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法再生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81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由旧胶回收生产再生胶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清胶分类;(二)脱硫,将胶料装入预先装有水的脱硫罐中,盖紧罐盖,加热,使罐内压力达12-18mg/cm,保持4-8小时;(三)晒干;(四)塑炼;(五)精炼;(六)检验存放。本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工序由原来的九道缩短为六道,省去了粉碎、筛选、拌油三道工序,而且不用油,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生产出来的再生胶解决了传统水油法、油法所不能解决的浅色胶鞋沿条发黄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由旧胶回收生产再生胶的方法。目前,公开使用的再生胶生产方法主要为水油法和油法两种,此二法工艺过程基本相同,都需经过清胶分类、粉碎、筛选、拌油、脱硫、晒干、塑炼、精炼和最后检验存放九道工序,工艺路线长,设备投资大,成本高,且用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专利申请CN87209463公开了“一种再生胶高温连续脱硫机”,中国专利申请CN2104219(申请号91224339)公开了“节能再生胶高温连续脱硫机”,均是采用机内加热,使旧胶脱硫再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路线短、成本低且无环境污染的高压法再生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压法再生胶生产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清胶分类;(二)脱硫,将胶料装入预先装有水的脱硫罐中,盖紧罐盖,加热,使罐内压力达12-18mg/cm2,保持4-8小时;(三)晒干;(四)塑炼;(五)精炼;(六)检验存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压法再生胶生产工艺就是在脱硫过程中采用12-18kg/cm2的高压,在此压力范围内热氧分子对橡胶分子的空间网状结构破坏得较彻底,使硫化胶变为线形分子结构,达到再生的目的。本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工艺路线短(工序由原来的九道缩短为六道),省去了粉碎、筛选、拌油三道工序,而且不用油,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所生产出来的再生胶解决了传统水油法、油法所不能解决的浅色胶鞋沿条发黄问题,采用脱硫罐可以用火焰直接加热,使其内部的水产生蒸汽后获得压力,而不须用锅炉供给蒸汽,从而使得设备投资大为降低,整个脱硫过程中,不需加入任何软化剂、再生剂,可获得很好的脱硫效果。实施例将回收到的旧胶进行分类,切割成胶块,清洗泥沙,除去杂质,在脱硫罐中加入水,把清理好的胶料装入铁框中,用葫芦把铁框掉入脱硫罐中,盖紧罐盖,进行安全检查,用火焰加热脱硫罐,至压力达15Kg/cm2,保持5小时,缓慢排汽,开启罐盖,然后晒干、塑炼、精炼、检验存放。在脱硫过程中也可加入少量的软化剂或再生剂。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法再生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清胶分类;(二)脱硫,将胶料装入预先装有水的脱硫罐中,盖紧罐盖,加热,使罐内压力达12-18mg/cm2,保持4-8小时;(三)晒干;(四)塑炼;(五)精炼;(六)检验存放。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由旧胶回收生产再生胶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清胶分类;(二)脱硫,将胶料装入预先装有水的脱硫罐中,盖紧罐盖,加热,使罐内压力达12—18mg/cm,保持4—8小时;(三)晒干;(四)塑炼;(五)精炼;(六)检验存放。本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工序由原来的九道缩短为六道,省去了粉碎、筛选、拌油三道工序,而且不用油,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生产出来的再生胶解决了传统水油法、油法所不能解决的浅色胶鞋沿条发黄问题。文档编号C08J11/10GK1106424SQ94100788公开日1995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杨建业, 张玉先, 苏宏先, 徐红, 朱家富, 毛文祥 申请人:蒙自赛特橡胶制品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法再生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一)清胶分类;(二)脱硫,将胶料装入预先装有水的脱硫罐中,盖紧罐盖,加热,使罐内压力达12-18mg/cm↑[2],保持4-8小时;(三)晒干;(四)塑炼;(五)精炼 ;(六)检验存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业张玉先苏宏先徐红朱家富毛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蒙自赛特橡胶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