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定位的快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231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24
一种快拆结构,主要包含有一心轴与一定位单元,心轴的一端具有一径向容置孔,定位单元具有一定位套筒、一旋钮及一定位件,定位套筒套设于心轴的一端且具有一位于内周面的定位槽,定位件可轴向移动地设于心轴的容置孔内,旋钮可转动地设于心轴的一端,当旋钮位于一锁定位置时,旋钮推顶定位件,使定位件突出于心轴的容置孔且卡接于定位套筒的定位槽,此时完成心轴与前(后)叉的定位,当旋钮位于一释放位置时,旋钮的凹部承接定位件,使定位件脱离定位套筒的定位槽且容纳于心轴的容置孔内,此时完成心轴与前(后)叉的分离。

Quick dismounting structure capable of fast positioning

A fast disassembly structure, mainly comprises a mandrel and a positioning unit, one end of the mandrel has a radial holding hole, the position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leeve, a knob and a positioning sleeve is sheathed on the mandrel, one end and with an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positioning groove, the positioning member is arranged on the axial movement a mandrel containing hole, end of the knob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a mandrel, when the knob is located in a locked position, push knob positioning, the positioning holding hole and card positioning groove connected to the positioning sleeve piece protrudes from a mandrel, the mandrel and the front at this time to complete (after) fork positioning, when the knob in a release position, the concave knob undertake positioning piece make positioning groove from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nd the mandrel is contained in the containing hole, at this time to complete the mandrel and before (after) the separation f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速定位的快拆结构
本技术与快拆结构有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快拆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自行车所使用的快拆结构主要是用来将车轮与前(后)叉之间进行快速地结合或分离。传统的快拆结构主要包含有一心轴、一螺合于心轴一端的螺帽及一枢设于心轴另一端的把手,在使用时通过螺帽与把手而迫紧于前(后)叉,虽然操作上较为容易,但是不适合需要抗冲击力较大的车种(如登山车)。因此,另外有一种快拆结构改以在心轴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来取代螺帽,使心轴通过外螺纹直接锁固于前(后)叉的内螺纹,进而增加整体结构的抗冲击能力,但是此种快拆结构在跟前(后)叉进行拆装时需要持续转动心轴,直到两者完成定位或相互分离为止,如此对于骑乘者来说会造成操作上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拆结构,其能快速完成跟前(后)叉之间的组装定位,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快拆结构包含有一心轴、一迫紧单元及一定位单元。该心轴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轴孔与一径向连通该轴孔的容置孔;该迫紧单元具有一迫紧件及一把手,该迫紧件可沿着该心轴可轴向移动地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该把手具有一凸轮部,该把手通过该凸轮部枢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且抵靠于该迫紧块;该定位单元具有一定位套筒、一定位件及一旋钮,该定位套筒可拆卸地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端,而且,该定位套筒的内周面具有一定位槽,该定位件可沿着该心轴的容置孔可轴向移动地设于该心轴的容置孔内,该旋钮可转动地设于该心轴的轴孔且具有一凸部与一邻接该凸部的凹部。由上述可知,当该旋钮位于一锁定位置时,该旋钮的凸部推顶该定位件,使该定位件突出于该心轴的容置孔且卡接于该定位套筒的定位槽内,此时即完成该心轴与一前(后)叉之间的组装定位,当该旋钮位于一释放位置时,该旋钮的凹部承接该定位件,使该定位件脱离该定位套筒的定位槽且容纳于该心轴的容置孔内,此时即可让该心轴与该前(后)叉之间相互分离。在本技术中,该旋钮具有一旋钮头与一连接该旋钮头的旋钮杆,该旋钮头的一端面抵靠于该心轴的第一端的端面,该旋钮头的另一相对端面具有一驱动槽,该旋钮杆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心轴的轴孔内且具有该凸部与该凹部。藉此,骑乘者可以通过一手动工具卡接于该旋钮的旋钮头的驱动槽内来驱动该旋钮在该锁定位置与该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在本技术中,该旋钮的旋钮杆具有一环槽,该定位单元更具有一O形环,该O形环嵌设于该环槽内且抵接于该心轴的轴孔的孔壁,用以使该旋钮的旋钮杆与该心轴的轴孔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关系。在本技术中,该定位件呈球状,该心轴的容置孔具有一大径端与一小径端,该大径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该定位件,该小径端的宽度小于该定位件的外径,使得该定位件能够保持在该心轴的容置孔内而不会掉出。有关本技术所提供的快拆结构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在后续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技术所在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技术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快拆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快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快拆结构的轴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快拆结构的径向剖视图,主要显示旋钮位于定位位置;图5为本技术的快拆结构的平面图,主要显示定位套筒组装于心轴的状态;图6类似于图4,主要显示旋钮位于释放位置;图7类似于图5,主要显示定位套筒脱离心轴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0快拆结构12前(后)叉20心轴21第一端22第二端23轴孔24容置孔25大孔段26小孔段27大径端28小径端30迫紧单元31迫紧件32把手33凸轮部40定位单元50定位套筒52定位槽60定位件70旋钮71旋钮头72旋钮杆73驱动槽74大轴段75小轴段76凸部77凹部78环槽80O形环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快拆结构10包含有一心轴20、一迫紧单元30及一微调单元40。心轴20具有一第一端21与一第二端22,第一端21具有一轴孔23与一径向连通轴孔23的容置孔24,其中的轴孔23具有一大孔段25与一小孔段26(如图3所示),容置孔24的孔径朝远离轴孔23的方向逐渐减少而形成一大径端27与一小径端28(如图3所示)。迫紧单元30具有一迫紧件31及一把手32。迫紧件31设于心轴31的第二端22且可沿着心轴31的轴向移动,把手32的一端具有一凸轮部33,把手32通过凸轮部33枢设于心轴20的第二端22且抵靠于迫紧件31。定位单元40具有一定位套筒50、二定位件60及一旋钮70,如图2及图3所示:定位套筒50套设于心轴20的第一端21,定位套筒50的内周面具有六个定位槽52,这六个定位槽52以心轴20的轴向为中心呈环状间隔排列。定位件60设于心轴20的容置孔24内且能沿着心轴20的容置孔24的轴向上下移动。定位件60呈球状,定位件60的直径大于容置孔24的小径端28的宽度,但小于容置孔24的大径端27的宽度,使得定位件60不会从容置孔24的小径端28脱离容置孔24。旋钮70具有一旋钮头71与一连接旋钮头71的旋钮杆72,旋钮头71的一端面抵靠于心轴20的第一端21的端面,旋钮头71的另一相对端面具有一驱动槽73(如图所示的一字槽),旋钮杆72可转动地穿设于心轴20的轴孔23内且具有一大轴段74与一小轴段75,如图3所示,大、小轴段74、75分别位于心轴20的轴孔23的大、小孔段25、26内,而且,如图2及图4所示,大轴段74的两相对侧面分别具有一凸部76与一邻接凸部76的凹部77。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旋钮70的旋钮杆72的大轴段74具有一环槽78,环槽78内嵌设有一O形环80,O形环80抵接于心轴20的轴孔23的孔壁,使旋钮70的旋钮杆72与心轴20的轴孔23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关系,以确保作动的稳定度。在实际操作时,首先将心轴20穿设一前(后)叉12内,再将定位套筒50套设于心轴20的第一端21,接着以一手动工具(如一字起子)卡接于旋钮70的旋钮头71的驱动槽73来转动旋钮70。当旋钮70位于一锁定位置P1(如图4所示)时,旋钮70的旋钮杆72的凸部76推顶两个定位件60,使两个定位件60同时突出于心轴20的容置孔24且分别卡接于定位套筒50的其中一个定位槽52内,此时即完成心轴20与前(后)叉12之间的组装定位(如图5所示),最后再下压把手22,使把手32通过凸轮部33推顶迫紧件31来完成与前(后)叉12之间的迫紧固定。当要拆卸心轴20时,同样利用手动工具(如一字起子)卡接于旋钮70的旋钮头71的驱动槽73将旋钮70反向转动至一释放位置P2(如图6所示),当旋钮70位于如图6所示的释放位置P2时,旋钮70的旋钮杆72的凸部76会释放对定位件60的推顶力量,使定位件60脱离定位套筒50的定位槽52且容纳于心轴20的容置孔24内,并且被旋钮70的旋钮杆72的凹部77给承接住,此时即可将定位套筒50从心轴20的第一端21取下(如图7所示),在取下定位套筒50之后便能将心轴20从前(后)叉12拆卸下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快拆结构10利用转动旋钮70来控制定位套筒50的锁定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快速定位的快拆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拆结构,包含有:一心轴,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轴孔及一径向连通该轴孔的容置孔;一迫紧单元,具有一迫紧件及一把手,该迫紧件可沿着该心轴的轴向移动地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该把手具有一凸轮部,该把手通过该凸轮部枢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且抵靠于该迫紧块;以及一定位单元,具有一定位套筒、一定位件及一旋钮,该定位套筒可拆卸地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端,且该定位套筒的内周面具有一定位槽,该定位件可沿着该心轴的容置孔的轴向移动地设于该心轴的容置孔内,该旋钮具有一凸部与一邻接该凸部的凹部,且该旋钮可在一锁定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地穿设于该心轴的轴孔,当该旋钮位于该锁定位置时,该旋钮的凸部推顶该定位件,使该定位件突出于该心轴的容置孔且卡接于该定位套筒的定位槽内,当该旋钮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旋钮的凹部承接该定位件,使该定位件脱离该定位套筒的定位槽且容纳于该心轴的容置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结构,包含有:一心轴,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具有一轴孔及一径向连通该轴孔的容置孔;一迫紧单元,具有一迫紧件及一把手,该迫紧件可沿着该心轴的轴向移动地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该把手具有一凸轮部,该把手通过该凸轮部枢设于该心轴的第二端且抵靠于该迫紧块;以及一定位单元,具有一定位套筒、一定位件及一旋钮,该定位套筒可拆卸地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端,且该定位套筒的内周面具有一定位槽,该定位件可沿着该心轴的容置孔的轴向移动地设于该心轴的容置孔内,该旋钮具有一凸部与一邻接该凸部的凹部,且该旋钮可在一锁定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地穿设于该心轴的轴孔,当该旋钮位于该锁定位置时,该旋钮的凸部推顶该定位件,使该定位件突出于该心轴的容置孔且卡接于该定位套筒的定位槽内,当该旋钮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旋钮的凹部承接该定位件,使该定位件脱离该定位套筒的定位槽且容纳于该心轴的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彬杰刘椿桂
申请(专利权)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