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766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门系统。所述电梯门系统包括厅门、门轴结构、驱动装置、红外控制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厅门与所述门轴结构连接,且所述门轴结构设于所述厅门的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门轴结构,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设于所述厅门的两侧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发送的信号并据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轴结构,进而控制所述厅门的开关与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组件来形成光幕,防止乘客被电梯门夹到,从而保护乘客的安全。

Elevator doo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vator door system. The elevator door system includes hall door, door structure, driving device, infrared control module and the control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ll door and the door shaft structure, and the side door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hall door, the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shaft structure, the infrared sensor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the infrared sensor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both sides of the hall door and sends a signal to the control device, the control device receives the signal sent by the infrared sensor and then controls the driving device, by controlling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the shaft structure, switch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hall and closed the door.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infrared sensor module to form the screen, prevent the elevator passengers were caught in the door, so a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梯门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作为楼群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电梯门机用于负责电梯门驱动,电梯开门关门产生电信号,电梯门机通过电动机、传感器等部件将电信号转变为某个方向的机械力,从而实现控制电梯关门或开门。电梯门机又分为直流门机、交流异步变频门机和永磁同步门机。在电梯的整体结构中,电梯的门系统包括电梯厅门和电梯轿门,通常电梯厅门固定于电梯井道开口处,轿门安装于轿厢上。电梯的厅门和轿门都是为了防止人员和物品坠入井道或轿内乘客和物品与井道相撞而发生危险的必要结构,都是电梯的重要安全保护设施,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厅门的开启是由轿门带动的,厅门上装有电气、机械联锁装置的门锁,只有轿门开启才能带动厅门的开启,所以轿门称为主动门,厅门为被动门,只有轿门、层门完全关闭后,电梯才能运行。由于电梯门系统本身安装位置的限制及结构的复杂性,掌握电梯门系统安装与维修的技能十分困难。在现有技术的电梯门机中,通常需在电机上安装硬件编码器进行控制,利用硬件编码器检测电梯门速度、位置、运动方向等。现有技术门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梯门机控制系统、电梯门机机械系统、电梯整梯控制系统、电梯门机和硬件编码器。工作时,所述电梯整梯控制系统发出开门信号、关门信号和平层信号到所述电梯门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梯门机机械系统发出开门极限信号、关门极限信号、安全触板信号和光电光幕信号到所述电梯门机控制系统,所述硬件编码器根据所述电梯门机的电机扭矩反馈电梯轿门位置、速度和方向信息到所述电梯门机控制系统。然而,由于编码器成本较高,导致现有技术中门机控制系统生成和维护成本较高,而且这种外接硬件编码器的方式,容易因硬件编码器与电机的磁极角度不对应导致电机失速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电梯门系统安全性能差、生产成本高和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门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门系统,包括厅门、门轴结构、驱动装置、红外传感器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厅门与所述门轴结构连接,且所述门轴结构设于所述厅门的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门轴结构,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设于所述厅门的两侧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发送的信号并据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轴结构,进而控制所述厅门的开关与闭合。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和红外线接收模块,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分别设于所厅门的两侧,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配合在所述厅门之间形成光幕。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厅门包括悬挂组件、门框、门扇、门滑块和护脚板,所述门框与所述门轴结构连接,所述门扇固定于所述门轴结构,所述悬挂组件设置于所述门扇顶部,所述门滑块和所述护脚板设置于所述门扇底部。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轴结构包括门轴、轴承、轴承座和地面座体,所述门轴包括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第一门轴的两端和所述第二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地面座体包括设置在其表面的限位凸起,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设置于所述地面座体表面。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扇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的第一门扇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门轴的第二门扇。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门轴,且固定于所述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门轴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厅门还包括门锁装置,所述门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门扇的顶部或所述第二门扇的顶部。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电梯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将轴承座凸起设置于地面座体,使得电梯门系统安装更加方便,无需开槽,还避免了安装门导轨和复杂的驱动机械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且安全可靠;二、通过设置维修窗口,使得电梯驱动装置的维修更加方便;三、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组件,使得电梯门系统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对乘客更加安全;四、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机,不仅实现了厅门的快速、平稳的开、关门,也避免了能量的浪费;五、通过将电机设置于门轴内,能有效减小电机的运行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梯门系统1包括厅门11、门轴结构13、驱动装置15、红外传感器组件17和控制装置19。所述厅门11与所述门轴结构13连接,且所述门轴结构13设于所述厅门11的侧面,所述驱动装置15用于驱动所述门轴结构13,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17设于所述厅门的两侧并向所述控制装置19发送信号,所述控制装置19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17的发送的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17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5驱动所述门轴结构13,进而控制所述厅门11的开关与闭合。所述厅门11包括悬挂组件111、门扇113、门滑块(图未示)、护脚板(图未示)、门锁装置115和门框117,所述悬挂组件111设置于所述门扇113顶部,所述门滑块和所述护脚板设置于所述门扇113底部,所述门锁装置115设于所述门扇113顶部,所述门框117设置于所述门扇113两侧。所述门扇113包括第一门扇1131和第二门扇1133,所述第一门扇1131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1331,所述第二门扇1133安装于所述第二门轴1333。当然,所述门扇113还可以为单个门扇,即所述电梯门系统为单开电梯门系统。所述门轴结构13安装于所述厅门11,所述门轴结构13用于连接所述厅门11和楼层地面,所述驱动装置15与所述厅门11连接,并驱动所述厅门11的开启和闭合。所述门轴结构13包括门轴133、轴承135、轴承座137和地面座体139,所述门轴133包括第一门轴1331、第二门轴1333和维修窗口(图未示),所述维修窗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门轴1331和所述第二门轴1333,所述维修窗口用于维修所述驱动装置15,所述轴承135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133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门轴1333的两端,所述轴承座137与所述轴承135固定连接,所述地面座体139包括设置在其表面的限位凸起1391,所述轴承座137通过所述限位凸起1391设置于所述地面座体139表面。所述驱动装置15与所述控制模块19电连接并在述控制模块19的控制下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15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门轴结构13的门轴133连接,并带动所述门轴1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梯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厅门、门轴结构、驱动装置、红外传感器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厅门与所述门轴结构连接,且所述门轴结构设于所述厅门的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门轴结构,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设于所述厅门的两侧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发送的信号并据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轴结构,从而控制所述厅门的开关与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厅门、门轴结构、驱动装置、红外传感器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厅门与所述门轴结构连接,且所述门轴结构设于所述厅门的侧面,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门轴结构,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设于所述厅门的两侧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发送的信号并据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轴结构,从而控制所述厅门的开关与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组件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和红外线接收模块,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分别设于所厅门的两侧,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和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配合在所述厅门之间形成光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厅门包括悬挂组件、门框、门扇、门滑块和护脚板,所述门框与所述门轴结构连接,所述门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性慈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良电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