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7242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其第一滑块座内设置倾斜的第一槽孔,第一斜销与上模固定连接,与第一槽孔滑动连接;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顶针固定连接;顶针贯穿第一固定座,第一复位针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与顶针平行;第一复位针和顶针分别贯穿第一滑块,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第二滑块座内设置倾斜的第二槽孔,第二斜销与上模固定连接,与第二槽孔滑动连接;第二复位针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与顶针平行,第二复位针贯穿第二滑块,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且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块座固定连接;第一滑块座与第二滑块座通过滑轨与下模滑动连接。

Automatic ejection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 automatic ejection device, the first slot arranged in the first slider tilt, the first inclined pi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di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ing slot; one end and the first slider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himble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first thimble passes through the fixed seat. The first reset pi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xing seat, and the thimble parallel; first reset pin and the thimbl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first slide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e and the first slid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xing seat and the first slider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second slider arranged in second inclined slot, second angle pi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die. The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slot; second reset pin and the second fixed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mble, parallel, second reset pin through the second slider, and second slide The second sliding blocks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ixed seats and the second slide blocks; the first slide block seat and the second slide block seat slide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ie through the slide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领域,涉及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开合模机构,大多数采用气缸或者油缸直接推动曲臂,由曲臂带动模板,或者直接推动模板来实现模板的打开以及闭合。现有的开合模结构的缺点是打开或者闭合的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320126493.4公开了一种单轴开合模、底模定位联动机构,该机构安装在吹瓶机上,包括开合模组件、底模定位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开合模组件包括底模、定模板、动模板;底模定位组件包括主动连接块、与主动连接块配合的多个从动连接块、多个滑块,多个从动连接块的一端部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部分别与多个滑块相连,当处于合膜状态时,底模与机架形成空隙,滑块插设在空隙内且与底模、机架相抵触;驱动组件包括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转轴、驱动转轴旋转的动力源,动模板、主动连接块同时与转轴相固定连接;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907183U,授权公告日:2011年07月27日,公开了一种抽芯装置,该抽芯装置包括有模板、油缸以及与油缸输出端联动的拉杆,所述模板上设有容置槽,油缸安设于容置槽内并与容置槽槽壁构成导轨导槽配合,拉杆上和油缸输出联动端部的另一端与外部模具上的模仁固定,油缸外壁与外部模具上的模芯固定。该技术所提出的抽芯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当抽芯装置的位置与压铸设备安全门垂直,并抽芯行程较长时,会发生油缸与安全门干涉,工作时不能关闭安全门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其能在开模时,自动将模芯中的产品顶出。为了达到前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其包括上模,下模,模芯,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座、第一斜销、弹簧、顶针、第一复位针、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座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斜销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槽孔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针固定连接;所述顶针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复位针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顶针平行;所述第一复位针和所述顶针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座、第二斜销、第二复位针、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座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斜销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槽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针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顶针平行,所述第二复位针贯穿所述第二滑块,并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座与第二滑块座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在上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2根第一复位针和3根顶针;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2根第二复位针。在上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顶针位于所述第一复位针的正下方。在上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所述第一复位针与所述第二复位针抵接。在上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孔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120-150度,所述第一斜销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120-150度;所述第二槽孔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30-60度,所述第二斜销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30-60度。在上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销与第二斜销在所述上模的对角线上,且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所述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二槽孔在所述下模的对角线上。在上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模传动连接。在上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下模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斜销滑动槽和第二斜销滑动槽。在所述上模与下模开合模时,所述第一斜销贯穿所述第一槽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动槽,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滑动,所述第二斜销贯穿所述第二槽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槽,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滑动。本技术提供的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合模时,上模向下运动,带动第一、第二斜销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座和第二滑块座向模芯方向运动,并联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模芯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第二复位针相抵接,完成合模;开模时,上模向上运动,带动第一、第二斜销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座和第二滑块座向背离模芯的方向运动,并联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背离模芯的方向运动,此时,弹簧瞬间拉伸,顶针由于滞留从而将模芯中的产品自动顶出;无需额外的抽芯装置即能将产品抽出,快速高效,以简单的结构解决动作问题,结构精简、操作方便,设备体积减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的第一联动机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提供的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可实施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上模1,下模2,模芯3,第一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和驱动装置,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座10、第一斜销11、弹簧12、3根顶针13、2根第一复位针14、第一固定座15和第一滑块16;如图2所示,第一滑块座10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槽孔17,第一斜销11与上模1固定连接,并与第一槽孔17滑动连接;弹簧12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座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顶针13固定连接;顶针13贯穿第一固定座15,第一复位针14与第一固定座15固定连接,并与顶针13平行,且顶针13位于第一复位针14的正下方;如图3所示,第一复位针14和顶针13分别贯穿第一滑块16,并与第一滑块16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16分别与第一固定座15和第一滑块座10固定连接;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座20、第二斜销21、2根第二复位针24、第二固定座25和第二滑块26;第二滑块座20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槽孔27,第二斜销21与上模1固定连接,并与第二槽孔27滑动连接;第二复位针24与第二固定座25固定连接,并与顶针13平行,第二复位针24贯穿第二滑块26,并与第二滑块26滑动连接,且第二滑块26分别与第二固定座25和第二滑块座20固定连接;其中,下模2内部设置有滑轨,第一滑块座10与第二滑块座20通过滑轨与下模2滑动连接,模芯3设置在第一滑块16与第二滑块26之间;第一斜销11与第二斜销21在上模1的对角线上,且上模1与下模2合模时,第一槽孔17与第二槽孔27在下模2的对角线上;第一槽孔17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120度,第一斜销11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120度;第二槽孔27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60度,第二斜销21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60度;下模2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斜销滑动槽18和第二斜销滑动槽;当上模1与下模2合模时,第一复位针14与第二复位针24抵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模芯,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座、第一斜销、弹簧、顶针、第一复位针、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座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斜销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槽孔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针固定连接;所述顶针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复位针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顶针平行;所述第一复位针和所述顶针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座、第二斜销、第二复位针、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座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斜销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槽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针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顶针平行,所述第二复位针贯穿所述第二滑块,并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座与第二滑块座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模芯,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座、第一斜销、弹簧、顶针、第一复位针、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座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斜销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槽孔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针固定连接;所述顶针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复位针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顶针平行;所述第一复位针和所述顶针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一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座、第二斜销、第二复位针、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座内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斜销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槽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针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顶针平行,所述第二复位针贯穿所述第二滑块,并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块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座与第二滑块座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鸿彬蔡志雄龙年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工坊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