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7156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纳米氧化锰3‑8份、二硼化钛纤维5‑12份、改性石决明粉末5‑10份、高岭土10‑25份、环氧树脂8‑26份、碳化硅1‑4份、氧化镁3‑6份、氧化钙6‑15份、烧结助剂2‑5份和稳定剂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布了该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改性石决明粉末、二硼化钛纤维、纳米氧化锰、高岭土、环氧树脂等组分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产品的强度、硬度和抗弯强度,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具体是一种金属陶瓷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陶瓷材料就是其中一种。陶瓷材料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型或高温煅烧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金属陶瓷材料就是其中一种,目前常用的金属陶瓷材料主要集中在碳化钨上,其主要成分是碳化钨和一定的粘结相金属(镍、钼等)组成。碳化钨在硬度、韧性和抗弯强度等方面都具有比较好的性能,但是由于钨本身密度很高,碳化钨材料的密度一直是局限其应用的重要阻碍,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陶瓷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陶瓷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纳米氧化锰3-8份、二硼化钛纤维5-12份、改性石决明粉末5-10份、高岭土10-25份、环氧树脂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纳米氧化锰3‑8份、二硼化钛纤维5‑12份、改性石决明粉末5‑10份、高岭土10‑25份、环氧树脂8‑26份、碳化硅1‑4份、氧化镁3‑6份、氧化钙6‑15份、烧结助剂2‑5份和稳定剂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纳米氧化锰3-8份、二硼化钛纤维5-12份、改性石决明粉末5-10份、高岭土10-25份、环氧树脂8-26份、碳化硅1-4份、氧化镁3-6份、氧化钙6-15份、烧结助剂2-5份和稳定剂4-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决明粉末为石决明在150-200摄氏度下焙烧2-5小时,焙烧后的石决明降温到常温后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末放入0.5mol/L的盐酸中15-40分钟,再将浸泡后的产品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并且干燥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采用二氧化镧,稳定剂采用二氧化硅。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材料;步骤二,将纳米氧化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诚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