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98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2:18
婴儿车(1)具有:框架主体(10),其具有轴状部件(16);和把手(20),其通过轴状部件(16)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框架主体(10)上。把手(20)具有:把手框架(21);固定板(33),其形成有插入轴状部件(16)的插孔(34),并且以能够在锁定位置P1和释放位置P2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把手框架(21)支承,当固定板(33)处于锁定位置P1时,限制插入插孔(34)的轴状部件(16);当固定板(33)处于释放位置P2时,解除轴状部件(16)的限制;和施力部件(35),其将固定板(33)向锁定位置(P1)施力。

Baby carriage

The stroller (1) has a frame body (10) having a shaft shaped member (16) and a handle (20) mounted on the frame body (10) in a detachable manner by means of an axle like member (16). The handle (20) is equipped with a handle frame (21); the fixed plate (33), which is formed with the insertion of shaft like parts (16) Jack (34), and to be able to move in the locked position between P1 and P2 by means of a release position handle frame (21) supporting, when fixing plate (33) is the lock position P1, limit (34) is inserted into the jack shaft like member (16); when the fixed plate (33) in the release position P2, lift shaft like parts (16) limit; and a force applying part (35), the fixed plate (33) to the locked position (P1) application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把手可拆卸的婴儿车,尤其是涉及一种捆包时变得紧凑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目前,可折叠的婴儿车被广泛普及。例如,在JP2011-063097A所公开的婴儿车中,能够以从侧面观察前腿和把手接近的方式来折叠。折叠后的婴儿车能够使前后方向的尺寸紧凑,便于携带和捆包。但是,在JP2011-063097A所公开的婴儿车中,当折叠时把手会较大地伸出,由此希望进一步缩短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因此,例如在JP8-324437A中公开了一种能够调整把手高度的婴儿车。JP8-324437A所公开的婴儿车通过在折叠时使把手滑动后退,能够抑制把手的伸出,缩短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近来,为了提高婴儿车的运输效率,要求一种捆包时紧凑的婴儿车。然而,即使是JP8-324437A所公开的婴儿车,由于滑动机构在结构上的限制,也难以充分抑制把手的伸出,因此无法充分满足改善运输效率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这样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实用性的婴儿车,该婴儿车使捆包时的大小紧凑。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具有:框架主体,其具有轴状部件;和把手,其通过所述轴状部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把手具有:把手框架;固定板,其形成有供所述轴状部件插入的插孔,并且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所述把手框架支承,当所述固定板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固定板限制插入所述插孔的所述轴状部件,当所述固定板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固定板解除所述轴状部件的限制;和施力部件,其将所述固定板向所述锁定位置施力。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在所述把手框架上形成有供所述轴状部件贯穿的通孔,在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的任一位置时,所述把手框架的所述通孔都有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定板的所述插孔相对。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在所述轴状部件上形成有沿该轴状部件的周向延伸的槽,所述固定板也可以在所述锁定位置,一部分进入插入于所述插孔的所述轴状部件的所述槽内。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所述轴状部件包含通过所述槽来划分的头部和基部,所述头部也可以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所述固定板的所述插孔包含:锁定用区域,当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该锁定用区域在所述轴状部件的轴向上看与所述轴状部件重合;释放用区域,当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该释放用区域在所述轴状部件的轴向上看与所述轴状部件重合,并且所述锁定用区域和所述释放用区域部分重合,当从所述轴状部件的轴向来观察时,也可以所述锁定用区域比所述轴状部件的头部小,所述释放用区域比所述轴状部件的头部大。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所述轴状部件、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施力部件在婴儿车的左右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左右的轴状部件的、与该轴状部件的轴向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形状也可以相互不同。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所述框架主体分别具有插入所述把手的左侧的轴状部件和右侧的轴状部件,所述左侧的轴状部件和所述右侧的轴状部件也可以在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上,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所述把手具有把手框架,并且该把手框架包含有左右的把手主要(lead)部件和连接所述左右的把手主要部件的操作部,在所述把手上也可以设置用于识别所述把手框架的左右的显示标记。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婴儿车具有框架主体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的把手。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从框架主体上拆下把手的状态下进行捆包,能够使捆包时的大小紧凑。另一方面,当组装时,将框架主体的轴状部件插入把手的固定板的插孔之后,利用施力部件将固定板移动至锁定位置,如此的话,则能够将把手组装在框架主体上,因此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婴儿车在拆下座垫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婴儿车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婴儿车在折叠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婴儿车中,框架主体和把手的安装结构放大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婴儿车上装入的把手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将框架主体的安装销插入把手的安装件的状态的放大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主视图。图8是图6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框架主体的安装销的放大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安装件的固定板的图。图11是表示使图8所示的安装件的固定板移动到释放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框架主体的安装销与固定板抵接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是表示左侧的安装销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右侧的安装销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4,说明一个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图1和图2是分别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拆下座垫的状态的立体图和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婴儿车1的折叠的状态的侧视图。婴儿车1是折叠式的婴儿车,被折叠的状态的婴儿车1如图3所示,形成在前后方向d1和上下方向d2上紧凑的大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的指示,对于婴儿车1的“前”、“后”、“上”和“下”的用语是指以乘坐婴儿车1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前”、“后”、“上”和“下”。因此,“前后方向d1”相当于连接图1中纸面的左下和右上的方向。并且,只要没有特别的指示,“前”是指乘车的婴幼儿所朝向的一侧,图1中纸面的左下侧为“前侧”。另一方面,“上下方向d2”是指与前后方向d1垂直,并且与婴儿车1的接地面垂直的方向。因此,当婴儿车1的接地面为水平面时,“上下方向d2”是指垂直方向。另外,“宽度方向(横向)d3”是与“前后方向d1”和“上下方向d2”的任一方向均垂直的方向。并且,“右”和“左”分别是指以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宽度方向d3上的“右”和“左”。在图1和图2所示的婴儿车1上,设置有具有一对前腿11、一对后腿12和一对扶手13的主体框架10,并且在主体框架10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着把手20。在各前腿11上安装有前轮2,在各后腿12上安装有后轮3。前腿11的上端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配置在其对应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13的前方部分。与其相同,后腿12的上端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配置在其对应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13的前方部分。另外,扶手13的后方部分通过连杆部件14和转动支架15,连接于配置在该扶手13对应一侧(左侧或右侧)的后腿12的中间部分。把手20安装在由以上结构构成的主体框架10上。把手20构成为能够在图1所示的背面推位置和图2所示的对面推位置之间摆动。具有上述整体结构的婴儿车1能够如以下那样,通过使各构成部件相互转动来折叠。首先,当折叠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时,将配置于后方位置的把手20临时向后上方拉起,之后,向下方压低。伴随着把手20的动作,连杆部件14和转动支架15从后腿12离开,转动支架15相对于后腿12向图3中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另外,伴随着该动作,扶手13相对于连杆部件14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3所示,通过这样的操作,从侧面来观察,把手20和前腿11被配置成大致平行,并且把手20的配置位置被降低,由此能够将婴儿车1折叠。另外,需将婴儿车1从折叠状态展开时,只要按照与上述的折叠操作相反的顺序即可。另外,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构成为: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在将把手20从框架主体10拆下的状态进行捆包,并且由使用者通过一触式将把手20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主体,其具有轴状部件;和把手,其通过所述轴状部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把手具有:把手框架;固定板,其形成有供所述轴状部件插入的插孔,并且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方式被所述把手框架支承,当所述固定板处于锁定位置时,限制插入所述插孔的所述轴状部件,当所述固定板处于释放位置时,解除所述轴状部件的限制;和施力部件,其将所述固定板向所述锁定位置施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18 JP 2015-185342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主体,其具有轴状部件;和把手,其通过所述轴状部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把手具有:把手框架;固定板,其形成有供所述轴状部件插入的插孔,并且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方式被所述把手框架支承,当所述固定板处于锁定位置时,限制插入所述插孔的所述轴状部件,当所述固定板处于释放位置时,解除所述轴状部件的限制;和施力部件,其将所述固定板向所述锁定位置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框架上形成有供所述轴状部件贯穿的通孔,在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时,所述把手框架的所述通孔都有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固定板的所述插孔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状部件上形成有沿该轴状部件的周向延伸的槽,所述固定板在所述锁定位置,一部分进入插入于所述插孔的所述轴状部件的所述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状部件包含通过所述槽来划分的头部和基部,所述头部为顶端变细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内健谷崎雅志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