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78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流道结构,包括:流体进入通道(5)、流体流出通道(7)、以及将流体进入通道(5)与流体流出通道(7)流体连通且设置有流体流量计量组件的流体计量通道(3),其中,流体进入通道(5)和流体计量通道(3)之间通过平滑延伸的第一过渡段(9)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流道结构,其对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计量通道的连接处进行了改进以保持真实流体流态,防止流体反射而对自身形成干扰,有利于整流器对流体流态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流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流体计量表,流体的进入表内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平行于表的管体直接进入管体的流体计量流道,此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流体的形态不稳定,整流难度大;针对这个问题,改进的方法是垂直于表的管体流道进入管体的流体计量流道。然而,垂直于表的管体流道进入管体的流体计量流道又存在当流体流到直角拐角处,直接撞到管体盖面上,部分流体被反射回来,形成涡流,严重扰乱流体流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流道结构,其对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计量通道的连接处进行了改进以保持真实流体流态,防止流体反射而对自身形成干扰,有利于整流器对流体流态的调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流道结构,该流体流道结构包括:流体进入通道、流体流出通道、以及将流体进入通道与流体流出通道连通且设置有流体流量计量组件的流体计量通道,其中,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计量通道之间通过平滑延伸的第一过渡段相互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过渡段的内壁构造成连接流体进入通道和流体计量通道的弧形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过渡段的内壁构造成连接流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进入通道(5)、流体流出通道(7)、以及将所述流体进入通道(5)与所述流体流出通道(7)连通且设置有流体流量计量组件的流体计量通道(3),其中,所述流体进入通道(5)和所述流体计量通道(3)之间通过平滑延伸的第一过渡段(9)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进入通道(5)、流体流出通道(7)、以及将所述流体进入通道(5)与所述流体流出通道(7)连通且设置有流体流量计量组件的流体计量通道(3),其中,所述流体进入通道(5)和所述流体计量通道(3)之间通过平滑延伸的第一过渡段(9)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9)的内壁构造成连接所述流体进入通道(5)和所述流体计量通道(3)的弧形壁(9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9)的内壁构造成连接所述流体进入通道(5)和所述流体计量通道(3)的圆弧形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圆弧形壁的圆弧形的半径等于所述流体进入通道(5)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9)的内壁包括至少一个倾斜壁段(92),并且每个所述倾斜壁段(92)的内壁与所述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易剑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