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046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包括:数条冷液进液管(1)、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管(2),以及多个液冷板(3)、流入管(4)和流出管(5)。由于流入管(4)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进液管(1)的入口相连,流出管(5)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出液管(2)的出口相连;每个动力电池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每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通过数个液冷板(3)连接形成冷却回路,即各个电池区域拥有独享的冷却回路,此外,液冷板(3)首‑首、尾‑尾相连,有效解决各动力电池区域的液冷板(3)流速、流量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对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电池产热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市场上热管理系统方式主要分为风冷、液冷两种方式,风冷价格便宜,但是效果差;液冷系统复杂、部件成本高,但是效果好。动力电池的电池组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的性能更稳定,因而通常选择液冷系统进行热管理。液冷系统是通过循环冷液的流动带走动力电池组产生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通常包括多个动力电池区域,但是只有一个进、出液口,串联在各动力电池区域之间,排在后面的动力电池区域的进液温度会有所升高,不利于电池系统的温度均匀性。但是各动力电池区域之间温度一致性差会对动力电池组系统的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及动力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动力电池区域之间温度一致性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包括:数条冷液进液管、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管,以及多个液冷板、流入管和流出管;流入管通过多通接头分别与数条冷液进液管的入口相连,流出管通过多通接头分别与数条冷液出液管的出口相连;每个动力电池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管和冷液出液管,每组冷液进液管和冷液出液管通过数个液冷板连接形成冷却回路。优选地,所述液冷板为波纹状且贴合在各单体电池的侧面。优选地,所述液冷板与电池单体之间设置锯齿形导热硅胶垫。优选地,所述冷液进液管的入口和所述冷液出液管的出口位于同一位置且固定在法兰上。优选地,每组冷液进液管和冷液出液管之间的数个液冷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快插接头连接到冷液进液管和冷液出液管。优选地,所述电池液冷管总成还包括:预处理管,所述预处理管的出口和所述流入管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预处理管用于对冷液进行加热或冷却。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液冷管总成,以及多个单体电池、动力电池下壳体、动力电池上盖;电池液冷管总成的液冷板贴合在各单体电池的侧面,电池液冷管总成和单体电池位于动力电池下壳体和动力电池上盖之间。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维修开关,固定在动力电池下壳体上,用于安全切断高压。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低压盒,设置在动力电池下壳体和动力电池上盖之间、且和单体电池相连,用于采集单体电池的电流及电压;高压盒,固定在动力电池下壳体上,高压盒中设置继电器作为动力电池开关。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池为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独享至少一个液冷板。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包括:数条冷液进液管、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管,以及多个液冷板、流入管、和流出管。由于流入管通过多通接头分别与数条冷液进液管的入口相连,流出管通过多通接头分别与数条冷液出液管的出口相连,使得每个动力电池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管和冷液出液管,每组冷液进液管和冷液出液管通过数个液冷板连接形成冷却回路,即各个电池区域拥有独享的冷却回路,此外,液冷板首-首、尾-尾相连,有效解决了各动力电池区域的液冷板流速、流量不均问题,进而解决了各动力电池区域之间温度一致性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所述液冷板为波纹状且贴合在各单体电池的侧面,这样能有效提升单体电池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所述液冷板与电池单体之间设置锯齿形导热硅胶垫。由于导入硅胶垫的热导系数大大优于空气,且该导热硅胶垫能填充液冷版和电池单体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所述冷液进液管的入口和所述冷液出液管的出口位于同一位置且固定在法兰上。这样便于安装和维护。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还包括:预处理管,所述预处理管的出口和所述流入管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预处理管用于对冷液进行加热或冷却。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还包括:维修开关,固定在动力电池下壳体上,用于安全切断高压。这样能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还包括:低压盒,设置在动力电池下壳体和动力电池上盖之间、且和单体电池相连,用于采集单体电池的电流及电压。这样便于实时采集单体电池的电流及电压,进而可以便于控制冷液的流速等以保持动力电池处于最优的工作环境。此外,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高压盒,固定在动力电池下壳体上,高压盒中设置继电器作为动力电池开关。这样便于实现自动控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的单体电池为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独享至少一个液冷板。这样的设计便于对动力电池进行检修和排故,例如,当某个模块坏了,只需更换一个模块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的一种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液冷管总成的液冷板的一种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处于连接状态的快插接头的一种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一种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内部结构的一种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模块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维修开关的一种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低压盒的一种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高压盒的一种立体图。附图标记:在图1-图4中:1冷液进液管8快插接头2冷液出液管9动力电池下壳体3液冷板10动力电池上盖4流入管11维修开关5流出管12低压盒6多通接头13高压盒7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的一种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包括:数条冷液进液管1、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管2,以及多个液冷板3、流入管4、和流出管5;流入管4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进液管1的入口相连,流出管5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出液管2的出口相连;每个动力电池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每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通过数个液冷板3连接形成冷却回路。具体地,所述液冷板3为波纹状且贴合在各单体电池的侧面。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液冷管总成的液冷板的一种立体图。所述液冷板3为波纹状时可以更好的贴合在各电池组的侧面,可以提升散热效果。实际应用中,该液冷板3的折叠层数根据实际电池组叠放的层数而定,此处仅为示例。此外,为了提升所述液冷板3的强度,每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之间的数个液冷板3可以通过卡箍卡紧,具体使用多少卡箍根据需求而定。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单体电池的散热效果,所述液冷板3与电池单体之间可以设置锯齿形导热硅胶垫。此外,为了方便连接所述冷液进液管1、所述冷液出液管2和所述液冷板3,每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之间的数个液冷板3的两端分别通过快插接头8连接到冷液进液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条冷液进液管(1)、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管(2),以及多个液冷板(3)、流入管(4)和流出管(5);流入管(4)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进液管(1)的入口相连,流出管(5)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出液管(2)的出口相连;每个动力电池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每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通过数个液冷板(3)连接形成冷却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条冷液进液管(1)、相同数量的冷液出液管(2),以及多个液冷板(3)、流入管(4)和流出管(5);流入管(4)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进液管(1)的入口相连,流出管(5)通过多通接头(6)分别与数条冷液出液管(2)的出口相连;每个动力电池区域包括一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每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通过数个液冷板(3)连接形成冷却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3)为波纹状且贴合在各单体电池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3)与电池单体之间设置锯齿形导热硅胶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液进液管(1)的入口和所述冷液出液管(2)的出口位于同一位置且固定在法兰(7)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液冷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每组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2)之间的数个液冷板(3)的两端分别通过快插接头(8)连接到冷液进液管(1)和冷液出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久志宋军张宝鑫武文杰王诗铭徐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