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善的固定强度的骨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439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07
论述了具有改善的固定的骨锚。该骨锚包括锚体和径向突出的肋,该肋近似平行于骨锚的纵向轴线延伸。每个肋的远侧前缘可被构造成逐渐变细的“刀刃”构型。这样的肋可以减轻犁出效应,从而沿锚的长度保持了肋和周围骨骼之间的接触。此外,这种肋还提供增加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固定强度。

Bone anchor with improved fixation strength

An improved anchor bone anchor is discussed. The bone anchor includes an anchor body and a radially projecting rib extending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bone anchor. The distal leading edge of each rib can be configured to become a tapering \blade\ configuration. Such ribs can reduce the plough out effect, thereby retaining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ribs and the surrounding skeleton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anchor. In addition, this rib also provides an increased surface area, thereby increasing the fixation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善的固定强度的骨锚
技术介绍
骨锚经常在外科手术中被用于固定。例如,锚可以被附接到缝线并植入到骨骼中。在植入到骨骼中后,锚接合骨骼并抵抗进一步的移动,从而为附接的缝线提供锚定点(anchorpoint)。锚对骨骼的固定强度由骨骼与锚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其间存在的法向力(即,摩擦滑动阻力)决定。假定法向力恒定,则随着接触面积增加,固定强度一般也增加,并且反之亦然。然而,近年来,外科医生已趋向于在外科修复手术中使用较小的锚。例如,使用较小的锚可能侵入性较小(微创的),并且允许更快速的患者治愈。对于较小的缝合锚的使用者,较少的表面积可用于与周围骨骼的摩擦接合,并且因此,观察到较低的固定强度。因此,随着缝合锚的尺寸减小,需要在植入时保持和/或增加与骨骼的固定强度的改进的锚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合锚。该缝合锚包括大致细长的锚体,其沿纵向轴线从近端延伸到远端,其中,所述锚体的远侧部分是锥形的。该缝合锚还包括:穿过所述锚体形成的孔眼,所述孔眼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尺寸设定成接收缝线;多个第一通道,其形成在所述锚体的外表面内,并沿所述锚体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以及周向隔开的多个肋,其限定在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并沿所述锚体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其中,每个肋的远端终止在所述锚体的锥形远侧部分内。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缝合锚还以任何组合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至少两个的高度是不同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缝合锚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锚体的表面内并从所述孔眼向近侧延伸的多个第二通道。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向远侧延伸超过所述孔眼。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中线分开一定角度,所述角度在大约7度至大约60度之间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在大约1:4至大约20:1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的直径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高度的比在大约1:2至大约1:10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的锥形远侧部分在所述锚体的总长度的大约10%至大约30%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的远侧终端是钝的。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的远侧终端是锐利的。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朝向径向方向逐渐变细。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径向逐渐变细至顶点。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具有大于或等于2微英寸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套件。该套件包括:上面论述的缝合锚的实施例;以及具有大约等于锚体的直径的直径的尖锥和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合锚。该缝合锚包括大致细长的锚体芯,其沿纵向轴线从近端延伸到远端,其中,所述锚体芯的至少远端是锥形的。该缝合锚还包括:穿过锚体形成的孔眼,所述孔眼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尺寸设定成接收缝线;以及周向隔开的多个肋,其从所述锚体芯径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沿锚体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每个肋的近侧部分在所述锚体芯的锥形远端的近侧延伸,其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远侧部分是逐渐变细的,并且终止在所述锚体芯的锥形远端内,以及其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远端的锥角大于所述锚体芯的远端的锥角。该缝合锚的实施例可以任何组合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远侧前缘形成为刀刃构型。在一个实施例中,缝合锚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锚体芯的表面上并从所述孔眼向近侧延伸的多个通道,其中,每个通道的宽度尺寸设定成接收缝线。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周向间隔在大约7度至大约60度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在大约1:4至大约20:1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的直径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高度的比在大约1:2至大约20:1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的锥形远侧部分在所述锚体的总长度的大约10%至大约30%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远侧部分的锥角在大约25度至大约45度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缝合锚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体芯的远端的锥角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在大约5度至大约25度之间的范围内选择。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套件。该套件包括:上面论述的缝合锚的实施例;以及具有大约等于锚体芯的直径的直径的尖锥和钻中的至少一个。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上述实施例如附图中所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的视图中表示相同的部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说明实施例的原理上。图1A-1B是常规骨锚的示意图,包括插入到骨骼中的周向肋,该图展示了周围骨材料的犁出(plow-out);图2A-2C是包括纵向肋的本公开的改进的骨锚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A-3D是在插入到骨骼中时图2A-2C的骨锚的示意图,其展示了改善的接触面积;图4A-4B是包括纵向肋的本公开的改进的骨锚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A-5D是在插入到骨骼中时图4A-4B的骨锚的示意图,其展示了改善的接触面积;图6A-6D是用于与图2A-2C和图4A-4B的骨锚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表面纹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针对包括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不同骨锚所测量的固定强度的示图;以及图8A-8D是用于在制备本公开的相应骨锚的实施例的导孔中使用的尖锥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A-1B,其图示了将常规骨锚100插入到骨骼104中。为了增强骨锚的固定强度,通常将例如周向肋102之类的突出特征添加到骨锚100,以增强骨锚100在插入到骨骼104中时的摩擦接合。然而,由于骨骼104的多孔结构,特别是位于外皮质骨层104A下方的软松质骨104B,在锚100插入时,松质骨104B不弹性变形(即,可逆地)以容纳锚。相反,这些突出特征102在它们的尾迹内(withintheirwake)将骨材料压紧,从而在锚体和周围骨骼之间产生空隙空间106,这称为“犁出”效应。作为结果,锚和骨骼104之间的接触范围被限于骨锚100的外周边处的某些接触点110,而不是骨锚100的整个表面。因此,现有的骨锚设计所实现的固定程度,例如骨锚100的固定程度,可能无法实现对于给定的锚尺寸所期望的固定水平。本公开的实施例针对与常规骨锚相比具有改善的固定的骨锚。例如,如下面更详细地论述的,所公开的骨锚的实施例包括具有锥形远端的锚体以及沿锚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的肋。多个肋进一步在锚体和锥形远侧末端之间延伸,其中,肋的远侧部分终止在锥形远侧末端内。这样的肋减轻了犁出效应,从而沿锚的长度保持了肋和周围骨骼之间的接触,并提供了与骨骼的增加的表面区域接触,从而提高了固定强度。在某些实施例中,肋通过形成在锚体表面中的纵向通道来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肋从锚体表面径向向外延伸。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肋的远侧前缘被构造成锥形的“刀刃”构型,从而允许锚的远端更高效地穿过骨骼。现在将转向论述图2A-2C的实施例,其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改善的固定强度的骨锚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合锚,包括:大致细长的锚体,其沿纵向轴线从近端延伸到远端,其中,所述锚体的远侧部分是锥形的;穿过所述锚体形成的孔眼,所述孔眼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尺寸设定成接收缝线;多个第一通道,其形成在所述锚体的外表面内,并沿所述锚体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以及周向隔开的多个肋,其限定在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并沿所述锚体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其中,每个肋的远端终止在所述锚体的锥形远侧部分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1 US 14/5674001.一种缝合锚,包括:大致细长的锚体,其沿纵向轴线从近端延伸到远端,其中,所述锚体的远侧部分是锥形的;穿过所述锚体形成的孔眼,所述孔眼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尺寸设定成接收缝线;多个第一通道,其形成在所述锚体的外表面内,并沿所述锚体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以及周向隔开的多个肋,其限定在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并沿所述锚体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其中,每个肋的远端终止在所述锚体的锥形远侧部分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中的至少两个的高度是不同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锚体的表面内并从所述孔眼向近侧延伸的多个第二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向远侧延伸超过所述孔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中线分开一定角度,所述角度在大约7度至大约60度之间选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在大约1:4至大约20:1之间的范围内选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体的直径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的高度的比在大约1:2至大约1:10之间的范围内选择。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体的锥形远侧部分在所述锚体的总长度的大约10%至大约30%之间的范围内选择。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体的远侧终端是钝的。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体的远侧终端是锐利的。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朝向径向方向逐渐变细。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中的每一个径向逐渐变细至顶点。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体具有大于或等于2微英寸的均方根(RMS)表面粗糙度。14.一种套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E豪斯曼NN帕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史密夫和内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