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闪烁减小的光学堆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877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04
包括格栅部结构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产生沿两个平面内维度的衍射。光学堆叠结构可包括两个格栅部,其可以是单向的或双向的。光学堆叠结构适于减小显示器中的闪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闪烁减小的光学堆叠结构
技术介绍
具有防眩光涂层、其他不规则涂层、刮擦或标记表面的高清晰显示器倾向于产生闪烁,其可对观察者是令人反感或分心的。在显示器中的炫光显示器可描述为颗粒图案,其看起来是移来移去或摆动,观察者位置相对于显示器有小的改变。需要在高清晰度显示器中减小闪烁。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堆叠结构,其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层布置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第一界面包括大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格栅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第二界面包括大体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格栅部,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第一层具有折射率n1,第二层具有折射率n2,第三层具有折射率n3。第一格栅部具有为h1的峰对谷高度,第二格栅部具有为h2的峰对谷高度。n1-n2的绝对值乘以h1约150nm至约350nm,n2-n3的绝对值乘以h2约150nm至约350nm。第一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一节距,第二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二节距。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层和第三层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且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层包括聚合物或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层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且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层和第三层包括聚合物或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格栅部的第一方向可大体正交于第二格栅部的第二方向。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大于约5度并小于或等于90度。在一些情况下,光学堆叠结构是柔性膜,且在一些情况下,光学堆叠结构包括抗眩光层或包括抗眩光特征部。在一些情况下,抗眩光特征部包括嵌入颗粒。在另一方面,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光学堆叠结构,其包括具有折射率n1的第一层和具有折射率n2的第二层,该第二层靠近第一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第一界面包括具有峰对谷高度h1的双向格栅部。n1-n2的绝对值乘以h1处于约150nm至约350nm的范围。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沿第一方向的第一节距,和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二节距。当光学堆叠结构用具有入射功率PI且具有约532nm的波长的激光通过法向入射照亮时,产生多个衍射峰,每个衍射峰具有功率成分和衍射级。所述多个衍射峰包括一组9个衍射峰,其具有比不在该组9个衍射峰的衍射峰低的衍射级。在该组9个衍射峰中的衍射峰的功率成分的总和是P9,其至少约0.7PI。该组9个衍射峰的每个衍射峰的功率成分大于约0.08P9且小于约0.16P9。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层包括大体平坦的外主表面,且在一些情况下,外主表面包括可包括嵌入颗粒的抗眩光特征部。在一些情况下,P9大约为0.8PI,且该组9个衍射峰的每个衍射峰的功率成分大体为P9的九分之一。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层包括第一聚合物,第二层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在一些情况下,光学堆叠结构是柔性膜。在一些情况下,光学堆叠结构包括第三层,其靠近与第一层相对的第二层定位,其中,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第二界面包括第二格栅部。在另一方面,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光学堆叠结构,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其中,第二层布置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第一界面包括第一格栅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第二界面包括第二格栅部。第一层具有折射率n1,第二层具有折射率n2,第三层具有折射率n3,第一格栅部具有为h1的峰对谷高度,第二格栅部具有为h2的峰对谷高度。n1-n2的绝对值乘以h1约150nm至约350nm,n2-n3的绝对值乘以h2约150nm至约350nm。第一格栅部和第二格栅部的至少一个是双向格栅部。第一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一节距,第二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二节距。在一些情况下,光学堆叠结构包括抗眩光层。在另一方面,本说明书涉及一种显示器,其包括光学堆叠结构。光学堆叠结构可以是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意光学堆叠结构。显示器包括像素,且光学堆叠结构靠近像素定位,从而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像素被照亮且通过光学堆叠结构观察,产生副图像,每个副图像具有自第一像素的横向位移。第一像素包括具有第一颜色的主邻域像素和具有第一颜色的副邻域像素。每个副图像的横向位移使得,每个副图像与主邻域重合或与第一像素和主邻域像素之间的空间重合,且其中,所述多个副图像与副邻域像素几乎没有重合。在一些情况下,像素布置在沿显示器方向重复的图案中,且光学堆叠结构具有包括格栅部取向方向的取向,且在显示器方向和格栅部取向方向之间的角处于约5度至约85度的范围中。附图说明图1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光学堆叠结构的示意顶视透视图;图3A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图3B是图3A的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其沿垂直于图3A所示的横截面的横截面;图3C是图3A和3B的光学堆叠结构的透视图;图4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图5A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其具有防眩光层;图5B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其包含防眩光特征部;图5C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其包含防眩光特征部;图5D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其包含防眩光层;图6A是第一层的透视图,其具有包括两向结构的表面;图6B是图6A的第一层的横截面视图,第二层填充在第一层的两向结构中;图7是光学堆叠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图8是并入有光学堆叠结构的显示器的示意横截面视图;图9是示出照亮光学堆叠结构的图;图10示出通过照亮光学堆叠结构产生的衍射图;图11示出通过照亮光学堆叠结构产生的衍射图;图12是多个像素的平面图;和图13是图12的所述多个像素的平面图,其中一个像素被照亮且通过光学堆叠结构观察。具体实施方式显示器中的闪烁可通过来自像素的光与光的光学路径中的不均匀部交互导致,所述不均匀部典型地在显示器的表面上。随着观察者移动,来自像素的光可显示移来移去或摆动,这是由于像素光与不均匀部的交互。这样的不均匀部可包括来自膜或其他可添加到显示器的其他层的结构或表面纹理。例如,通常包含抗眩光膜中的表面纹理,以便减小从表面的镜面反射,由此减小眩光。可产生闪烁的不均匀部还包括指纹、擦伤或其他在显示器表面上的残余。利用单向周期结构以产生衍射而减小闪烁的方法是已知的,但是,已经相信,利用可产生衍射的双向周期结构将不期望地减小显示器的被感知分辨率。还已知包括被设计为最小化衍射的双向周期结构的减小闪烁的方法,但是已经相信,这样的机构应被设计为产生不明显衍射效果,从而显示器的被感知分辨率将没有被妥协。根据本说明书,已经发现,可使用产生两个平面内维度的衍射的显示器中的结构,而没有明显减小被感知的分辨率,且具有与单向情况相比改进的闪烁减小。特别地,具有两个或更多单向格栅部或被选择为提供受控衍射的至少一个双向格栅部的光学堆叠结构可被并入在显示器中,以明显减小闪烁,同时明显保持被感知显示器分辨率。显示器通常分为可设定地址元件的格栅,其可再分为单色区域。如在此所用的,“像素”是指显示器的最小可设置地址元件。在单色元件可被单独设置地址的显示器中,单色元件在此称为“像素”,尽管这样的可单独设置地址的单色元件可还称为“子像素”。显示器可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颜色的像素的周期布置。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使用第四颜色。例如,红、绿和蓝的阵列可在显示器中使用。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闪烁减小的光学堆叠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堆叠结构,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层布置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第一界面包括大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格栅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第二界面包括大体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格栅部,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第一层具有折射率n1,第二层具有折射率n2,第三层具有折射率n3,第一格栅部具有为h1的峰对谷高度,第二格栅部具有为h2的峰对谷高度,其中,|n1‑n2|乘以h1是约150nm至约350nm,|n2‑n3|乘以h2是约150nm至约350nm,并且其中,第一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一节距,第二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二节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13 US 62/011,9841.一种光学堆叠结构,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层布置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第一界面包括大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格栅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第二界面包括大体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格栅部,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第一层具有折射率n1,第二层具有折射率n2,第三层具有折射率n3,第一格栅部具有为h1的峰对谷高度,第二格栅部具有为h2的峰对谷高度,其中,|n1-n2|乘以h1是约150nm至约350nm,|n2-n3|乘以h2是约150nm至约350nm,并且其中,第一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一节距,第二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第二节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第一层包括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第三层包括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第二层包括聚合物或聚合物复合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第二层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第一层包括第一聚合物或第一聚合物复合材料,第三层包括第二聚合物或第二聚合物复合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体正交。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大于约5度并小于或等于90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光学堆叠结构是柔性膜。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光学堆叠结构还包括靠近第一层的抗眩光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第一层还包括与第二层相对的外主表面,其中,外主表面包括抗眩光特征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堆叠结构,其中,抗眩光特征部包括嵌入颗粒。12.一种光学堆叠结构,包括:具有折射率n1的第一层;和具有折射率n2的第二层,该第二层靠近第一层布置,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第一界面包括第一格栅部,该第一格栅部具有峰对谷高度h1,|n1-n2|乘以h1处于约150nm至约350nm的范围,第一格栅部具有范围为约2微米至约50微米范围的沿第一方向的第一节距,其中,当光学堆叠结构用具有入射功率PI且具有约532nm的波长的激光通过法向入射照亮时,产生多个衍射峰,每个衍射峰具有功率成分和衍射级,所述多个衍射峰包括一组9个衍射峰,其中,该组9个衍射峰的每个衍射峰的衍射级低于不在该组9个衍射峰的每个衍射峰的衍射级,其中,在该组9个衍射峰中的衍射峰的每个功率成分的总和是P9,其为至少约0.7PI,该组9个衍射峰的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J西特尔MD拉德克利夫小托马斯R霍芬德DW亨恩ML斯坦纳LH刘J戈利耶JA韦斯特EM科西克威廉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产权公司康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