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46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臂踏板,其具有一踏板本体以及位于该踏板本体一端的枢转体,该枢转体可供一枢轴穿置安装于一踩踏车的曲柄,而该踏板本体具有一踩踏面,该踩踏面低于该枢转体的轴心位置;其中,双脚施力踩踏于踩踏面使安装于曲柄的悬臂踏板进行圆周运动时,枢转体会带动踏板本体随着双脚屈、伸施力的方向自动摆动配合,且由踩踏面改变踩踏施力位置,不仅可消除踩踏施力的死角,更可安装于较短曲柄搭配使用,以降低双脚踩踏的落差而造成的膝盖负荷,进而提高踩踏舒适性及踩踏效率。

Cantilever ped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ntilever with a pedal, the pedal body and the pivot is positioned at one end of the pedal body, the pivot for a pivot mounted on a crank through treadmill, and the pedal body has a tread surface, the surface is lower than the axial position of the pedal pivot; among them. The pedal force to the cantilever feet trample the treading face mounted on the crank of the circular motion, the pivot of driving the pedal body with feet flexion and extension in the direction of applying force with automatic swing, and by the change of force position stampede stampede, not only can eliminate pedaling force of the dead, more can be installed for use in collocation short crank, knee load to reduce the gap caused by pedalling,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and efficiency of the stampede stampe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臂踏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臂踏板,主要应用于踩踏车
,尤其指一种可配合双脚踩踏动作自动改变施力角度,可提高踩踏效率,便于驱动短曲柄的悬臂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类型的踩踏车使用踏板来驱动轮子且向踩踏车提供动力。公路自行车、登山自行车、单轮车及站立式踩踏车均为此等踩踏车的实例,因为其一般均使用踏板向轮子提供动力。一般而言,踩踏车的一后轮被支撑于车架的一向后端附近,曲柄总成可旋转地支撑于该车架,且另一驱动链在该曲柄总成与该后轮之间延伸以传送动力。该等踏板连接至该曲柄总成且骑乘者可透过该等踏板向踩踏车传送动力。习知踩踏车用踏板的设置和运作,大抵如图1和图2所示,该踏板11主要设有踏板本体111,该踏板本体111具有一心轴112,该心轴112安设于踩踏车的曲柄总成上的一曲柄12。该踏板本体111以绕该心轴112旋转。该心轴112可允许骑乘者在双脚踩踏于该等踏板11上的情形下,当该等曲柄12及该等心轴112以大体上圆周运动行进时以向上及向下的运动向该等踏板11传送动力。该种踏板的设计,固然可简便的安设在踩踏车曲柄总成,并供骑乘踩踏车的使用者双脚交替地实施圆周踩踏运动,但在使用上却有美中不足处。即,实施圆周踩踏运动时,踩动踏板11的施力方向与曲柄12呈垂直时,乃是踩踏力产生最大功的时候;相反的,当施力方向与曲柄12呈同一轴线状态时,乃是踩踏力产生最小的时候,此时为踩踏施力的死角,亦即施于踏板的踩踏力甚至完全无法驱动曲柄12与曲柄12同轴固设的大齿盘13转动;由于习知提供踏板11于双脚圆周踩踏运动的踩踏力必然会有其中一点恰与曲柄12呈同一轴线,而发生无法作功情形,为此,踩踏者乃必需透过调整脚掌关节及改变脚踝的施力角度来克服,虽然踏板本体111会随着脚踝的施力方向而转动配合,但经长时间踩踏操作下,该被迫不断改变施力角度的脚踝却有易疲劳甚而发生受伤的情形。再者,踏板本体111系以心轴112形成旋转,而踏板本体111的踩踏面113位于该心轴112处,亦即骑乘者的施力点位于支点处,让产生的力矩几乎等于零,故骑乘者的踩踏力大多消耗于转动踏板本体,对于踩踏力产生的功亦会打折,而有踩踏效率较差甚而产生较费力的情形。另外,如图1和图2所举例的踩踏车,系为站立式的踩踏车,与一般自行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并无设置座椅供骑乘者乘坐,骑乘者须以站立方式以双脚施力于踏板交替进行圆周踩踏运动以驱使踩踏车行进,此种踩踏车应用习知踏板除了遭遇上述问题外,踏板11随着圆周踩踏运动运行时,踏板本体11于最高点及最低点的高度落差H1较大,让站立姿态的骑乘者其脚部膝盖会承受较大的力量,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臂踏板,其可实现一种可配合双脚踩踏动作自动改变施力角度,可提高踩踏效率,便于驱动短曲柄,降低双脚踩踏的落差而造成膝盖负荷的悬臂踏板改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臂踏板,其具有一踏板本体以及位于该踏板本体一端的枢转体,该枢转体可供一枢轴穿置安装于一踩踏车的曲柄,而该踏板本体具有一踩踏面,该踩踏面低于该枢转体的轴心位置。所述该悬臂踏板所安装的踩踏车,其至少包含:一架体,其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及一受该把手组控制转向的前轮,该架体的后端装设有一后轮;一曲柄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中轴枢设于该架体且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柄;以及一连动机构,设置于该前、后轮之间,构成该悬臂踏板及该后轮的传动联结。所述该连动机构具有一枢设于该曲柄处的大齿盘、飞轮以及一绕设于大齿盘与后轮间的带动件,该飞轮设置于该大齿盘处。所述该连动机构具有一枢设于该曲柄处的大齿盘、飞轮以及一绕设于大齿盘与后轮间的带动件,该飞轮设置于该后轮处。所述该踩踏面具有一重心位置,其低于该枢转体的轴心位置。所述该踏板本体与枢转体设为一体。所述该踩踏面具有由内侧往外侧上倾的倾斜角度。所述该踏板本体与枢转体间进一步设有一悬臂。所述该悬臂与枢转体设为一体,而该悬臂透过一枢销枢设于该踏板本体的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本创作让骑乘者双脚施力踩踏于踩踏面使安装于曲柄的悬臂踏板进行圆周运动时,枢转体会带动踏板本体随着双脚屈、伸施力的方向自动摆动配合,且由踩踏面改变踩踏施力位置,不仅可消除踩踏施力的死角,更可安装于较短曲柄使用,以降低双脚踩踏的落差而造成之膝盖负荷,进而提高踩踏舒适性及踩踏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踏板应用于踩踏车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踏板应用于踩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悬臂踏板应用于踩踏车的结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悬臂踏板应用于踩踏车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悬臂踏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悬臂踏板应用于踩踏车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悬臂踏板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悬臂踏板应用于踩踏车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创作悬臂踏板的详细构成,如图3和图4所示,本创作悬臂踏板2具有一踏板本体21以及位于该踏板本体21一端的枢转体22,如图所示之实施例中,踏板本体21与枢转体22为一体,踏板本体21具有一踩踏面211,踩踏面211低于枢转体22的轴心位置L,而枢转体22可为培林或轴套或滚珠与滚珠座的结合体。当然,踩踏面211如图所示可以为平面,而整个平面的踩踏面211则低于枢转体22的轴心位置L;或者,踩踏面若为斜面或曲面等非平面的结构体,则踩踏面所具有的一重心位置其低于该枢转体22的轴心位置L。亦或者,踏板本体21非与枢转体22一体制成,如图6所示,踏板本体21与枢转体22间通过至少一固定件26相互组装固定其中,本创作之悬臂踏板可供使用者自行组装于踩踏车的曲柄处,如图5所示之实施例中,枢转体22可供一枢轴23穿置安装于一踩踏车的曲柄31,且因为踩踏面211低于枢转体22的轴心位置L,踩踏的施力点并非位于支点处,故可产生一有效的转转力矩,让踏板本体21可通过枢转体22为轴心形成自由摆动;当骑乘者双脚分别踩踏于左右悬臂踏板2并施力交替地实施圆周踩踏运动时,透过双脚的伸、屈操作,该对应的踏板本体21将会随着施力方向自动摆动,并致脚踝可以最自然、适切的角度对应施力于踩踏面211,且当其中一曲柄31及踏板本体21随着圆周运动旋转至最高点时,如图5所示,曲柄31与踏板本体21呈同一轴线状态,此时透过踩踏面211的自由摆动改变踩踏施力位置,让踩踏施力位置将不会发生与曲柄31呈同一轴线的情形,达到自动消除踩踏施力的死角,不但使双脚的踩踏力可发挥更大的功,达到提高踩踏效率效果达到较省力的预期目的,同时,该不断施力的脚踝亦可藉以达到较舒适、不易疲劳甚而避免受伤的安全性效果。当然,本创作之悬臂踏板通过踩踏面的自由摆动并改变踩踏施力位置,以及产生一有效的转转力矩,让踩踏力可产生更大的功,让本创作之悬臂踏板可安装于较短曲柄使用,因为一般较短曲柄在使用时,需要施以较大的踩踏力才得以驱使其转动,若使用本创作之悬臂踏板骑乘者可轻松的驱动该曲柄。以及,本创作之悬臂踏板在应用于站立式踩踏车时,如图3所示,该站立式踩踏车至少包含有一架体33,其前端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悬臂踏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臂踏板,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踏板本体以及位于该踏板本体一端的枢转体,该枢转体可供一枢轴穿置安装于一踩踏车的曲柄,而该踏板本体具有一踩踏面,该踩踏面低于该枢转体的轴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踏板,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踏板本体以及位于该踏板本体一端的枢转体,该枢转体可供一枢轴穿置安装于一踩踏车的曲柄,而该踏板本体具有一踩踏面,该踩踏面低于该枢转体的轴心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踏板,其特征在于:该悬臂踏板所安装的踩踏车,其至少包含:一架体,其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及一受该把手组控制转向的前轮,该架体的后端装设有一后轮;一曲柄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中轴枢设于该架体且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柄;以及一连动机构,设置于该前、后轮之间,构成该悬臂踏板及该后轮的传动联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踏板,其特征在于:该连动机构具有一枢设于该曲柄处的大齿盘、飞轮以及一绕设于大齿盘与后轮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