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318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55‑65℃,并预留4‑5m

Method for raising neutral leaching pressure filtration of Zinc Hydrometallur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neutral leaching of zinc hydrometallurgy process filter, the liquid heating configured to 55 65 DEG C, and set aside 4 5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锌提取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湿法炼锌工艺中,中浸、净化、沉矾、高浸等环节都须进行液固分离,通常采用压滤方式进行。在进行液固分离(压滤)过程中、压滤质量(滤液浑浊度)和压滤速度对后段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是中浸压滤跑浑及速度慢对净化操作的影响最大。分析中浸反应过程及操作过程,影响压滤的主要因素铁、硅等胶性元素,和操作反应温度等.由于多种可变因素的影响,中浸压滤长期以来未有固定方法进行压滤效果的改善,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损耗,环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流程受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善中性浸渣,杜绝跑浑,缩短压滤时间,提高效率的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55-65℃,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1-1:2,调整pH值为2.0-2.5,继续升温搅拌20-40min;当温度升至65-70℃,搅拌并加入氧化剂并持续升温,当温度升至80-90℃时,调整pH值为4.0-4.5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优选的,所述电解液为锌电解过程中的废电解液,其中氢离子浓度为140g/L、银离子浓度为40-45g/L。优选的,所述回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80g/L。,优选的,所述调浆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00g/L,全铁浓度为8-10g/L,二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1g/L。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氧化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锰。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60℃后再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本专利技术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与:中浸渣制浆液在酸性条件分解出较多的游离水态Fe3+,增加了浆液中Fe3+离子浓度,当PH值到2.0-2.5时Fe3+离子开始水解形成胶体逐步进行矿浆中Ge2+.Co2+等离子及其他物质的吸附、沉降,去除杂质;当PH值3.8左右、溶液中的硅以SiO32-形式出现、此时新生成的SiO32-显示胶体性质同时与Fe3+水解形成的胶体相互作用,同时改变了SiO32-和Fe3+胶体性质,同时进行吸附、沉降。当PH值4.0-4.8过程中,充分搅拌、持续反应、胶体离子吸附、沉降,由此可以使压滤前溶液中具有较少量的胶体(Fe3+、或SiO32-)形成,在温度80℃-90℃条件下对压滤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提高中浸压滤效果,使溶液清澈,压滤速度较快,压滤速率提高了40%-50%,且卸渣轻松、大幅度减少了环节生产成本和职工工作量,并加快了流程速度、提高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其中电解液为锌电解过程中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40g/L、银离子浓度为40-45g/L。回收液为中浸压滤后的滤液,其中银离子浓度为80g/L。调浆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00g/L,全铁浓度为8-10g/L,二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1g/L。(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60℃,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1,调整pH值为2.0,继续升温搅拌40min;当温度升至70℃,搅拌并加入氧化锌和氧化锰并持续升温,氧化锌和氧化锰的加入量以溶液中的氢离子、银离子等反应标准计算。当温度升至80℃时,调整pH值为4.0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实施例2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其中电解液为锌电解过程中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40g/L、银离子浓度为40-45g/L。回收液为中浸压滤后的滤液,其中银离子浓度为80g/L。调浆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00g/L,全铁浓度为8-10g/L,二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1g/L。(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55℃,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2,调整pH值为2.5,继续升温搅拌40min;当温度升至65℃,搅拌并加入氧化锌和氧化锰并持续升温,氧化锌和氧化锰的加入量以溶液中的氢离子、银离子等反应标准计算。当温度升至90℃时,调整pH值为4.5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实施例3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其中电解液为锌电解过程中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40g/L、银离子浓度为40-45g/L。回收液为中浸压滤后的滤液,其中银离子浓度为80g/L。调浆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00g/L,全铁浓度为8-10g/L,二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1g/L。(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55℃,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1.5,调整pH值为2.5,继续升温搅拌40min;当温度升至60℃,搅拌并加入氧化锌和氧化锰并持续升温,氧化锌和氧化锰的加入量以溶液中的氢离子、银离子等反应标准计算。当温度升至90℃时,调整pH值为4.5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实施例4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其中电解液为锌电解过程中的废电解液,废电解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40g/L、银离子浓度为40-45g/L。回收液为中浸压滤后的滤液,其中银离子浓度为80g/L。调浆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00g/L,全铁浓度为8-10g/L,二价铁离子浓度小于0.1g/L。(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60℃,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2,调整pH值为2.5,继续升温搅拌40min;当温度升至65℃,搅拌并加入氧化锌和氧化锰并持续升温,氧化锌和氧化锰的加入量以溶液中的氢离子、银离子等反应标准计算。当温度升至85℃时,调整pH值为4.5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55‑65℃,并预留4‑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液配置:将电解液、回收液和调浆液按照体积比为4:1:2的比例混合配液,得到前液,备用;(2)将配置好的前液升温至55-65℃,并预留4-5m3体积空间,将前液反入中浸渣所制浆液中,制浆液的固液比调整为1:1-1:2,调整pH值为2.0-2.5,继续升温搅拌20-40min;当温度升至65-70℃,搅拌并加入氧化剂并持续升温,当温度升至80-90℃时,调整pH值为4.0-4.5并搅拌30-40min;搅拌后继续加酸调整pH值为4.8时开始压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湿法炼锌中性浸出压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贵李邱重举
申请(专利权)人:四环锌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