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50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37
一种安全带支撑装置,包括:背部构件,该背部构件被配置为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上,并且用于在背部构件介于安全带的肩带和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之间的位置中与安全带操作性接合;所述背部构件具有上部、下部和介于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中间部。颈部构件从背部构件的上部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当背部构件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时支撑穿戴者的颈部。背部构件具有符合穿戴者胸椎的一般侧面轮廓的轮廓,并且颈部构件从背部构件的上部向后延伸,使得背部构件能够将由肩带施加的压力分散,且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支撑颈部,以及在头部向后倾斜状态下支撑头部。

Support device

A supporting device with safety components including: back, the back member is configured to back area is arranged in the wearer's back, and for the region on the back of the belt strap and component between the wearer's position and the safety belt of the joint; back member has a middle part between the upper the lower part, an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The neck member extends from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back member and is configured to support the neck of the wearer when the back member is disposed in the back area of the wearer. The back member has in line with the general profile of the wearer's thoracic contour and the neck member extending rearward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ck member, the member can be back by strap pressure dispersion, and the neck support member can support the neck, and leaning back in the head down tilt support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支撑装置
本文描述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本文还描述了包括支撑装置的安全带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技术实现思路
安全带支撑装置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背部构件,该背部构件被配置为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上,并且用于在背部构件介于安全带和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之间的位置中与安全带操作性接合,背部构件具有上部、下部和介于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中间部;以及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从背部构件的上部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当背部构件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时支撑穿戴者的颈部,其中背部构件具有符合穿戴者胸椎的一般侧面轮廓的轮廓,并且颈部构件从背部构件的上部向后延伸,使得背部构件能够将安全带施加的压力分散,且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支撑颈部,以及在头部向后倾斜状态下支撑头部。背部构件可以具有侧面轮廓,该侧面轮廓从上部向后或向外延伸大约是背部构件的垂直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至中间部,然后向内或向前延伸至下部。词语“向后”和“向外”是可以互换的,并且与穿戴者站立时的背面或背部区域面对的方向有关。类似地,词语“前面”、“向前”和“向内”也是可以互换的,用于表示相反的意思。此外,“上”与肩部区域有关,而“下”与腰部区域有关。背部构件的上部可以包括两个上安全带接合区域,该两个上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间隔开并定位成至少部分地覆盖穿戴者的对应肩胛部区域,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配置为允许支撑装置与安全带接合。上安全带接合区域可以各自限定狭槽,安全带的肩带可以穿过狭槽,以将支撑装置定位在安全带上。下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下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配置为允许支撑装置与安全带接合。该或每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可以限定狭槽,安全带的部件可以穿过该狭槽。下部可以包括两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该两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间隔开并定位成覆盖穿戴者的胸腔的下部区域,下部为两端分开。背部构件和颈部支撑构件可以为一体化结构。支撑装置的总垂直高度或长度,可以在大约380mm到450mm之间。替代地,支撑装置的总垂直高度或长度,可以在大约330mm到380mm之间。支撑装置上部的总宽度可以在大约230mm到260mm之间。支撑装置下部的总宽度可以在大约225mm到255mm之间。替代地,支撑装置下部的总宽度可以在大约195mm到230mm之间。支撑装置可以包括紧固至背部构件的织带和连接器,该连接器布置在织带上以便将织带连接至安全带。织带可以包括两个肩带,每个肩带从下侧到上侧延伸跨过背部构件,连接器布置在肩带的对应端部上。肩带可以跨过背部构件彼此重叠。每个连接器可以是传统的环形连接器,使得安全带的肩带可以连接至织带。防坠落安全带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腰带;大腿支撑装置,其在使用中连接至腰带,以定位在大腿后面以及穿戴者的臀部和膝盖之间;两个肩带,每个肩带被配置用于与使用者的对应肩部操作性接合并操作性连接至腰带;与腰带操作性连接的躺卧机构,躺卧机构可连接至系绳,使得在防坠落情况下,躺卧机构操作以将穿戴者置于至少部分躺卧姿势或坐立姿势;以及支撑装置,包括:背部构件,该背部构件被配置为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上,并且位于背部构件介于安全带和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之间的位置,背部构件具有上部、下部和介于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中间部;以及颈部支撑构件,该颈部支撑构件从背部构件的上部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当背部构件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时支撑穿戴者的颈部,其中背部构件具有符合穿戴者胸椎的一般侧面轮廓的轮廓,并且颈部构件从背部构件的上部向后延伸,使得背部构件能够将由安全带施加的压力分散,且颈部支撑构件可以支撑颈部,以及在头部向后倾斜状态下支撑头部。肩带可以连接至腰带的后部,并且支撑装置的背部构件可以限定两个上狭槽和两个下狭槽,使得肩带可以穿过狭槽以定位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可以包括紧固至背部构件的织带和连接器,连接器布置在织带上以便将织带连接至肩带和腰带。织带可以包括两个肩带,每个肩带从下侧到上侧延伸跨过背部构件。连接器可以布置在肩带的对应端部上,使得通过合适的连接织带,两个上连接器可以连接至肩带,并且两个下连接器可以连接至腰带。躺卧机构可以包括布置在腰带前面的引导件和两个座部带,每个座部带一端连接至大腿支撑装置,引导件被配置为允许座部带相对腰带移动,并且座部带的相对端可连接至安全系索等类似装置,在防坠落情况下,座部带可以便于将穿戴者置于至少部分躺卧姿势或坐立姿势。肩带可以被配置为在穿戴者的胸部和腹部区域上延伸,并且可以连接至腰带,使得肩带还可以便于将穿戴者置于至少部分躺卧姿势或坐立姿势。肩带可以各自紧固到工件定位连接器,工件定位连接器进而可以连接至腰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三维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支撑装置的平面图;图3示出了图1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图5示出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示出了包括图1的支撑装置的安全带的后视图;图7示出了包括图2或图3的支撑装置的安全带的后视图;图8示出了安全带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图9示出了安全带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图10示出了大腿座部织带和大腿带的替代布置的详细视图;图11示出了结合有躺卧机构的图8的安全带的腰带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12示出了结合具有备用装置的躺卧机构的图8的安全带的腰带的一部分的前视图;图13示出了图12的躺卧机构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图14示出了使用中的图9的安全带;图15示出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6示出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7示出了图16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18示出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9示出了安全带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0示出了包括图18的支撑装置的安全带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10总体上表示安全带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例如,安全带可以是防坠落安全带。然而,可以设想,支撑装置可能对其它形式的安全带是有用的或可以与其它形式的安全带一起使用。安全带应被理解为佩戴在穿戴者身体上的某种形式的布置,以便提供某种形式的功能。这可能包括防坠落和其它安全目的以及便于存取的物品存储。这种安全带通常结合肩带和/或织带。它还可以结合面板和其它部件,例如口袋、系索、夹子、调节带扣和其它实用部件。在许多情况下,穿戴者需要长时间佩戴安全带。例如,要在户外进行高空作业时,可能需要在整个工作日内佩戴安全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安全带尽可能舒适,并且还结合能够为长期使用提供舒适感的人体工程学特征或配件。此外,需要让穿戴者感觉到安全,特别是在危险条件下。支撑装置10旨在提供这样的功能。支撑装置10适于临时地或永久地与安全带接合。还可以设想,支撑装置10可以形成安全带的一部分。支撑装置10包括背部构件12。背部构件12被配置为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上,并且用于与安全带可操作地接合。更具体地,背部构件12的尺寸被设置成覆盖普通或一般穿戴者的胸椎。因此,背部构件具有符合穿戴者胸椎的一般侧面轮廓的轮廓。颈部支撑构件14从背部构件12的上部16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当背部构件12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时支撑穿戴者的颈部。更具体地,颈部支撑构件14被配置为覆盖普通或一般穿戴者的颈椎。在一种可能的操作形式中,颈部支撑构件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背部构件,所述背部构件被配置为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上,并且用于在所述背部构件介于所述安全带和所述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之间的位置中与所述安全带操作性接合,所述背部构件具有上部、下部和介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之间的中间部;以及颈部支撑构件,所述颈部支撑构件从所述背部构件的上部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背部构件布置在所述穿戴者的背部区域时支撑所述穿戴者的颈部,其中所述背部构件具有符合所述穿戴者胸椎的一般侧面轮廓的轮廓,并且所述颈部构件从所述背部构件的上部向后延伸,使得所述背部构件能够将由所述安全带施加的压力分散,且所述颈部支撑构件能够支撑所述颈部,以及在头部向后倾斜状态下支撑所述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31 AU 2014208260;2014.07.31 AU 20149029681.一种用于安全带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背部构件,所述背部构件被配置为布置在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上,并且用于在所述背部构件介于所述安全带和所述穿戴者的背部区域之间的位置中与所述安全带操作性接合,所述背部构件具有上部、下部和介于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之间的中间部;以及颈部支撑构件,所述颈部支撑构件从所述背部构件的上部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背部构件布置在所述穿戴者的背部区域时支撑所述穿戴者的颈部,其中所述背部构件具有符合所述穿戴者胸椎的一般侧面轮廓的轮廓,并且所述颈部构件从所述背部构件的上部向后延伸,使得所述背部构件能够将由所述安全带施加的压力分散,且所述颈部支撑构件能够支撑所述颈部,以及在头部向后倾斜状态下支撑所述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背部构件12具有侧面轮廓,所述侧面轮廓从所述上部向后延伸大约是所述背部构件的垂直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至所述中间部,然后向前延伸至所述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背部构件在所述中间部处具有最窄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上部包括两个上安全带接合区域,所述两个上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间隔开并定位成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穿戴者的对应肩胛部区域,所述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安全带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上安全带接合区域各自限定狭槽,所述安全带的肩带能够穿过所述狭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下部包括至少一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所述下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安全带接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或每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限定狭槽,所述安全带的部件能够穿过所述狭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下部包括两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所述两个下安全带接合区域被间隔开并定位成覆盖穿戴者的胸腔的下部区域,所述下部被分叉。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背部构件和所述颈部支撑构件为一体化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斯蒂比
申请(专利权)人:萨斯安全系统控股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