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型的二氧化锆多孔生物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陶瓷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创伤骨折及骨肿瘤发生率的逐年增长,创伤及肿瘤造成的骨缺损病患越来越多,但治疗上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难题之一。大段骨缺损不但需要的植骨量大,还对术后的力学性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缺损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有骨移植术、人工替代物置换、牵拉成骨技术等,但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自体取骨其本身就是对患者的再次损伤,极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供体骨量有限;异体骨和异种骨又存在来源有限且价格不菲,潜在转播疾病及免疫排斥反应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以生物材料为基础的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治疗骨缺损提供了新的途径。骨组织工程包括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三个要素。其基本原则是在生长因子和营养液的支持下,种子细胞在特殊材料制成的支架中生长和扩张,最终形成支架引导的三维组织,移植到患者体内,完成缺损组织的重建,并最终替代病变组织的功能。其中三维空间支架可以为细胞的生长提供粘附位点、营养输送和代谢废物的排放场所。为了满足组织的再生和重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型的二氧化锆多孔生物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利用CT二、三维成像技术建立骨骼未受损时的健康状态图,再结合等待植入的缺损骨骼状态图,分离出需植入的骨骼形态图,形成DICOM格式图;2)将CT输出的DICOM数据通过MAGICS软件转化为三维打印所用的STL文件,根据所需材料的孔隙率要求,对STL格式文件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导出STL文件;3)将STL文件导入至3D打印机中;4)配制纳米级ZrO2泥浆,加入光敏树脂,纳米级ZrO2质量百分比为10~20%,采用3D打印机打印,然后通过LED紫外光源使树脂引起聚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型的二氧化锆多孔生物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利用CT二、三维成像技术建立骨骼未受损时的健康状态图,再结合等待植入的缺损骨骼状态图,分离出需植入的骨骼形态图,形成DICOM格式图;2)将CT输出的DICOM数据通过MAGICS软件转化为三维打印所用的STL文件,根据所需材料的孔隙率要求,对STL格式文件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导出STL文件;3)将STL文件导入至3D打印机中;4)配制纳米级ZrO2泥浆,加入光敏树脂,纳米级ZrO2质量百分比为10~20%,采用3D打印机打印,然后通过LED紫外光源使树脂引起聚合反应,材料逐层固化成型,形成复合光敏树脂初胚;5)初胚形成后,按以下的步骤进行烧结:A、烘干及挥发阶段:从室温至70~80℃,升温时间3~5h,然后保温时间5~8h,进而继续上升温度直至450~550℃;B、脱脂及高温烧结阶段:从450~550℃至1200~1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仁夫,王拓,谢尚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