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74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能实现连续出料的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包括熔炼炉和出料炉,熔炼炉靠近出料炉一侧的底部设置第一出锡口,熔炼炉通过第一出锡口与出料炉一侧的下部连通。熔炼炉与出料炉均由钢质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铬镁砖层构成。出料炉远离熔炼炉一侧的上部设置第二出锡口,熔炼炉远离出料炉一侧的中部设置出渣口。熔炼炉的顶部为炉盖,炉盖呈向上凸出的球面形,炉盖上设置进料口和三个电极插入口,进料口位于炉盖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停炉连续出锡,生产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
本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
技术介绍
电炉炼锡是锡精矿在电炉内熔炼产出粗锡的过程,为锡精矿熔炼方法之一。电炉炼锡具有易于达到高温(1723~1873K)强还原、热效率高、炉气和烟尘少等特点,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炼锡厂采用,是产锡量仅次于反射炉的炼锡方法。适用于熔炼含锡高、含铁低或难熔的锡精矿。现有的炼锡电炉是在炉盖上设置进料口和电极插入口,炉体的底部或炉体侧面的底部设置出锡口,炉体的侧面位于出锡口上方的位置设置出渣口。从进料口进料后,电极插入炉体内对锡精矿进行熔炼,熔炼后液态锡下沉,杂质上浮实现分离。因此,现有的炼锡电炉均采用连续进料、间断出料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在放出锡的过程中不能实现连续放出,因此每炉的熔炼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适应大规模的熔炼,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炉盖长期受到高温烟气的冲击,应力较大,传统的炉盖采用平板式构造,结构强度较低。另外,现有的炼锡电炉其内部采用炭砖内衬,使用寿命较短,常常需要停炉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能实现连续出料的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炉(1)和位于熔炼炉(1)一侧下部的出料炉(2),所述熔炼炉(1)靠近出料炉(2)一侧的底部设置第一出锡口(3),所述熔炼炉(1)通过第一出锡口(3)与出料炉(2)一侧的下部连通;所述熔炼炉(1)与出料炉(2)均由钢质的外壳(4)和设置在外壳(4)内壁上的铬镁砖层(5)构成;所述出料炉(2)远离熔炼炉(1)一侧的上部设置第二出锡口(6),所述熔炼炉(1)远离出料炉(2)一侧的中部设置出渣口(7),所述出渣口(7)的位置高于第二出锡口(6);所述熔炼炉(1)的底部设置硬头出口(8);熔炼炉(1)下部的侧面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鼓风口(9);所述熔炼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铬镁砖耐用炼锡电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炉(1)和位于熔炼炉(1)一侧下部的出料炉(2),所述熔炼炉(1)靠近出料炉(2)一侧的底部设置第一出锡口(3),所述熔炼炉(1)通过第一出锡口(3)与出料炉(2)一侧的下部连通;所述熔炼炉(1)与出料炉(2)均由钢质的外壳(4)和设置在外壳(4)内壁上的铬镁砖层(5)构成;所述出料炉(2)远离熔炼炉(1)一侧的上部设置第二出锡口(6),所述熔炼炉(1)远离出料炉(2)一侧的中部设置出渣口(7),所述出渣口(7)的位置高于第二出锡口(6);所述熔炼炉(1)的底部设置硬头出口(8);熔炼炉(1)下部的侧面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鼓风口(9);所述熔炼炉(1)的顶部为炉盖(10),所述炉盖(10)呈向上凸出的球面形,炉盖(10)上设置进料口(12)和三个电极插入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个旧金冶再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