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88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使框体的卡定部与孔的边缘部抵接而将片可靠地卡定于卡定部,从而片不会发生晃动和断裂,抑制了不良情况的发生,并能够高精度地组装;TV接收机的显示模块包括:在前侧具有画面的矩形显示面板、配置在显示面板的后方且周缘部具有多个孔(241)的呈矩形的光学片(24)、用于从后方对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收纳光源且周缘部具有分别卡定于孔(241)的边缘部的多个卡定部(29)的BL机架(28);卡定部(29)构成为能够调整位置或方向,以与孔(241)的边缘部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在前侧具有画面的显示面板、配置在显示面板的后方且周缘部上具有多个孔的片、用于从后方对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收纳光源且周缘部上具有分别卡定于上述孔中的多个卡定部的框体。
技术介绍
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以薄型、低功耗为特点,近年来,由于其显示等级的提高,而作为取代现有的CRT(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得到普及,并且,作为电视接收机(以下称为“TV接收机”)的图像显示装置也被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与自发光型的设备不同,需要作为光源的背光源,并对由液晶的电光学特性决定的透光率进行控制而显示图像。背光源包括边光型(侧光方式、导光板方式)和直下型。作为具有边光型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举出如下装置:即,为了实现薄型化、轻型化、边框窄化,将在液晶显示面板(以下称为“显示面板”)的背面配置有背光源单元的显示模块利用框体覆盖的装置,其中,背光源单元是在矩形箱状的机架(BL(背光)机架)中收纳导光板、光学片、以及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基板而形成。LED基板是在细长的基板的平面上安装多个LED而形成。当背光源单元为单侧的边光型时,LED基板配置在矩形板状的导光板的一侧的长侧面上。从LED发出的且射入导光板的长侧面的光从导光板的主面射出后,照射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当背光源单元为直下型时,在机架的底面设有多个LED基板,并且,以覆盖各LED的漫射透镜露出的状态将反射片载置于该底面上,在距离漫射透镜少许的开口侧配置有漫射板,在漫射板的上侧配置有光学片。任一类型的显示装置都大多构成为:在机架的开口边缘部的上边侧设置有多个卡定部,且在光学片上设置有孔,通过将卡定部卡定于孔的边缘部而将光学片悬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成的背光源装置的专利技术:即,在机架的周缘部设有平面形状为圆形的卡定部,在厚度为1mm以下的导光膜和光学片上分别设有直径稍大于卡定部的椭圆形状的孔,通过将卡定部卡定于各个孔的边缘部,由此使导光膜和光学片不会发生弯曲而悬挂在机架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2-113873号近年来,显示装置不断大型化且公差变大,另外,机架的开口边缘部也变得容易弯曲。当由于弯曲或误差等导致卡定部未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一部分的卡定部发生偏离时,由于片的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当使片与机架的开口边缘部重叠时,存在未与孔的上边抵接的卡定部。此时,片的负荷集中在与孔的上边抵接的卡定部上,因此存在产生破损和晃动等问题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的背光源装置中也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机架的周缘部的弯曲和误差等,有时会出现未卡定于孔中的卡定部,从而无法将导光膜或光学片悬挂在周缘部上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使框体的卡定部与片的孔的边缘部抵接而将片可靠地卡定于卡定部,从而片不会发生晃动和断裂,抑制了不良情况的发生,且能够高精度地组装。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在前侧具有画面的矩形显示面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方且周缘部具有多个孔的呈矩形的片、用于从后方对所述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收纳该光源且周缘部具有分别卡定于所述孔的边缘部的多个卡定部的框体,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构成为能够调整位置或方向,以与所述孔的边缘部抵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当由于框体的周缘部的弯曲和误差等而卡定部从孔的边缘部偏离时,通过调整卡定部的位置或方向,能够使卡定部可靠地与孔的边缘部抵接,从而使片卡定于卡定部。由于片的负荷不会集中于一部分卡定部上,因此,片不会发生晃动和断裂,抑制了不良情况的发生,并能够高精度地组装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孔比所述卡定部大。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卡定部存在于孔的内侧的状态下,无需拆下卡定部,即无需改变孔的高度方向上的卡定部的位置,能够通过改变卡定部的方向而使卡定部与孔的边缘部抵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由平板状的抵接部和垂直设置于该抵接部的一面的一端部的轴部构成,所述框体的所述周缘部具有用于嵌合所述轴部的孔,所述卡定部构成为在所述轴部嵌合于该孔内的状态下能够旋转所述抵接部。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将轴部嵌合于孔内的状态下使抵接部旋转,能够容易地改变卡定部的方向而使卡定部与孔的边缘部抵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部的一面的另一端部垂直地设有突起部,所述周缘部具有多个用于嵌合所述突起部的孔。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突起部嵌合在合适的孔内,能够容易地改变卡定部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将卡定部可靠地固定于周缘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的平面形状呈炮弹状或多边形。在抵接部的平面形状为炮弹状时,通过移动卡定部而能够容易地使其与孔的边缘部抵接。在抵接部的平面形状为多边形时,由于卡定部与孔的边缘部呈“边”接触而非“点”接触,因此,片的负荷被分配,进一步抑制了片的断裂。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由呈长方体的支撑部和呈椭圆板状的抵接部构成,其中,所述抵接部以长径方向与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叠加于所述支撑部:在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呈三角棱柱状的突起部;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周缘部,沿所述周缘部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嵌合所述支撑部及所述突起部的嵌合部。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支撑部及突起部嵌合在合适位置的嵌合部中,能够容易地改变抵接部的位置而使抵接部与孔的边缘部抵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或漫射板,该导光板或漫射板呈矩形板状且将从所述光源射入的光射出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面侧;所述片为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导光板或所述漫射板之间的光学片。在本专利技术中,边缘部与框体的周缘部重合而悬挂于框体的光学片不会发生晃动和断裂,能够高精度地组装显示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卡定部构成为能够调整位置或方向以与片的孔的边缘部抵接,因此,当卡定部从孔的边缘部偏离时,能够调整卡定部的位置或方向而使卡定部可靠地与孔的边缘部抵接,从而使片卡定于卡定部。由于片的负荷不会集中于一部分卡定部上,因此,片不会发生晃动和断裂,抑制了不良情况的发生,并能够高精度地组装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显示装置(显示模块)的TV接收机的前侧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显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模式化表示BL机架的开口边缘部和光学片的侧视图。图3B是表示卡定部被卡定于孔的边缘部这一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4A是卡定部的俯视图。图4B是模式化表示卡定部的相对于孔的卡定状态的侧视图。图5A是卡定部的侧视图、以及BL机架的局部侧视图。图5B是用于说明卡定部的旋转的说明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卡定部的俯视图。图6B是模式化表示卡定部的相对于孔的卡定状态的侧视图。图7A是卡定部的侧视图。图7B是表示将卡定部安装于BL机架的开口边缘部这一状态的俯视图。图8A是模式化表示卡定部和孔的侧视图。图8B是卡定部的立体图。图8C是模式化表示卡定部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模式化表示光学片、导光膜、以及BL机架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TV接收机2…显示模块21…显示面板22…外框架23…面板机架24…光学片2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在前侧具有画面的矩形显示面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方且周缘部上具有多个孔的呈矩形的片、用于从后方对所述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收纳该光源且周缘部上具有分别卡定于所述孔的边缘部的多个卡定部的框体,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构成为能够调整位置或方向,以与所述孔的边缘部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在前侧具有画面的矩形显示面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方且周缘部上具有多个孔的呈矩形的片、用于从后方对所述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收纳该光源且周缘部上具有分别卡定于所述孔的边缘部的多个卡定部的框体,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构成为能够调整位置或方向,以与所述孔的边缘部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比所述卡定部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由平板状的抵接部和垂直设置于该抵接部的一面的一端部的轴部构成;所述框体的所述周缘部具有用于嵌合所述轴部的孔;所述卡定部构成为在将所述轴部嵌合于该孔内的状态下能够旋转所述抵接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部的一面的另一端部垂直地设有突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洋喜
申请(专利权)人: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