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秦君专利>正文

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5145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属于纺织染整技术领域,将传统薯莨汁液或提取液染色织物过泥时,在过筛的普通河泥或塘泥中加入无机盐、增稠剂和防渗化剂,使涂泥厚度降低至0.5‑5mm,过泥后的静置时间缩短至5‑20min,可以采用工业印花或涂层工艺流水线操作,解决传统过泥工艺的完全依赖人工和经验,实现工业化生产,并且产品色泽比传统过泥更乌黑,比单纯的用金属盐媒染剂处理的薯莨染色织物更乌黑发亮。

A dyeing method of Dioscorea cirrhosa fabric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yeing method of Dioscorea cirrhosa fabric,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the traditional juice extract of Dioscorea cirrhosa or dyed fabric mud, adding inorganic salt, thickening agent and anti-seepage agent in the sieving of ordinary river or pond mud, the mud thickness decreased to 0.5 5mm. Mud after the holding time is shortened to 5 20min, can be used in industrial printing or coating process to solve the pipeline operation, depends entirely on the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and artificial mu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color of the product than the traditional mud more than pure black, with metal salt mordant dyeing process of Dioscorea cirrhosa fabric more black s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染整
,涉及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薯莨染色织物过泥及洗泥方法。
技术介绍
用薯莨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增重后再通过金属离子后处理赋予了其不同于一般丝绸的独特品质:触感清凉,爽滑不黏身、易洗快干、耐汗耐晒、挺括有身骨、不易抽丝和起皱及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特别适于夏季或湿热地区和水上作业人员使。同时,由于薯莨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有防霉、除菌、除臭等功效,所以业内一般认为,用薯莨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增重后再通过金属离子后处理做成的服装也具有相同的“医用”效果(金属离子对薯莨提取液处理真丝织物的影响,叶皓华,唐孝明,陈国强,染整技术,2009,31(4):1-6)。莨纱绸产品具有生态环保的天然属性,质地滑爽而挺括,不易皱折,出汗后不贴身,穿着凉爽通透,吸湿快干,易洗耐穿等优点,特别适合炎热的夏季穿用,其有“流汗不粘身,越穿越凉爽”的美誉(莨纱绸形成机理及薯莨色素与蚕丝蛋白的相互作用[D],马明波,浙江理工大学)。但是目前薯莨织物的生产过程十分繁杂,整个生产过程均依靠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且十分依赖天气和工人经验。其加工流程一般为:制备薯莨染液→浸染薯莨液→阳光曝晒→重复上述浸/晒过程多次→涂覆河/塘泥→洗泥→晒干→入库。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一个大概的情况,并非固定不变的标准程序,例如在晒莨过程中,如果绸面形成的涂层分布不匀,就要增加"煮绸"工序,即用高温染液浸染织物,以使涂层匀化;又如过泥后发现正面黑度不够,就要增加过泥次数(香云纱的加工工艺及其生态性,李维贤,赵耀明,师严明,印染,2008,16:30-32)。由于莨纱绸的生产染色工艺极度依赖人工,所以生产规模难扩大,效率低下,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迫切需要改进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由于传统的薯莨染色织物过泥的涂泥层厚,完全靠人工,而且厚度或力道不均极其容易导致涂泥渗透至背面,导致背面变色(不合格),过泥静置的时间长,有时由于静置的时间不够导致洗泥结束晒干后发现乌黑发亮的效果达不到要求时,需要重新过泥和摊开静置,严重依赖工人的经验。在过泥后,摊开静置时间长,所以难以在流水线(传送带)上完成平摊静置过程,一般在大片平坦的草地上人工涂泥,然后在草地上静置,达到染色效果后洗泥。传统的薯莨织物染色工艺中,过泥工序皆为人工在织物表面涂上10-30mm的泥层,然后在空地上摊开放置20-120min,再经过洗泥工序,由于泥层厚,均采用人工清洗,而且一旦发现颜色不够黑亮,又需要重新过泥。程志波和马明波等人(薯莨色素的提取及对棉和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D],程志波,苏州大学;莨纱绸形成机理及薯莨色素与蚕丝蛋白的相互作用[D],马明波,浙江理工大学)虽然对薯莨提取液的染色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以各种金属离子溶液代替传统的河/塘泥,但发现效果不是很理想,达不到传统香云纱的乌黑发亮的效果,推测泥中含有的有机质也参与了染色反应过程,所以单独以金属盐浸轧达不到传统染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薯莨织物染色的过泥-洗泥工序中存在的问题:(1)需要人工涂泥,严重依赖经验,而且容易渗透至背面;(2)涂泥后放置时间长(20-120min),需要大量场地;(3)由于涂泥层厚,难清洗,导致洗泥也需要人工,整个涂泥洗泥过程完全依赖人工,和需要大量场地;(4)不同泥质和涂泥后放置时间对颜色影响大,容易因颜色达不到要求返工,公开了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特别是一种薯莨染色织物过泥及洗泥方法,即:在塘/河泥中加入适量的金属离子、增稠剂和防渗化剂进行涂泥,这样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涂泥厚度0.5-5mm即可达到传统10-30mm的效果,而且洗净干燥后的织物乌黑发亮的效果更好,比单纯用金属离子处理的织物颜色更光亮;(2)由于涂泥层非常薄,可以采用传统印花涂层或涂料涂层工艺,可以工业化生产,而且厚度均匀,没有渗透至背面;(3)静置的时间缩短至5-20min,可以在传送带上进行,不需要占用大量场地;(4)由于涂层薄易清洗,可以直接用高压水或毛刷在流水线上直接进行洗泥,不需要用大量人工在河边清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薯莨染液、织物浸染薯莨染液、固色整理、涂覆泥浆、洗泥、干燥、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由1L河泥或塘泥添加增稠剂0.1-50g、防渗化剂0-200g和无机盐0.1-100g组成。所述增稠剂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泥的粘度及降低流动性,使泥浆达到刮板或网孔刮涂的要求。当用量少时,第一流动性太好,不易控制流动性,第二容易渗透至背面;用量过高时,无法流动,不能顺利刮涂至布面。所述防渗化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自由流动水,避免渗透至背面。特别当织物比较稀时,要加入一定量防渗透剂。所述防渗透剂加入过多也会降低泥浆流动,难刮涂。所述无机盐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泥浆中的有机腐殖质使半成品的薯莨染色织物变色。薯莨织物半成品一般为棕黄色,当与泥浆和金属离子反应后,变乌黑光亮或暗黑,或棕黑等,依赖金属离子不同,颜色有差异,一般传统的以乌黑光亮为主,对应的需要加金属离子主成分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所以也可根据颜色要求调节离子组成和比例,例如铁为黑,铝为红光等。所述加入的无机盐离子太少,例如传统不加金属盐,反应速率慢,而且需要涂很厚的泥浆,有时候需要反复涂泥,洗泥,再涂泥和洗泥,以达到颜色要求,而本专利技术中,加入金属离子后,泥层厚度可以降低,而且反应时间缩短,这为工业化提供技术基础;而当金属离子加入量过多时,第一,金属离子可以和增稠剂结合,将会导致增稠效果和防渗化效果的降低,第二,泥浆中含水量本来不是非常高,加入过量无机盐会不溶,第三,无机盐量达到一定浓度后,继续增加没有实质效果,例如反应速度,颜色深度等不会改变。优选地,所述泥浆由1L河泥或塘泥添加增稠剂0.3-10g、防渗化剂20-80g和无机盐0.5-20g组成。优选地,所述泥浆由1L河泥或塘泥添加增稠剂0.5-10g、防渗化剂70-80g和无机盐2-8g组成。所述河泥或塘泥正如文章“香云纱的加工工艺及其生态性”中所述的取自珠江三角洲的顺德、佛山、南海等地方的河道,这是因为该地区的河泥或塘泥细腻且腐殖质多,采用其他地区的河泥或塘泥效果欠佳。所述增稠剂是纤维素醚类、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或合成高分子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增稠剂是海藻酸钠或PTF-185A或F-613或RM-5000或TH5000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为TH5000,这是因为TH5000是阴离子聚丙烯酸酯类物质,能够直接加入至泥浆中,不需要提前水溶。其中增稠剂PTF-185A采购于法国爱森(SNF),增稠剂F-613采购于东莞市科峰纺织助剂实业有限公司,增稠剂RM-5000为美国陶氏公司生产的,增稠剂TH5000为鲁道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所述增稠剂的作用是为了刮板或网孔涂覆泥浆时防止渗透至织物背面,使之形成单面效果。所述防渗化剂是一般印花用的防渗化剂,优选地,所述的防渗化剂是PL-120,RUCO-PRINTPMI,优选PL-120。所述防渗化剂PL-120是广州市好本领贸易有限公司生产,RUCO-PRINTPMI为鲁道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所述无机盐是含有钠、镁、铝、钾、钙、铬、锰、铁、铜、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薯莨染液、织物浸染薯莨染液、固色整理、涂覆泥浆、洗泥、干燥、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由1L河泥或塘泥添加增稠剂0.1‑50g、防渗化剂0 ‑200g和无机盐0.1‑100g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薯莨染液、织物浸染薯莨染液、固色整理、涂覆泥浆、洗泥、干燥、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由1L河泥或塘泥添加增稠剂0.1-50g、防渗化剂0-200g和无机盐0.1-100g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将织物用薯莨染液反复多次浸染或轧染,然后经过固色整理得到的薯莨染色半成品织物,将泥浆均匀涂覆在半成品织物的正面,在15-80℃温度下放置3-60min,然后在传送至洗泥工序,洗去泥层,干燥即可得到成品,优选地,在20-60℃温度下放置5-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为纯棉、纯蚕丝、纯腈纶、纯氨纶织物,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纺纤维织物,优选地为蚕丝织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由1L河泥或塘泥添加增稠剂0.3-10g、防渗化剂20-80g和无机盐0.5-20g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薯莨织物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由1L河泥或塘泥添加增稠剂0.5-10g、防渗化剂70-80g和无机盐2-8g组成。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秦君胡娜周小明周火明
申请(专利权)人:万秦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