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66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所述电梯门装置包括厅门及厅门开闭机构,所述厅门包括二门轴及分别安装于二所述门轴的二门扇,所述门扇绕与其相配合设置的所述门轴旋转,所述厅门开闭机构包括重力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厅门的门口,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及所述门轴分别电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占用井道面积小,且解决了电梯空开、乘客易被夹等问题,使乘客乘坐电梯时操作更方便。

Elevator doo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vator door device. The elevator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comprises a hall door and hall, the hall door includes two door and two doo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door, the door around is match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set, the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gravity sens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the the gravity sens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door of the gate,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gravity sensing device and the shaft are respective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drive shaft. Elevator door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occupiesany well area is small,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air passenger lift, easily clip, make the 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passenge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梯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电梯的运用十分广泛,可以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已经变成用于在多层建筑物之中运输人员和货物无处不在的设备。现有电梯厅门主要采用中分式门、旁开式门及直分式门。中分式门即门扇对中分开,此种门开合效率高,常用于客梯和货梯;旁开式门即全部门扇向一边开合,门的开度大,常用于货梯和病床梯;直分式门即不占用轿厢空间,使电梯获得等于轿厢内宽的最大开门宽度,常用于吨位货梯和杂物梯。这三种电梯门均需占用较大的井道面积,造成建筑物资源浪费。目前在电梯使用中,经常存在空开的问题,即:有的乘客在电梯门口按下了上行或下行两方向的呼叫按钮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乘客离去而电梯仍然继续执行指令,有的乘客操作不当将上行、下行两方向的呼叫按钮全部按下,当乘客乘坐电梯向上或向下离开后,另一方向的指令仍然继续执行,这两种情况下的电梯运行到达目标楼层开门后,没人进入电梯,电梯只得重新关上电梯门再继续运营。这样的空开易损坏电梯、耜费能源及严重迟缓电梯载客速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梯门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电梯门装置存在的占用井道面积大且能有效解决电梯空载运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占用进道面积小,且开启方便、空载率低的电梯门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所述电梯门驱动装置包括厅门及厅门开闭机构,所述厅门包括二门轴及分别安装于二所述门轴的二门扇,所述门扇绕与其相配合设置的所述门轴旋转,所述厅门开闭机构包括重力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厅门的门口,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及所述门轴分别电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门轴。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重力感应装置包括具收容槽的感应区,盖设于所述感应区的收容槽的盖板及收容于所述收容槽的重力感应器且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重力感应装置数量为两个,所述感应区包括上行感应区和下行感应区,所述上行感应区和所述下行感应区对称设置于所述厅门的门口。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梯门机及控制所述电梯门机运转的控制系统,所述电梯门机控制所述厅门的开启与关闭。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用于检测二所述门扇之间的乘客。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梯门机数量为两个,分别驱动二所述门轴。在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扇的运动轨迹为弧线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厅门为具两门扇的平开式门,所述门扇绕所述门轴以弧线运动为轨迹转动,从中间往两侧开启门扇或从两侧往中间关闭门扇,此种方式设计的厅门可降低井道占用面积,降低建筑费用。二、通过重力感应装置检测到有人在上行感应区或下行感应区而驱动电梯到乘客所在的楼层,再通过控制系统开启或关闭厅门的门扇,乘客无须按上行或下行按钮,方便提着行礼或无法按上、下行按钮的乘客使用,使用更方便。三、只有重力感应器检测到上行感应区或下行感应区有乘客处于感应区时,才会开启厅门,如果乘客有事离开,则控制装置不会进行开启厅门的动作,避免电梯的空开,降低电梯运行成本和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四、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到所述厅门之间有乘客时,所述控制系统将不会启动关闭所述厅门的动作,可以防止乘客被所述厅门夹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示的电梯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梯门装置的重力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所示的电梯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梯门装置100包括厅门110及厅门开闭机构130,所述厅门开闭机构130驱动所述厅门110自动开关。所述厅门110包括二门扇113及驱动所述二门扇113开启与关闭的二门轴115,所述门轴115平行所述门扇11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门扇113绕所述门轴115以弧线运动为轨迹转动,从中间往两侧开启门扇113或从两侧往中间关闭门扇113。所述厅门开闭机构130包括重力感应装置133及控制装置135。所述重力感应装置133设于所述厅门110的门口,所述控制装置135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133及所述门轴115分别电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135驱动所述门轴115。请结合参阅图2,是图1所示电梯门装置的重力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重力感应装置133包括具收容槽13312A、13314A的感应区1331,盖设于所述感应区1331的收容槽13312A、13314A的盖板1333及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3312A、13314A的重力感应器1335且所述重力感应器1335与所述控制装置135电连接。所述盖板1333用于触发所述重力感应器13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333由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构成。所述重力感应器1335用于检测所述盖板1333的承重情况,并发送检测信号。所述重力感应器1335的承重范围为20千克~200千克,当小动物等位于所述感应区1331时,所述重力感应器1335不会发送信号至所述控制装置135,避免电梯空开。所述重力感应装置133数量为两个,均包括感应区、盖板1333及重力感应器1335,所述感应区1331包括上行感应区13312和下行感应区13314,所述上行感应区13312和所述下行感应区13314对称设置于所述厅门110的门口。当乘客位于所述上行感应区13312或所述下行感应区13314时,重力感应器1335检测到有人位于所述感应区1331,所述控制装置135接收到所述重力感应器1135的信号则会启动电梯上行或下行到达乘客所在的楼层,乘客无须按上行或下行按钮方便提着行礼或无法按上、下行按钮的乘客使用,使用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感应区13312和所述下行感应区13314带有电梯上、下行标示,且最低楼层仅设有所述上行感应区13312,最高楼层仅设有所述下行感应区13314。所述控制装置135包括电梯门机1351、控制系统1353及红外感应装置1355。所述电梯门机1351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1355与所述控制系统1353电连接。所述电梯门机1351与所述门轴115连接,控制所述门扇113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电梯门机135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即二所述门轴115分别由二所述电梯门机1351驱动。所述电梯门机1351由所述控制系统1353控制,而所述控制系统13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厅门及厅门开闭机构,所述厅门包括二门轴及分别安装于二所述门轴的二门扇,所述门扇绕与其相配合设置的所述门轴旋转,所述厅门开闭机构包括重力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厅门的门口,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及所述门轴分别电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厅门及厅门开闭机构,所述厅门包括二门轴及分别安装于二所述门轴的二门扇,所述门扇绕与其相配合设置的所述门轴旋转,所述厅门开闭机构包括重力感应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厅门的门口,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及所述门轴分别电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包括具收容槽的感应区,盖设于所述感应区的收容槽的盖板及收容于所述收容槽的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数量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平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良电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