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包括发动机,油箱、水箱、操控系统、传动装置、驱动轴、驱动轮和犁铧,犁铧由犁面和犁座组装而成,犁入的入地角在25°~30°,犁面中央拱起,向两侧倾斜,使用时土壤可被水平犁起而翻向两侧;在驱动轴与一对驱动轮之间,可通过一段调整轴套而间接连接,从而可调整轮距,以适应在不同行距的田畦上行走,轮的外缘布有若干个钢齿,成为防滑轮。本机尤适于在小地块和山地收获块茎作物,实用、价廉,可实现耕翻与收获等多种功能,用于单行或双行块茎的收获,不丢薯,不伤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在南方山地上使用的农机推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耕作机,特别是一种马铃薯耕翻,收获两用机。
技术介绍
我国是马铃薯、红薯等块茎、块根类农作物的生产大国。这类农作物的收获工作量在农业劳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部分地区已实现收获机械化。但是我国目前使用的该类大中型收获机,均属于专用机械,不仅结构复杂,价格高昂,且尤其不适合于在小地块或山地上作业,因而在山区得不到推广,山区农民又急需这类收获机械。申请号CN96101124.6号“牵引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公开了一种集除秧、挖薯、分离、输送、收集作业为一体的收获机。尽管功能齐全,但过于复杂仍不适宜山区农民单家独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收获畦上种植的块茎、块根作物、既可收获又能耕翻,适于小地块和山地作业,实用价廉的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包括发动机、水箱、油箱、含手柄的操作控制系统,犁摆角手柄、变速离合传动装置、驱动轴、驱动轮以及犁铧,在发动机上装设有水箱和油箱,发动机伸出的动力输出轴,经变速离合传动装置的齿轮及链轮传动,偶接到驱动轴上,并带动一对驱动轮,由含手柄的操作控制系统掌控该对驱动轮,由犁摆角手柄调节犁铧的摆动和起落;所述的犁铧由犁面和犁座组装而成,犁座的面板前倾并固定在犁的座架上,犁面上的中线是一条-->拱起的加强脊骨,其两边是向外倾斜的对称斜面。上述的一对驱动轮,包括有辐条,叶轮和钢齿;在叶轮的外缘,焊接有一圈若干个钝角形的钢齿,钢齿角补角的半角即β角为10°,在其根部焊接有加强筋;叶轮的直径在640mm~680mm范围。上述的驱动轴与一对驱动轮之间,连接一段有几个不同长度档次的调整轴套;两侧各一段调整轴套的长度相等;调整轴套的长度在65mm~95mm的范围。上述犁座的前倾面板与地面的夹角α=25°~30°范围。本技术耕整收获机,具有如下优点:1.适用于小地块和山块收获块根和块茎作物,实用、价廉,特别在丘陵地带和山区的农村,既可用作收获,又可作为耕翻机使用,兼有两种作业功能,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特别可为单家农户节省劳力、提高功效。2.相对于手扶拖拉机,虽然拖拉机亦可用于耕翻,但现有的手扶机,机轮和轮距均不适应在马铃薯田畦上行走和耕翻。本技术耕整收获两用机,轮径较大,轮距较宽,且可调节轮距的宽度,特别适于畦上单行或双行种植的块茎、块根(如马铃薯)的收获。3.普通的犁铧翻土是向单侧翻的,本技术独特的设计,是水平向两侧翻土的犁铧,入地角25°~30°,适用于畦上种植单行或双行块根及块茎作物的收获,不丢薯、不伤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非限定性叙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耕整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机的犁铧的犁面主视图;图3是该犁面的俯视图;-->图4是该犁面的A-A剖视图;图5是该犁铧的装配示意图;图6是该犁铧的犁座的主视图;图7是该犁座的B-B剖视图;图8是该机的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该机的驱动轴与驱动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是驱动轮外缘上的钢齿的仰视图;图11是该钢齿的主视图;图12是该钢齿在叶轮上焊接状况的示意图;图13是驱动轴与驱动轮之间的调整轴套的C-C剖视图;图14是该调整轴套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各图之中,1是发动机,1-1是发动机脚架,2是水箱,3是油箱,4是驱动轴,4-1是调整轴套,5,5’是驱动轮,5-1是辐条,5-2是叶轮,5-3是钢齿,5-3-1是加强筋,6是手柄,7是犁摆角手柄,8是犁铧,8-1是犁面,8-2是犁座,8-3是犁的座架,8-1-1是犁面上的加强脊骨,8-1-2,8-1-2’是犁面两侧的斜面;9是变速离合传动装置,角α为前倾的犁面与地面的夹角,角β是钢齿角补角的半角。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制作一台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该机包括有发动机1,其上装有水箱2和油箱3,并有脚架1-1,机上有一对手扶柄,含有手柄6等操作控制系统,从发动机伸出的动力输出轴,经过一套变速离合传动装置9的齿轮及链轮的传动,偶接到驱动轴4上,驱动轴4在发动机的两边各有一段,分别连接到两边的驱动轮5,5’上。其连接方式是通过一段调整轴套4-1而间接连接,-->当然,也可以直接连接。根据畦宽而调整轮距时,调整轴套可选用不同长度的档次,以解决双轮在畦沟行走的问题。驱动轮5,5’包括有辐条5-1,叶轮5-2和钢齿5-3,辐条采用圆钢管制作,叶轮用一条带钢弯成一圈而制成,在叶轮外缘焊接上若干个钢齿5-3,钢齿是由窄钢条折成一个钝角形而成,该钝角的补角的半角为10°,角尖焊接到叶轮外缘上,根部加焊上一块三角形的加强筋5-3-1。这样制成的带齿的驱动轮,是一种防滑轮,更适于在泥泞地上行驶。为适应在畦顶较高的马铃薯地上耕作,驱动轮的叶轮直径设计在640mm~680mm范围,推荐在660mm。该耕整机所使用的犁铧8,采用由犁面8-1与犁座8-2组装而成的结构,从机上连接出一根犁的座架8-3,它可由犁摆角手柄7调控其摆动和起落,该座架8-3的座地部分,从顶端切割成与地面成30°角的斜面,犁座8-2的背面亦有一个30°角的斜面,可直接焊接在上述的斜面上,从而犁的表面形成一个前倾犁面与地面的夹角α角,亦是犁的入地角α=25°~30°,犁面8-1通过三颗螺钉固定到该犁座8-2上,而犁面8-1的表面中线,是一条拱起的加强脊骨8-1-1,从中央向两侧倾斜,形成斜面8-1-2和8-1-2’。当犁铧以25°~30°的入地角犁入田畦时,中间拱起的犁面,会将土壤翻起向两侧推开,地里的块茎便会露出来,不至于像向一侧犁翻的那样,会将块茎仍埋在松土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包括有发动机(1),水箱(2),油箱(3),含手柄(6)的操作控制系统,犁摆角手柄(7),变速离合传动装置(9),驱动轴(4),驱动轮(5,5’),以及犁铧(8),在发动机(1)上装设有水箱(2)和油箱(3),从发动机(1)伸出的传动轴,经变速离合传动装置(9)的齿轮及链轮传动,偶接到驱动轴(4)上,并带动一对驱动轮(5,5’),由含手柄(6)的操作控制系统掌控该对驱动轮,由犁摆角手柄(7)连动犁铧(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铧(8)由犁面(8-1)和犁座(8-2)组装而成,犁座(8-2)的面板前倾并固定在犁的座架(8-3)上,犁面(8-1)上的中线是一条拱起的加强脊骨(8-1-1),其两边是向外倾斜的对称斜面(8-1-2,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包括有发动机(1),水箱(2),油箱(3),含手柄(6)的操作控制系统,犁摆角手柄(7),变速离合传动装置(9),驱动轴(4),驱动轮(5,5’),以及犁铧(8),在发动机(1)上装设有水箱(2)和油箱(3),从发动机(1)伸出的传动轴,经变速离合传动装置(9)的齿轮及链轮传动,偶接到驱动轴(4)上,并带动一对驱动轮(5,5’),由含手柄(6)的操作控制系统掌控该对驱动轮,由犁摆角手柄(7)连动犁铧(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铧(8)由犁面(8-1)和犁座(8-2)组装而成,犁座(8-2)的面板前倾并固定在犁的座架(8-3)上,犁面(8-1)上的中线是一条拱起的加强脊骨(8-1-1),其两边是向外倾斜的对称斜面(8-1-2,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马铃薯耕整收获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弟
申请(专利权)人:罗定市丰智昌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