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其铭专利>正文

聚酰胺类再生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160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涉及对聚酰胺类纤维级废丝(料)进行改性共聚再生成的一种工程塑料树脂切粒原料及制备方法。它是以聚酰胺类纤维级废料与水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抗氧剂、助催化配合剂及稀土添加剂经水解、聚合(缩聚)成的制品。工艺充分简便,有效地对聚酰胺纤维级废丝(料)进行共聚、改性、再生,废料得到充分利用;提供了聚酰胺类共聚改性再生特殊级(不含填料)超冲击强度型树脂品种;一法、一机多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对聚酰胺类纤维级废丝(料)进行改性共聚再生成的一种工程塑料树脂切粒原料产品及制备它的工艺方法。聚酰胺类纤维中工业化生产,我国常用的树脂有聚酰胺6(又称尼龙6,锦纶6,下类同),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1010等。其中尤以锦纶6和锦纶66产量最大,用途最广,需求日增。我国合成纤维的生产产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在生产过程中锦纶废丝(料)按合理消耗,每年也得有7—10万吨之多,由于没有好的方法,这些废丝(料)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增值再生利用。随着生产的发展,愈感原料供应不足,常需耗费大量外汇进口这类原料。虽部分厂家力图对锦纶6废丝(料)进行改性再生,但所制得的再生树脂的性能指标与再生前及使用原料制成的树脂指标相差较远,特别是粘度、熔点、冲击强度,伸长率等远达不到质量、使用要求。在CN1053072A中公开了一种锦纶6废丝再生成工程塑料树脂原料技术,性能较好。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使用的废料专一,不能更充分的利用聚酰胺类废丝(料)。另外,在后处理过程中有溶剂外逸。耐抽出性不佳,使树脂性能指标再提高受到局限。还有对树脂的后处理工艺设备复杂,需要萃取釜、甩干机、转鼓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类再生改性树脂,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聚酰胺类纤维级废料与水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抗氧剂、助催化配合剂及稀土添加剂多元共聚或单一聚合(缩聚)成的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其铭王电枕沈而祚杨扬高根生
申请(专利权)人:杨其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