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龙专利>正文

一种管夹及用于纤维复合材料的管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053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夹,其包括用于与目标件粘接连接的粘接部(21),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粘接部(21)相对两端的连接部(22),两个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粘接部(21)围成适于管线(3)穿设的空间,两个所述连接部(22)通过扎线带(4)或位于所述连接部(22)上的卡扣部进行连接。该管夹解决了现有用于纤维复合材料上管夹破坏目标产品结构强度且尺寸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用于纤维复合材料的管线固定结构,该结构采用了上述管夹进行管线固定连接。

Pipe clamp and pipeline fixing structure for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on with the target for adhesive bonding part (21), and can rotate connected to the bonding part (21) opposite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art (22), two (22)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bonding part (21) around for pipe line (3) passing through the two space, the connecting part (22) through the tie wire belt (4) or at the connecting part (22) of the clamping part is connected. The tube clamp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upper tube clamp used for the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destroys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target product and has poor size universali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line fixing structure used for a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structure adopts the pipe clamp to fixedly connect th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夹及用于纤维复合材料的管线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管线连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夹及用于纤维复合材料的管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需要固定管线的情况,现有常用的固定方式通常是将管线卡接于管夹上,再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将管夹固定连接于目标产品,这种连接方式对于结构强度较高的刚性件较为适用,而对于结构强度较差的材料(例如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则会破坏目标产品的设计强度。而实际装配过程中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常在目标产品上糊制预埋垫片或管槽等形式进行固定;这种方式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降低生产效率;另外,现有管夹的尺寸通用性差,不同尺寸的线管也需要匹配相应尺寸的管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且尺寸通用性较强的管夹。本技术的一种管夹,其包括用于与目标件粘接连接的粘接部,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粘接部相对两端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粘接部围成适于管线穿设的空间,两个所述连接部通过扎线带或位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卡扣部进行连接。优选地,上述管夹中,所述粘接部上成型有若干个通孔。优选地,上述管夹中,所述连接部上成型有至少一个用于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夹及用于纤维复合材料的管线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与目标件粘接连接的粘接部(21),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粘接部(21)相对两端的连接部(22),两个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粘接部(21)围成适于管线(3)穿设的空间,两个所述连接部(22)通过扎线带(4)或位于所述连接部(22)上的卡扣部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与目标件粘接连接的粘接部(21),以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粘接部(21)相对两端的连接部(22),两个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粘接部(21)围成适于管线(3)穿设的空间,两个所述连接部(22)通过扎线带(4)或位于所述连接部(22)上的卡扣部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21)上成型有若干个通孔(2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上成型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设所述扎线带(4)的连接孔(22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部(22)的自由端分别成型有互相配合的卡槽和卡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部(21)与所述连接部(22)为一体成型或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