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绥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13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使用时,教师可在教学板上书写汉字,再对学生进行教学,当距离较远学生无法看清教学板上汉字时,教师可拉动把手,使放大镜从保护罩内滑出,然后教师将放大镜滑至所书写汉字部位前方,即通过放大镜的作用,对汉字进行放大,从而便于远处学生看清汉字,同时,教师也可拉动连接杆,使得扩音器到达教师所站位置,此时教师便可对学生进行口述教学,因扩音器的作用,能够使远处学生清楚的听见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该汉语言文学教学板,通过简单的操作,不仅能够便于远处学生看清教师所书写内容,还能够便于远处学生听清教师口述内容,从而在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ind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se, teachers can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teaching board, then teaching on students, when distance students can not se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 board, teachers can pull the handle, the magnifying glass slide out from the protection cover, then teachers will be enlarged the mirror slipped to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parts of the front, a magnifier, amplify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see the distant Chinese charact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er can also pull the connecting rod, the loudspeaker to teachers in the location of the station, the teachers can be oral teaching for the students, because the microphone function, can make the distance students hear about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rough a simple operation, can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distance students see teachers writing content, but also It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in the distance to listen to the teacher's oral content, thus reducing the intensity of teachers' labor, and great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each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板,尤其涉及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
技术介绍
目前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教学时,因部分汉字笔画数较多,文字结构复杂,距离教师较远的学生便无法很好的看清汉字,此外,当教师进行口述教学时,远处学生也无法清楚的听清教师所讲教学内容,最终极大的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来解决目前传统教学板,因结构简单,影响教师教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包括底座、支撑杆、教学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固定架、放大镜、第二滑轨、第二滑块、连接杆、扩音器,所述的底座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撑杆位于底座顶部,所述的支撑杆与底座焊接相连,所述的教学板位于支撑杆顶部,所述的教学板与支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位于教学板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滑轨与教学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轨前端,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架位于第一滑块前端,所述的固定架与第一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放大镜位于固定架中端,所述的放大镜与固定架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滑轨位于教学板顶部,所述的第二滑轨与教学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轨前端,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第二滑块前端,所述的连接杆与第二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扩音器位于连接杆底部,所述的扩音器与连接杆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轨左右两端还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第一滑轨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前端左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固定架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教学板右侧前端还设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与教学板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保护罩前端下侧还设有收纳盒,所述的收纳盒与保护罩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前端下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连接杆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与扩音器导线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汉语言文学教学板,使用时,教师可在教学板上书写汉字,再对学生进行教学,当距离较远学生无法看清教学板上汉字时,教师可握住把手,并拉动把手,使把手带动固定架联动放大镜连同第一滑块顺着第一滑轨作由右向左运动,即使得放大镜从保护罩内滑出,然后教师将放大镜滑至所书写汉字部位前方,即通过放大镜的作用,对汉字进行放大,从而便于远处学生看清汉字,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先握住连接杆,再拉动连接杆,使连接杆带动扩音器联动第二滑块顺着第二滑轨进行滑动,即使得扩音器到达教师所站位置,然后打开扩音器,此时教师便可对学生进行口述教学,因扩音器的作用,能够使远处学生清楚的听见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当教师教学完毕后,便可关闭扩音器,再握住把手,将放大镜推入保护罩内,即通过保护罩的作用,对放大镜进行保护,该汉语言文学教学板,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简单的操作,不仅能够便于远处学生看清教师所书写内容,还能够便于远处学生听清教师口述内容,从而在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将教学物品放入收纳盒内,底座以及支撑杆是为了对教学板进行固定支撑,挡板是为了避免第一滑块脱离第一滑轨,蓄电池是为了给扩音器提供能量供应,使得该装置能够无线使用,拓展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因蓄电池与扩音器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附图说明图1是汉语言文学教学板的主视图;图2是放大镜露出状态视图;图3是汉语言文学教学板的侧视图;图4是扩音器部位侧视放大图。底座1、支撑杆2、教学板3、第一滑轨4、第一滑块5、固定架6、放大镜7、第二滑轨8、第二滑块9、连接杆10、扩音器11、保护罩301、收纳盒302、挡板401、把手601、蓄电池10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包括底座1、支撑杆2、教学板3、第一滑轨4、第一滑块5、固定架6、放大镜7、第二滑轨8、第二滑块9、连接杆10、扩音器11,所述的底座1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撑杆2位于底座1顶部,所述的支撑杆2与底座1焊接相连,所述的教学板3位于支撑杆2顶部,所述的教学板3与支撑杆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4位于教学板3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滑轨4与教学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5位于第一滑轨4前端,所述的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轨4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架6位于第一滑块5前端,所述的固定架6与第一滑块5螺纹相连,所述的放大镜7位于固定架6中端,所述的放大镜7与固定架6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滑轨8位于教学板3顶部,所述的第二滑轨8与教学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9位于第二滑轨8前端,所述的第二滑块9与第二滑轨8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10位于第二滑块9前端,所述的连接杆10与第二滑块9螺纹相连,所述的扩音器11位于连接杆10底部,所述的扩音器11与连接杆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4左右两端还设有挡板401,所述的挡板401与第一滑轨4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架6前端左侧还设有把手601,所述的把手601与固定架6螺纹相连,所述的教学板3右侧前端还设有保护罩301,所述的保护罩301与教学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保护罩301前端下侧还设有收纳盒302,所述的收纳盒302与保护罩30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杆10前端下侧还设有蓄电池1001,所述的蓄电池1001与连接杆10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1001与扩音器11导线相连。该汉语言文学教学板,使用时,教师可在教学板3上书写汉字,再对学生进行教学,当距离较远学生无法看清教学板上汉字时,教师可握住把手601,并拉动把手601,使把手601带动固定架6联动放大镜7连同第一滑块5顺着第一滑轨4作由右向左运动,即使得放大镜7从保护罩301内滑出,然后教师将放大镜7滑至所书写汉字部位前方,即通过放大镜7的作用,对汉字进行放大,从而便于远处学生看清汉字,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先握住连接杆10,再拉动连接杆10,使连接杆10带动扩音器11联动第二滑块9顺着第二滑轨8进行滑动,即使得扩音器11到达教师所站位置,然后打开扩音器11,此时教师便可对学生进行口述教学,因扩音器11的作用,能够使远处学生清楚的听见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当教师教学完毕后,便可关闭扩音器11,再握住把手601,将放大镜7推入保护罩301内,即通过保护罩301的作用,对放大镜7进行保护,同时,教师可将教学物品放入收纳302盒内,底座1以及支撑杆2是为了对教学板3进行固定支撑,挡板401是为了避免第一滑块5脱离第一滑轨4,蓄电池1001是为了给扩音器11提供能量供应,使得该装置能够无线使用,拓展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因蓄电池1001与扩音器11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教学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固定架、放大镜、第二滑轨、第二滑块、连接杆、扩音器,所述的底座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撑杆位于底座顶部,所述的支撑杆与底座焊接相连,所述的教学板位于支撑杆顶部,所述的教学板与支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位于教学板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滑轨与教学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轨前端,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架位于第一滑块前端,所述的固定架与第一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放大镜位于固定架中端,所述的放大镜与固定架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滑轨位于教学板顶部,所述的第二滑轨与教学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轨前端,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第二滑块前端,所述的连接杆与第二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扩音器位于连接杆底部,所述的扩音器与连接杆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教学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固定架、放大镜、第二滑轨、第二滑块、连接杆、扩音器,所述的底座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支撑杆位于底座顶部,所述的支撑杆与底座焊接相连,所述的教学板位于支撑杆顶部,所述的教学板与支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位于教学板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滑轨与教学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轨前端,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架位于第一滑块前端,所述的固定架与第一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放大镜位于固定架中端,所述的放大镜与固定架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滑轨位于教学板顶部,所述的第二滑轨与教学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轨前端,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第二滑块前端,所述的连接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绥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