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7329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低浓度下氨气的荧光探测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利用溶剂热法在Al2O3基底上原位合成了MIL‑124薄膜材料,这种材料利用含量丰富的IIIA元素的三价离子和简单配体1,2,4‑苯三甲酸,在水溶液中合成,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通过后修饰方法,在MIL‑124薄膜上引入荧光发光中心,铕离子,得到新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MIL‑124E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氨气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特别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氮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氮肥的生产首先需要固氮,在工业上通常采用氮气和氢气通过高温催化生产得到氨气后,再进一步生产其他产品。在化工合成领域,氨气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氨气是一类具有低毒性的刺激性气体,在短暂地接触大量氨气后,人体粘膜会受到严重刺激,引起呼吸困难,失明,水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死亡。氨气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当氨气在环境浓度中低于50ppm时,人类嗅觉很难察觉到氨气的存在,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活动时,会引起氨吸入中毒,主要表现有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荧光传感作为一种新型的探测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机械传感器,拥有灵敏度高,非接触测量,被动式测量,实时监测等优势。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渐渐展现出其在荧光传感上面的优势,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大,能与被检测分子产生较大的互动面积,增强其荧光检测效果。在稀土离子后修饰的框架材料中,稀土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发光特性,发光稳定,测温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荧光传感材料。具有合适三重态能级的有机配体,能够有效地向稀土离子传能,从而得到具有强特征荧光发射和高灵敏度的后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当然,配体的三重态能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配位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因此改变配体向稀土离子能量传递的效率,从而改变荧光强度,实现对特定分子的荧光检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气体的荧光检测是近些年新兴的研究方向,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比表面积大,因此与气体的作用面积也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作气体荧光检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气体检测时,测试时一般要求材料是薄膜材料,然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较难以自组装形成薄膜材料,现有的制备方法大多比较复杂昂贵。基于上述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气体检测的材料。但是由于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复杂,制备难度大,目前报道的这种应用还不多。因此,开发一种简单便宜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合成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这种材料对低浓度氨气的探测也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器件化的材料及良好的性能让这种材料得到实际应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该材料为修饰了稀土离子的MIL-124薄膜材料,且所述的稀土离子与MIL-124中的羧基配位。具体地,其是在Al2O3基底上通过原位合成的MIL-124薄膜材料,其采用的金属离子是IIIA族的三价离子,配体为1,2,4-苯三甲酸,并采用了稀土离子进行后修饰。本专利技术的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Al2O3基底在丙酮、水或乙醇中清洗数次,垂直置入IIIA族三价离子和1,2,4-BTC混合水溶液中,在160℃-220℃反应16~36小时,得到MIL-124薄膜。将得到的MIL-124薄膜用有机溶剂或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浸泡在含有稀土离子甲醇溶液中,室温至80℃下保温12~36小时。随后用甲醇溶液洗涤数次,得到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IIIA族三价金属离子包括铝离子、镓离子、铟离子和铊离子。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稀土离子包括铈离子、钕离子、钐离子、铕离子、钆离子、铽离子、镝离子、铒离子、铥离子和镥离子。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Al2O3基底包括α-Al2O3陶瓷、高纯氧化铝陶瓷、普通氧化铝陶瓷和多孔氧化铝。高纯氧化铝陶瓷是材料成分中Al2O3含量≥99.5%的陶瓷材料。所述的普通氧化铝陶瓷即为成分中Al2O3含量较低的陶瓷材料,通常低于99.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有机溶剂通常是指甲醇、乙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MIL-124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对于低浓度下的氨气有着灵敏快速地响应,其浓度范围为0~1500ppm。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溶剂热法在Al2O3基底上原位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这种方法相较于层层自组装、纳米线合成等方法相比,具有实施简单方便、经济适用等优点。另外,使用这种方法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相较于旋涂法具有与基底结合力强、简单方便等优点。在对MIL-124薄膜后修饰的过程中,通过将薄膜材料浸泡到含有稀土离子的溶液中,将稀土离子修饰到该薄膜上,从而引入发光中心,方法简单明确,修饰效率高。在氨气浓度为0~1500ppm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对氨气的影响灵敏度高。其对氨气有灵敏的响应原因在于这种框架材料中的配体可以对后修饰的稀土离子进行传能,而氨气接触到这种薄膜材料时,会与材料中尚未配位的羧基反应,形成-COONH4,导致了配体三重态能级的改变,这种三重态能级的改变会影响配体对稀土离子的传能,引起了稀土离子的荧光淬灭。由于其他干扰气体,例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不会与羧基反应,因此不会产生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时通过加热与氨气反应过后的薄膜材料,其荧光强度又能恢复,为这种材料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本专利技术具体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MIL-124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节约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使用了便宜坚固的氧化铝材料为基底,保证了这种氨气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保证了其合成成本低,易于制备的特点。3、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能在0~1500ppm范围内对氨气产生特异性荧光响应,表明其具有应用于氨气探测的特点。4、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能在氨气探测前后保持很好的稳定性,特别是这种材料可以放在空气中保持稳定至少三个月,并且其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依然能与刚合成出来时对应,证明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保证了其在氨气探测中的应用。5、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循环稳定性好,多次氨气探测循环之后,通过40-100℃加热5-10分钟之后仍然对低浓度的氨气具有荧光响应,这种循环使用性能保证其商业化应用的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XRD图谱;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XPS图谱的Eu3d能级和4d能级分谱;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不同的氨气浓度下的荧光发光强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利用氯化铟与1,2,4-苯三甲酸通过原位溶剂热方法在多孔α-Al2O3基底上合成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其具体的合成路线如下:将0.98g的氯化铟和0.98g的1,2,4-苯三甲酸溶于10mL的去离子水中,然后将α-Al2O3基底在丙酮溶液中超声清洗三次,将得到的干净的α-Al2O3基底垂直地置入到氯化铟和偏苯三甲酸的混合水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修饰了稀土离子的MIL‑124薄膜材料,且所述的稀土离子与MIL‑124中的羧基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修饰了稀土离子的MIL-124薄膜材料,且所述的稀土离子与MIL-124中的羧基配位。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Al2O3基底清洗干净,垂直置入含有IIIA族三价金属离子和1,2,4-BTC的水溶液中,在160℃-220℃反应16~36小时,得到MIL-124薄膜;将得到的MIL-124薄膜采用有机溶剂或去离子水清洗,浸泡在含有稀土离子的甲醇溶液中,室温至80℃下保温12~36小时,取出后用甲醇溶液洗涤,得到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IIA族三价金属离子包括铝离子、镓离子、铟离子或铊离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栋张骏崔元靖杨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