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杆避震座管,主要应用于自行车避震。
技术介绍
1、自行车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以人力的踩踏为其动力来源,无需使用电力或汽油,极具环保概念,非常适合作为一般交通工具或是休闲运动装置来使用。
2、现实路面环境中,少有完全平坦之路面存在,使得使用者在骑乘自行车时,遇到崎岖凹凸不平的道路,或在登山行驶于石头路、有落差地势等路面时,自行车将会因为地面的不平稳而产生震动,为解决此问题,一般自行车大多会装设有避震装置来吸收震动力,让使用者在骑乘时能感到舒适。
3、避震装置大多会装设在自行车的把手、前叉、后叉及座垫下方的座管,而就目前避震座管来说,其包含有一内管、一外管及一弹簧;内管顶端底座垫;外管套设内管,且外管底端连接车体;弹簧穿设外管,且两端分别抵靠内管及外管,凭此提供内管缓冲力;其中外管及内管之间具有细微的间隙,由此既可使外管限制内管轴向移动,又可降低两者间的摩擦。
4、然而,自行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震动,并不会皆为轴向力,难免会产生一些前后方向的分力,而该分力便可能使内管抵靠到外管,并因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避震座管,其至少包含:座管、主支架、底座、至少一第一连杆、至少一第二连杆以及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管,具有一管体,该主支架套设于该座管上,该主支架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管体相通;该底座用以枢接自行车的座垫,该至少一第一连杆,其位于该座管的一侧,且枢接该主支架与该底座之间,该至少一第二连杆,与该第一连杆相对且位于该座管的另一侧,并枢接该主支架与该底座之间,该缓冲组件,其设于该穿孔内,该缓冲组件的上端突出于该穿孔并位于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之间,该缓冲组件的上端连接该底座,以提供一缓冲力量至该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避震座管,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避震座管,其至少包含:座管、主支架、底座、至少一第一连杆、至少一第二连杆以及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管,具有一管体,该主支架套设于该座管上,该主支架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管体相通;该底座用以枢接自行车的座垫,该至少一第一连杆,其位于该座管的一侧,且枢接该主支架与该底座之间,该至少一第二连杆,与该第一连杆相对且位于该座管的另一侧,并枢接该主支架与该底座之间,该缓冲组件,其设于该穿孔内,该缓冲组件的上端突出于该穿孔并位于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之间,该缓冲组件的上端连接该底座,以提供一缓冲力量至该底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避震座管,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具有一上枢接端与一下枢接端,该至少一第一连杆的上端枢接于该上枢接端,该至少一第二连杆的上端枢接于该下枢接端;该主支架具有一上端与一下端,该至少一第一连杆的下端枢接于该主支架的该上端,该至少一第二连杆的下端枢接于该主支架的该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避震座管,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连杆及该至少一第二连杆透过一轴件分别连接该主支架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