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应电梯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66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所述智能感应电梯门包括门体、驱动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及层站控制器,所述门体包括门轴和门扇,所述门轴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门扇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的第一门扇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门轴的第二门扇,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绕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作弧线运动,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所述层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感应电梯门不仅运行成本低,运行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

Intelligent induction elevator do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induction elevator door. The intelligent elevator door comprises a door body, driving device,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controller of the station, the door body comprises a door and a door leaf, the door includes a parallel spaced first axis and second axis,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door leaf on the first door first door arranged on the second the second door hinges, the first door and second doors around the corresponding set of the first shaft and the second shaft for arc movement,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nd drives the first door and the second door, the station controll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 connection. The intelligent induction elevator doo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running cost, high running efficiency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感应电梯门
本技术涉及电梯控制
,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上下行动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电梯使用中,经常存在空开的问题,即:有的乘客在电梯门口按下了上行或下行两方向的呼叫按钮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乘客离去而电梯仍然继续执行指令,有的乘客操作不当将上行、下行两方向的呼叫按钮全部按下,当乘客乘坐电梯向上或向下离开后,另一方向的指令仍然继续执行,这两种情况下的电梯运行到达目标楼层开门后,没人进入电梯,电梯只得重新关上电梯门再继续运营。这样的空开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易损坏电梯,长时期这样对电机、卷扬设备及电梯开闭部件是最容易损坏的,长此以往大大的降低了电梯的使用寿命;二、耗费能源,当电机从静止到突然启动时,所耗电能是正常运营的数倍,日积月累,则会浪费大量的电能;三、影响运速,电梯每停一层楼要多耗费时间,浪费了厢内乘客及其他楼层候梯乘客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电梯的使用效率,严重迟缓电梯载客速度。此外,对于手提行李或无法按上、下行按钮的乘客会出现乘电梯不方便的问题以及学龄前儿童及其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搭乘电梯的,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梯进行进一步开发,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电梯存在空开和手提行李或无法按上、下行按钮的乘客乘电梯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安全性高及可靠性高的智能感应电梯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所述智能感应电梯门包括门体、驱动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及层站控制器,所述门体包括门轴和门扇,所述门轴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门扇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的第一门扇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门轴的第二门扇,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绕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作弧线运动,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所述层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感应电梯门还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区包括用于上行呼梯的上行感应区和用于下行呼梯的下行感应区,且所述上行感应区和所述下行感应区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为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门扇或所述第二门扇顶部的门锁装置,且所述门锁装置与所述层站控制器电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层站控制器连接的变频器及与所述变频器连接的二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层站控制器连接的变频器、与所述变频器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机械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并通过所述机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门轴。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的主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门轴的从动件及连接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的中间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层站控制器控制电梯运行,不仅解决了手提行李或无法按上、下行按钮的乘客乘电梯不方便的问题,而且避免了电梯的空开,从而增加电梯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梯运行成本,提高电梯运行效率。二、本技术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绕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作弧线运动,从而解决了电梯门占用井道空间的问题。三、本技术通过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成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能防小动物、电磁及灯光的干扰,从而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感应电梯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智能感应电梯门1包括门体11、驱动装置13、红外温度传感器15、层站控制器17及感应区19。所述驱动装置13连接并驱动所述门体11做弧线运动,所述层站控制器17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13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5连接,且所述层站控制器17根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5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13,所述感应区19为所述门体11远离井道一侧的楼层地面区域。所述门体11包括门轴111和门扇113。所述门轴111与所述驱动装置13连接,所述门扇113安装于所述门轴111。所述门轴111通过连接盘活动连接或铰接的方式设于楼层之间。所述门轴111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门轴1111和第二门轴1113。所述驱动装置13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1111和所述第二门轴1113。所述第一门轴1111和所述第二门轴1113绕其轴线自转运动,且同一时刻二者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门扇113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1111的第一门扇1131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门轴1113的第二门扇1133。所述第一门扇1131和所述第二门扇1133绕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门轴1111和所述第二门轴1113作弧线运动,且所述第一门扇1131和所述第二门扇1133运动时不经过所述感应区19。所述驱动装置13包括与所述层站控制器17连接的变频器131和与所述变频器131连接的驱动电机133。所述驱动电机133的数量为二个。所述变频器13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层站控制器17的控制指令控制二所述驱动电机133的输入功率。二所述驱动电机133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1111和所述第二门轴1113。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5为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层站控制器17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5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变频器131的输出功率。所述层站控制器17还与电梯主控系统连接,并根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5发送的信号向电梯主控系统发送呼梯指令。所述感应区19包括用于上行呼梯的上行感应区191和用于下行呼梯的下行感应区193,且所述上行感应区191和所述下行感应区193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5,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5仅感应相应的所述上行感应区191和所述下行感应区193内的人体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感应区191和所述下行感应区193带有电梯上、下行标示,且最低楼层仅设有所述上行感应区191,最高楼层仅设有所述下行感应区193。所述智能感应电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感应电梯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驱动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及层站控制器,所述门体包括门轴和门扇,所述门轴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门扇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的第一门扇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门轴的第二门扇,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绕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作弧线运动,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所述层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电梯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驱动装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及层站控制器,所述门体包括门轴和门扇,所述门轴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门扇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门轴的第一门扇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门轴的第二门扇,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绕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作弧线运动,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轴,所述层站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应电梯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区包括用于上行呼梯的上行感应区和用于下行呼梯的下行感应区,且所述上行感应区和所述下行感应区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平李性慈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良电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