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187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05
提供一种偏振板制造方法,所述偏振板在偏振片的一个面上具备第1保护膜,在另一个面上具备第2保护膜,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在该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1粘接剂层来贴合第1保护膜的第1贴合工序,以及在第1贴合工序之后在偏振片的另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2粘接剂层贴合第2保护膜的第2贴合工序,其中,第1保护膜是将偏振板配置在显示用单元上时配置在比第2保护膜更靠近显示用单元侧的保护膜,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比第2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粘接剂层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偏振板广泛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尤其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之类的各种移动设备。作为偏振板,通常具有在偏振片的单面或两面用粘接剂来贴合保护膜的构成,随着向移动设备的拓展,对构成偏振板的偏振片和保护膜,越来越要求薄膜化。作为上述粘接剂,已知有聚乙烯醇水溶液之类的水系粘接剂、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之类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在用于贴合透湿性差的保护膜的情况等中,在贴合保护膜之后,难以从粘接剂层中使水分挥发而除去,因此大多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例如,日本特开2013-205741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32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310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57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320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0310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当逐渐减薄构成偏振板的偏振片、保护膜时,或许由于在偏振片与粘接剂层的界面或保护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中的至少一个界面处产生微细的变形,映入偏振板中的反射像以1mm以下的间距产生细小紊乱或者反射像变形,有时看上去好像表面中产生了微细的凹凸。这样的现象虽然不会直接给偏振板的光学特性带来不良影响,但将显示这样的现象的偏振板贴合到显示用单元时,在将其保护膜配置在外侧(例如最表面)的情况下,贴合后该现象也仍然存在,得不到保护膜表面的光泽感,因此产生外观上的不良状况,如缺乏高级感等。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制造贴合在显示用单元时显示出良好的外观的偏振板的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所示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和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1]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偏振板在偏振片的一个面上具备第1保护膜,在另一个面上具备第2保护膜,所述制造方法包含:在前述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1粘接剂层贴合前述第1保护膜的第1贴合工序,以及在前述第1贴合工序之后,在前述另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2粘接剂层贴合前述第2保护膜的第2贴合工序,其中,前述第1保护膜为将前述偏振板配置在显示用单元上时配置在比前述第2保护膜更靠近前述显示用单元侧的的保护膜,前述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比前述第2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小。[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为0.75μm以下。[3]根据[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第2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大于0.75μm。[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第2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与前述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之差为0.1μm以上。[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偏振片的厚度为20μm以下。[6]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在偏振片的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1粘接剂层贴合第1保护膜的第1贴合工序,在第1贴合工序之后,在前述偏振片的另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2粘接剂层贴合第2保护膜的的第2贴合工序,以及在前述第1保护膜的外面上配置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层形成工序,其中,前述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比前述第2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可以提供抑制了第2保护膜表面出现的上述凹凸感的发生、和与其相伴随的反射像的紊乱和变形的偏振板和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所得到的偏振板和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在按照第2保护膜成为外侧的方式(第1保护膜成为显示用单元侧的方式)配置在显示用单元上时,从第2保护膜表面观看时的反射像的紊乱和变形得到抑制,因此外观优异。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示出将图1所示的偏振板配置在显示用单元上时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优选一例的流程图。图4为示出通过树脂层形成工序得到的层叠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示出通过拉伸工序得到的拉伸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示出通过染色工序得到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示出通过第1贴合工序得到的贴合膜的层构成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示出通过剥离工序得到的单面带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偏振板(两面带保护膜的偏振板)1的方法,参照图1,偏振板1具备偏振片5、在其的一个面上介由第1粘接剂层15而层叠的第1保护膜10、和在另一个面上介由第2粘接剂层25而层叠的第2保护膜20。如示出将偏振板1配置在显示用单元50上时的状态的图2所示,第1保护膜10为配置在比第2保护膜20更靠近显示用单元50侧的保护膜。第2保护膜20为将偏振板1配置在显示用单元50上时配置在比第1保护膜10更靠近外侧的保护膜,为将偏振板1配置在显示用单元50上时典型地形成最外面的保护膜。如图2所示,偏振板1可以使用设置于配置在显示用单元50侧的第1保护膜10的外面的粘合剂层60而配置、贴合在显示用单元50上。以下示出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为利用基材膜制造两面带保护膜的偏振板的方法,依次包含下述工序: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上涂敷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敷液后进行干燥,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从而得到层叠膜的树脂层形成工序S10;对层叠膜进行拉伸,得到拉伸膜的拉伸工序S20;将拉伸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而形成偏振片,从而得到偏振性层叠膜的染色工序S30;在偏振性层叠膜的偏振片上,介由第1粘接剂层贴合第1保护膜,得到贴合膜的第1贴合工序S40;将基材膜从贴合膜剥离除去,得到单面带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剥离工序S50;以及在单面带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偏振片面上介由第2粘接剂层贴合第2保护膜的第2贴合工序S60。以下参照图4~图8来说明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树脂层形成工序S10中,可以在基材膜的两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但以下主要对在单面上形成的情况进行说明。(1)树脂层形成工序S10参照图4,本工序是在基材膜30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而得到层叠膜100的工序。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为经过拉伸工序S20和染色工序S30而成为偏振片5的层。聚乙烯醇系树脂层6可以通过将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敷液涂敷在基材膜30的单面或两面并干燥而形成。这样的通过涂敷而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方法在容易得到薄膜的偏振片5这方面是有利的。基材膜30可以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其中,优选由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构成。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包括例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偏振板在偏振片的一个面上具备第1保护膜,在另一个面上具备第2保护膜,所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包含:在所述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1粘接剂层贴合所述第1保护膜的第1贴合工序,和在所述第1贴合工序之后,在所述另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2粘接剂层贴合所述第2保护膜的第2贴合工序,所述第1保护膜为将所述偏振板配置在显示用单元上时配置在比所述第2保护膜更靠近所述显示用单元侧的保护膜,所述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比所述第2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4 JP 2014-2458601.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偏振板在偏振片的一个面上具备第1保护膜,在另一个面上具备第2保护膜,所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包含:在所述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1粘接剂层贴合所述第1保护膜的第1贴合工序,和在所述第1贴合工序之后,在所述另一个面上介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的第2粘接剂层贴合所述第2保护膜的第2贴合工序,所述第1保护膜为将所述偏振板配置在显示用单元上时配置在比所述第2保护膜更靠近所述显示用单元侧的保护膜,所述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比所述第2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粘接剂层的固化后的厚度为0.75μm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