部。根据第七方式,能通过小谷部的变形而更大地得到波纹部的伸长状态下的轴向尺寸。而且,只要使小谷部的径向深度尺寸比在轴向上相邻的峰部间的谷部的深度尺寸小,就能够通过小谷部的内周端和峰部的内周端的重合来防止波纹部的收缩状态下的轴向尺寸变大,且能较大地得到波纹部的伸缩行程。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在第一至第七任一方式记载的防尘罩中,所述中间区域设置于将所述波纹部在轴向上三等分的中央部分。根据第八方式,通过使上区域及下区域的向中间区域的连接端位于从上区域及下区域的上下外端离开的波纹部的轴向中央部分,而能更有效地减小上区域及下区域的体弯曲。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中间区域中的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比上区域中的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及下区域中的倾斜壁部的倾斜角度小,并且中间区域相对于上区域及下区域优先收缩,因此能减小波纹部的体弯曲。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尘罩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A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防尘罩向车辆的安装状态的纵剖视图。图4(a)和图4(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防尘罩中的体弯曲的减小效果的图,分别地、图4(a)表示现有结构的波纹部,图4(b)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波纹部。图5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防尘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罩(10,50,60),其具备在轴向上连续设置有多个向外周凸出的环状的峰部(14a,14b,14c,14d,14e,14f,14g,14h)的波纹部(12,52,62),并且该峰部(14a,14b、14c,14d,14e,14f,14g,14h)具备随着朝向内周而向轴向外侧倾斜的一组倾斜壁部(16a,16b,16c,16d,16e,16f,16g,16h),该防尘罩的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部(12,52,62)具有在中间区域(12c,52c,62g,62h)的轴向两侧连续设置上区域(12a,52a,62d,62e)和下区域(12b,52b,62e,62f)的结构,所述中间区域(12c,52c,62g,62h)的构成所述峰部(14c,14g,14h)的所述倾斜壁部(16c,16g,16h)的倾斜角度比所述上区域(12a,52a,62d,62e)的构成所述峰部(14a,14d,14e)的所述倾斜壁部(16a,16d,16e)的倾斜角度及所述下区域(12b,52b,62e,62f)的构成所述峰部(14b,14e,14f)的所述倾斜壁部(16b,16e,16f)的倾斜角度小,以在对所述波纹部(12,52,62)进行轴向的压缩时所述中间区域(12c,52c,62g,62h)比所述上区域(12a,52a,62d,62e)及所述下区域(12b,52b,62e,62f)优先在轴向上收缩。...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6 JP 2016-0121141.一种防尘罩(10,50,60),其具备在轴向上连续设置有多个向外周凸出的环状的峰部(14a,14b,14c,14d,14e,14f,14g,14h)的波纹部(12,52,62),并且该峰部(14a,14b、14c,14d,14e,14f,14g,14h)具备随着朝向内周而向轴向外侧倾斜的一组倾斜壁部(16a,16b,16c,16d,16e,16f,16g,16h),该防尘罩的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部(12,52,62)具有在中间区域(12c,52c,62g,62h)的轴向两侧连续设置上区域(12a,52a,62d,62e)和下区域(12b,52b,62e,62f)的结构,所述中间区域(12c,52c,62g,62h)的构成所述峰部(14c,14g,14h)的所述倾斜壁部(16c,16g,16h)的倾斜角度比所述上区域(12a,52a,62d,62e)的构成所述峰部(14a,14d,14e)的所述倾斜壁部(16a,16d,16e)的倾斜角度及所述下区域(12b,52b,62e,62f)的构成所述峰部(14b,14e,14f)的所述倾斜壁部(16b,16e,16f)的倾斜角度小,以在对所述波纹部(12,52,62)进行轴向的压缩时所述中间区域(12c,52c,62g,62h)比所述上区域(12a,52a,62d,62e)及所述下区域(12b,52b,62e,62f)优先在轴向上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罩(10,50,60),其中,所述波纹部(12,52,62)的最小内径尺寸在所述中间区域(12c,52c,62g,62h)、所述上区域(12a,52a,62d,62e)及所述下区域(12b,52b,62e,62f)中互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浩幸永井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