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围隔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42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前围隔热垫,包括吸声部和隔声部,其中:吸声部具有吸声性能,隔声部与所述吸声部连接并具有隔声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前围隔热垫,由于具有吸声部和隔声部两部分,使用时可在发动机噪声源集中的部位设置隔声部,其他部位设置吸声部,避免大面积使用重层,可降低成本和重量,也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Front heat insulation pad for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hermal insulation pad for a front of a vehicle, comprising a sound absorption part and a sound insulation part, wherein, the sound absorption part has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y, and the sound insula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und absorption part and has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front wall insulation pad with sound absorp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of the two part, can use in the engine noise source site set up sound insulation, sound absorption of other parts set, avoid the use of large heavy layer, can reduce the cost and weight, also ca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围隔热垫
本技术涉及车辆隔声零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前围隔热垫。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消费者对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辆噪音是影响驾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发动机是主要的噪声源。在车辆中,前围隔热垫安装在前围钣金上,是隔绝发动机噪声向驾驶室传递的重要零部件。目前,前围隔热垫主要有两种:一种含重层(EVA或EPDM)隔音较好,其价格较高,且重量较重,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装配困难;还会增加车辆总重,导致增加油耗。另一种不含重层,吸音较好,其重量较轻、价格相对较低,但隔音性能差,尤其对发动机中低频噪声阻隔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前围隔热垫,以降低其自身重量且具有较好的隔吸声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前围隔热垫,包括:具有吸声性能的吸声部,以及与所述吸声部连接的具有隔声性能的隔声部。进一步地,所述隔声部包括层叠设置的上毛毡层和下毛毡层,以及设于所述上毛毡层和所述下毛毡层之间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进一步地,所述上毛毡层的压缩率为70%-80%,厚度为5-7mm。进一步地,所述下毛毡层的压缩率为15%-25%,厚度为17-19mm。进一步地,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0.8-1.2mm。进一步地,所述吸声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毛毡层、第二毛毡层和第三毛毡层,以及于所述第一毛毡层、所述第二毛毡层和所述第三毛毡层中相邻两者之间至少一处设置的声学薄膜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毛毡层的压缩率为55%-65%,厚度为5-7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毛毡层的压缩率为35%-45%,厚度为6-8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毛毡层的压缩率为15%-25%,厚度为11-13mm。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毛毡层、所述第二毛毡层和所述第三毛毡层中相邻两者之间均设有声学薄膜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前围隔热垫,由于包括吸声部和隔声部两部分,使用时可在发动机噪声源集中的部位设置隔声部,其他部位设置吸声部,避免大面积使用重层,可降低成本和重量,也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2)隔声部包括层叠设置的上毛毡层和下毛毡层,并在两者之间设置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使隔声部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并可兼顾吸声性能。(3)上毛毡层压缩率为70%-80%,厚度为5-7mm或下毛毡层压缩率为15%-25%,厚度为17-19mm,可使隔声部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0.8-1.2mm,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并使隔声部较软,有利于型面,易与钣金贴合。(5)吸声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毛毡层、第二毛毡层和第三毛毡层,并在第一毛毡层、第二毛毡层和第三毛毡层中相邻两者之间至少一处设置声学薄膜层,使吸声部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并可兼顾隔声性能。(6)第一毛毡层压缩率为55%-65%,厚度为5-7mm,或第二毛毡层压缩率为35%-45%,厚度为6-8mm,或第三毛毡层压缩率为15%-25%,厚度为11-13mm,可使吸声部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7)在所述第一毛毡层、所述第二毛毡层和所述第三毛毡层中相邻两者之间均设置声学薄膜层,可进一步提高吸声部的隔吸声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围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声部,101-第一毛毡层,102-第二毛毡层,103-第三毛毡层,104-第一声学薄膜层,105-第二层声学薄膜层,2-隔声部,201-上毛毡层,202-下毛毡层,20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中提到的压缩率与毛毡密度相关联,压缩率越大,密度越大。本技术中第一毛毡层,第二毛毡层,第三毛毡层,第一声学薄膜层和第二层声学薄膜层中的第一和第二,以及上毛毡层和下毛毡层中的上和下均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前围隔热垫,主要包括吸声部和隔声部,其中:吸声部具有吸声性能,隔声部与吸声部连接并具有隔声性能。本技术的车辆前围隔热垫,由于具有吸声部和隔声部两部分,使用时可在发动机噪声源集中的部位设置隔声部,其他部位设置吸声部,避免大面积使用重层,可降低成本和重量,也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使隔声部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隔声部包括层叠设置的上毛毡层201和下毛毡层202,还包括设于上毛毡层201和下毛毡层202之间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203,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203采用喷涂工艺喷涂于上毛毡层201或下毛毡层202上。具体地,上毛毡层201的压缩率最优设计为70%-80%,如其可为75%,厚度最优设计为5-7mm,如其可为6mm,下毛毡层202的压缩率最优设计为15%-25%,如其可为20%,厚度最优设计为17-19mm,如其可为18mm,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203的厚度最优设计为0.8-1.2mm,如其可为1mm。以上结构中,上毛毡层201或下毛毡层202的压缩率和厚度设置为上述参数,均是为提高隔声部的隔声性能,并兼顾了吸声性能,两者结合可使其隔声性能最佳,当然其压缩率和厚度除了可设为上述参数,还可为其他参数,只是其隔声性能相对较差。此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203厚度设置为上述参数,可提高隔声部隔声性能,且使隔声部较软,有利于型面,易与钣金贴合,其厚度除了可为上述参数,还可为其他参数。为了提高吸声部1的吸声性能,吸声部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毛毡层101、第二毛毡层102和第三毛毡层103,并在第一毛毡层101和第二毛毡层102之间设置第一声学薄膜层104、在第二毛毡层102和第三毛毡层103之间设置第二声学薄膜层105。具体地,第一毛毡层101的压缩率最优设计为55%-65%,如其可为60%,厚度最优设计为5-7mm如其可为6mm;第二毛毡层102的压缩率最优设计为35%-45%,如其可为40%,厚度最优设计为6-8mm,如其可为7mm;第三毛毡层103的压缩率最优设计为15%-25%,如其可为20%,厚度最优设计为11-13mm,如其可为12mm。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毛毡层101或第二毛毡层102或第三毛毡层103的压缩率和厚度设置为上述参数,均是为提高吸声部1的吸声性能,并兼顾其隔声性能,三者结合可使其吸声性能最佳,当然其压缩率和厚度除了可设为上述参数,还可其他参数,只是其吸声性能相对较差。此外,声学薄膜层包括第一声学薄膜层104和第二声学薄膜层105共两层,可进一步提高吸声部1隔吸声性能,其除了可为两层,还可为设于第一毛毡层101和第二毛毡层102之间,或为设于第二毛毡层102和第三毛毡层103之间的一层,如此会使吸声部1吸声性能相对较差。本实施例中,吸声部1与隔声部通过毡扣连接,拆装方便,吸声部1与隔声部除了可用毡扣连接,还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前围隔热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前围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吸声性能的吸声部(1),以及与所述吸声部(1)连接的具有隔声性能的隔声部(2),所述隔声部(2)包括层叠设置的上毛毡层(201)和下毛毡层(202),以及设于所述上毛毡层(201)和所述下毛毡层(202)之间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围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吸声性能的吸声部(1),以及与所述吸声部(1)连接的具有隔声性能的隔声部(2),所述隔声部(2)包括层叠设置的上毛毡层(201)和下毛毡层(202),以及设于所述上毛毡层(201)和所述下毛毡层(202)之间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围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毛毡层(201)的压缩率为70%-80%,厚度为5-7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围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毛毡层(202)的压缩率为15%-25%,厚度为17-19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围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203)的厚度为0.8-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围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部(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林倩耿建刘俊刚吴昕楠于宗洋崔志刚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