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889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变形和热不易传递至光学片、并能够固定光学片使其不会抖动的背光源装置;背光源装置包括:将来自导光板(42)的光扩散并放射的光学片(20)、以及具有对应于导光板(42)的发光面的开口部且介于导光板(42)和光学片(20)之间而将该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的树脂制的框部件(30);包括与框部件(30)的周缘部呈一体地形成且将光学片(20)固定的多个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具有用于将光学片(20)按压在框部件(30)上的按压部(32),按压部(32)利用形成为厚度薄的铰链部(34)而与框部件(30)连接,且形成有凹孔(33),在框部件(30)上形成有嵌合于凹孔(33)的突起部(31),在光学片(20)上形成有供突起部(31)插通的孔(21),突起部(31)插通于孔(21)并嵌合在凹孔(33)内,从而按压部(32)按压光学片(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源装置包括: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的导光板、用于将来自该发光面的光扩散并放射的光学片、以及具有对应于该发光面的开口部且将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的树脂制框部件。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用于使光从背面透过液晶面板的背光源装置,背光源装置大致分为直下型和边光型两种。边光型的背光源装置中包括:作为光源的例如呈列状排列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的导光板、以及使来自导光板的光扩散并照射至液晶面板的背面的光学片。边光型的背光源装置中还包括:将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的(树脂制的)塑料机架(框部件)、以及收纳光源和导光板的金属制的背光机架。另外,近来,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窄化,显示面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变近,因此,为了不会从显示面直接看见光源,而需要利用塑料机架将光源覆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以使端面与光源相对的方式配置且将射入端面的光导向光射出面的导光板、将导光板的光射出面覆盖的光学部件、相对于导光板将光学部件沿面方向定位的定位部、以及收容光源、导光板及光学部件的收容体。定位部由形成于光学部件的定位孔和设置于导光板且嵌合于定位孔的定位销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第2011/093119号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照明装置中,直接使光学片(光学部件)重叠并定位于导光板上,并且利用塑料机架(按压部件)从光学片的上方进行按压,以使光学片不会脱落。导光板吸收LED(光源)产生的热和空气中的湿气而膨胀、收缩,尺寸发生变化,若使光学片直接重叠于导光板上,则导光板的变形会传递至光学片,光学片会发生弯曲和皱折,其结果是产生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等级显著受损这一问题。另外,存在下述问题:即,LED的辐射热通过导光板传递至光学片,仅光学片的端部(LED附近)变为高温,从而发生皱折这一问题。因此,为了使光学片不直接重叠于导光板,考虑使塑料机架介于其中而使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空出空间,但是,该情况下,无法对导光板进行加工(设置销钉等)而用于光学片的定位。为此,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无法将光学片固定,因此,当对液晶显示装置施加了振动、撞击等外力时,光学片抖动而导致有可能损伤液晶面板、损害显示等级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变形和热不易传递至光学片、且能够固定光学片使其不会抖动的背光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源装置能够使导光板的变形和热不易传递至光学片,且能够固定光学片使其不会抖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背光源装置包括: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的导光板、用于将来自该发光面的光扩散并放射的光学片、以及树脂制的框部件,该框部件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面的开口部,且介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而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并对所述光学片的放射面遮蔽所述光源,该背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与所述框部件的周缘部呈一体地形成并将所述光学片固定,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光学片按压在所述框部件上的按压部,该按压部利用形成为薄于所述框部件的铰链部而与该框部件连接,且形成有凹孔,所述框部件上形成有嵌合于所述凹孔的突起部,所述光学片上形成有供该突起部插通的孔,该突起部插通于孔并嵌合在凹孔内,从而所述按压部按压光学片。在该背光源装置中,导光板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光学片将来自发光面的光扩散并放射。具有对应于发光面的开口部的树脂制的框部件,介于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而将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并对光学片的放射面遮蔽光源。与框部件的周缘部呈一体地形成的多个固定部件将光学片固定,在固定部件中,由利用形成为薄于框部件的铰链部而与框部件连接、且形成有凹孔的按压部将光学片按压于框部件上。在框部件上形成有与按压部上所形成的凹孔嵌合的突起部,在光学片上形成有供突起部插通的孔,通过突起部插通于孔并嵌合在凹孔内,按压部按压光学片,从而光学片被固定于框部件上。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背光源装置包括: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的导光板、用于将来自该发光面的光扩散并放射的光学片、以及树脂制的框部件,该框部件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面的开口部,且介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而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并对所述光学片的放射面遮蔽所述光源,所述背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与所述框部件的周缘部呈一体地形成并将所述光学片固定,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用于按压所述光学片的按压部,该按压部利用形成为薄于所述框部件的铰链部而与该框部件连接,且形成有突起部,所述框部件上形成有供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凹孔,所述光学片上形成有供所述突起部插通的孔,该突起部插通于孔并嵌合在凹孔内,从而所述按压部按压光学片。在该背光源装置中,导光板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光学片将来自发光面的光扩散并放射。具有对应于发光面的开口部的树脂制的框部件,介于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而将导光板和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并对光学片的放射面遮蔽光源。与框部件的周缘部呈一体地形成的多个固定部件将光学片固定,在固定部件中,由利用形成为薄于框部件的铰链部而与框部件连接、且形成有突起部的按压部按压光学片。在框部件上形成有供按压部上所形成的突起部嵌合的凹孔,在光学片上形成有供突起部插通的孔,通过突起部插通于孔并嵌合在凹孔内,按压部按压光学片,从而光学片被固定于框部件上。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背光源装置、和利用该背光源装置从背面侧照射光的液晶面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背光源,能够实现一种导光板的变形和热不易传递至光学片、且能够固定光学片使其不会抖动的背光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实现一种具备导光板的变形和热不易传递至光学片、且能够固定光学片使其不会抖动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构成进行分解显示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光学片固定于塑料机架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对按压部进行放大显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按压部的作用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状态的、按压部附近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将光学片固定于塑料机架的另一结构的说明图。图7是对另一按压部的例子进行放大显示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0…液晶面板11…外框架20…光学片21…孔30…塑料机架(框部件)31、38…突起部32、37…按压部33、36…凹孔34…铰链部40…背光源装置42…导光板45…LED(光源)50…背光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根据表示其实施例的附图进行详述。实施例图1是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构成进行分解显示的分解立体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长方形的液晶面板10和从背面侧向液晶面板10照射光的背光源装置40,框形的外框架(bezel)11从液晶面板10的表面侧收纳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装置,包括: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的导光板、用于将来自该发光面的光扩散并放射的光学片、以及树脂制的框部件,该框部件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面的开口部,且介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而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并对所述光学片的放射面遮蔽所述光源,所述背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与所述框部件的周缘部呈一体地形成并将所述光学片固定,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光学片按压在所述框部件上的按压部,该按压部利用形成为薄于所述框部件的铰链部而与该框部件连接,且形成有凹孔,所述框部件上形成有嵌合于所述凹孔的突起部,所述光学片上形成有供该突起部插通的孔,该突起部插通于孔并嵌合在凹孔内,从而所述按压部按压光学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背光源装置,包括: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光面发出的导光板、用于将来自该发光面的光扩散并放射的光学片、以及树脂制的框部件,该框部件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面的开口部,且介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而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并对所述光学片的放射面遮蔽所述光源,所述背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与所述框部件的周缘部呈一体地形成并将所述光学片固定,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光学片按压在所述框部件上的按压部,该按压部利用形成为薄于所述框部件的铰链部而与该框部件连接,且形成有凹孔,所述框部件上形成有嵌合于所述凹孔的突起部,所述光学片上形成有供该突起部插通的孔,该突起部插通于孔并嵌合在凹孔内,从而所述按压部按压光学片。2.一种背光源装置,包括:使从光源射入端面的光从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口裕纪
申请(专利权)人: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