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氰烯菌酯的协同减量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27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的协同减量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以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为有效成分,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64:1‑64:1‑64,该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瓜类枯萎病、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增效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氰烯菌酯的协同减量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杀菌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氰烯菌酯的协同减量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氰烯菌酯,试验号:JS399-19,化学名称为: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合成,是具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菌剂。该药剂耐雨水冲刷,具有良好的内吸穿透性能及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氰烯菌酯对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均有很高的生物活性,适用于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和西瓜枯萎病等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治。叶菌唑(Metconazole),又叫羟菌唑,化学名称:5-(4-氯苯基)-2,2-二甲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通过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和孢子的形成,还可致使膜渗漏加剧,从而降低病原菌致病力。叶菌唑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的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由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肟菌酯(Trifloxystrobin),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作用,可以用于防治锈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在目前抗病品种缺乏的情况下,为了延缓或克服病原菌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应尽量避免连续使用单一杀菌剂,而应与其他类型的杀菌剂轮换或混合使用。现有专利CN101595890A公开了氰烯菌酯和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公开了氰烯菌酯可以和三唑酮、叶菌唑、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混合使用;专利CN103493818A公开了氰烯菌酯和叶菌唑的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效果显著,可以用于延缓病原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发展;专利CN102715156A公开了氰烯菌酯和肟菌酯、啶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全蚀病、赤霉病、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等。经申请人的初步检索,没有三者混合使用的相关报道。随着农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农药面临着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连续使用同种或同类有毒农药引起有害生物抗性增强,农民不得不采取增加用药量来加以防治,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由于新农药品种研制和生产的投资与风险越来越大,市场开发的周期越来越长,再加上有害生物抗药性发展迅速,使得有效药剂的供应越发显得短缺。而农药混配的使用在延缓有害生物的抗性、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将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进行复配,发现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杀菌谱广、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具有显著增效效果的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氰烯菌酯的协同减量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以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为有效成分,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64:1-64:1-64,优选的重量比为1-32:1-32:1-32,更进一步优选为1-16:1-16:1-16,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85%,优选20-75%。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用于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瓜类枯萎病、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等的防治谱内的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按照本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包括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微乳剂等,在制备上述制剂时,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加入已知的助剂,例如乳化剂、润湿分散剂、助悬剂、崩解剂、粘结剂、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等,农药中合适的助剂均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各成分之间无拮抗作用,增效作用显著。2、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杀菌效果更好。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复配增效可降低各单剂的使用量,成本低,易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1、室内活性测定:室内毒力测定方法为:将氰烯菌酯、叶菌唑及肟菌酯原药,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配置成所需的药液,备用。试验方法参考《NY/T1156.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在无菌条件下,将预先融化的培养基定量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重复4次。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打孔器,自菌落边缘打取菌碟,用接种针将菌碟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温度25℃下培养4天,十字交叉法测定测量菌落直径,根据下面公式计算不同处理抑制病菌生长50%的有效中剂量(EC50值),并比较抑菌活性。采用共毒系数法评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的增效作用,采用室内盆钵活体试验测定对小麦白粉病菌的增效作用,以药剂浓度的对数和防效几率值求回归方程,并计算得出药剂对的EC50值,然后求得共毒系数。以共毒系数评价复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及水稻恶苗病的联合作用,共毒系数>120表示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在80~120之间表示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80表示为拮抗作用。表1不同配比的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2不同配比的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菌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药剂配比EC50(mg/L)共毒系数氰烯菌酯(简称氰)——35.24——叶菌唑(简称叶)——1.04——肟菌酯(简称肟)——3.81——氰·叶·肟64:1:645.41121.76氰·叶·肟8:1:83.62142.91氰·叶·肟16:8:12.16137.47氰·叶·肟1:1:11.63147.34氰·叶·肟2:4:11.34125.53氰·叶·肟1:8:20.90147.57氰·叶·肟1:64:160.95129.54表3不同配比的组合物对水稻恶苗病菌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药剂配比EC50(mg/L)共毒系数氰烯菌酯(简称氰)——0.16——叶菌唑(简称叶)——0.02——肟菌酯(简称肟)——1.24——氰·叶·肟64:1:645.41127.54氰·叶·肟8:1:83.62163.13氰·叶·肟16:8:12.16140.87氰·叶·肟1:1:11.63156.97氰·叶·肟2:4:11.34147.25氰·叶·肟1:8:20.90126.31氰·叶·肟1:64:160.95122.55表1-3的测定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组合在1-64:1-64:1-64比例范围内,对赤霉病菌、白粉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药效明显好于各自单剂单独试验效果。2、制剂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各种剂型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实施例1、含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悬浮剂成分实施例1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氰烯菌酯1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氰烯菌酯的协同减量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以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为有效成分,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64:1‑64:1‑6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氰烯菌酯的协同减量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以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为有效成分,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64:1-64:1-64。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的重量比为1-32:1-32:1-32,更进一步优选为1-16:1-16:1-1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氰烯菌酯、叶菌唑和肟菌酯在组合物中的含量为1%-85%,优选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香华蒋守华李茹赵桂东熊战之王宏宝周长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