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03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双组分显影剂,其不会产生如下问题:在双组分显影装置内长期间搅拌,则调色剂熔敷于显影辊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显影辊表面整体被调色剂构成成分覆盖的粘附现象,且图像浓度下降。通过具有如下特征的调色剂解决了上述问题,即,在将2元的醇成分与二羧酸成分聚合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分散有由直链状饱和脂肪族聚酯单元构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添加有单酯系蜡作为脱模剂,以调色剂中的结晶性树脂的分散直径为100nm~500nm、上述酯蜡分散直径为200nm~1000nm进行了分散的调色剂。

Toner

The su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two-component developer, it does not ha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apparatus in the long period of agitation, then toner deposited on the developing roller surfac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will produce a developing roller surface is composed of whole toner adhesion phenomenon of component coverage, and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image. The toner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s, amorphous in the alcohol component of 2 yuan and two dicarboxylic acid component polymerized by polyester resin dispersed in a crystalline polyester resin is composed of straight chain saturated aliphatic polyester unit, adding monoester wax as release agent, to disperse the diameter the resin crystallinity in the toner is 100nm ~ 500nm, the ester wax dispersion diameter of 200nm ~ 1000nm were dispersed t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色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OA设备的迅速发展,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经过如下工序形成图像:利用带电装置使旋转驱动的感光体的表面均匀地带电的带电工序;利用曝光装置在带电的感光体表面照射激光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工序;利用显影装置将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使用调色剂显影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工序;利用转印装置将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材(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工序;以及,通过加热定影装置将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转印材上的定影工序。近年来,电子照相的全彩化得到了发展,伴随其为了对调色剂进行改良,例如为了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也在积极地进行在粘结树脂中使结晶性聚酯树脂进行分散这样的粘结树脂的改良。在双成分显影装置内,若长期间进行搅拌则调色剂熔敷于显影辊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显影辊表面整体被调色剂构成成分所覆盖的粘附现象,存在图像浓度下降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存在大量的露出于调色剂表面的结晶性聚酯和蜡时,与非晶性聚酯等的材料相比软化点、熔点低的结晶性聚酯或蜡更容易发生熔敷。此外,还因显影辊与显影剂的压缩力、局部的摩擦热以及设备内的温度的上升,露出于调色剂表面的结晶性聚酯或蜡渗出,熔敷于显影辊表面。其结果,熔敷的结晶性聚酯或蜡成为起点,调色剂连续地附着于显影辊,从而最终显影辊整体被调色剂构成成分所覆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848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解决如下问题:若在双组分显影装置内长期间搅拌,则调色剂熔敷于显影辊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显影辊表面整体被调色剂构成成分所覆盖的粘附现象,图像浓度下降。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将包含2元的醇成分和二羧酸的酸成分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分散由直链状饱和脂肪族聚酯单元构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通过进一步以作为脱模剂的单酯系蜡进行分散处理而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在将2元的醇成分与二羧酸成分聚合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分散由直链状饱和脂肪族聚酯单元构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添加单酯系蜡作为脱模剂,以调色剂中的结晶性树脂的分散直径为100nm~500nm,上述酯蜡的分散直径为200nm~1000nm进行分散。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的调色剂,其中,上述调色剂的结晶性聚酯与非结晶性聚酯的质量比为5:95~50:50。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上述调色剂,其中,上述调色剂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性聚酯树脂的SP值差(△SP值)为1.4~2.2(cal/cm3)1/2。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的调色剂,其中,上述调色剂的C-PES分散直径为100nm~300nm,且蜡分散直径为200nm~800nm。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上的调色剂,其中,上述单酯系蜡的熔点为68℃以上且小于75℃。在将2元的醇成分与二羧酸成分聚合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在分散有由直链状饱和脂肪族聚酯单元构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中,通过使用与主要树脂的分散性良好且与结晶性树脂也难以相溶化的酯蜡,可以使存在于调色剂表面的结晶性聚酯或蜡减少,防止显影辊的粘附。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即使在双组分显影装置内长期间搅拌,调色剂也不会熔敷于显影辊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会产生显影辊表面整体被调色剂构成成分覆盖的粘附现象,也不会产生图像浓度的下降,可以长期间稳定地提供鲜明的图像。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通过将蜡种类和蜡、结晶性聚酯设为适当的分散性,可以防止调色剂成分熔敷于显影辊。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在将2元的醇成分与二羧酸成分聚合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分散有由直链状饱和脂肪族聚酯单元构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中,通过使用与主要树脂的分散性良好且与结晶性树脂也难以相溶化的酯蜡,可以使存在于调色剂表面的结晶性聚酯或蜡减少,防止显影辊的粘附。具体实施方式调色剂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在含有包含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粘结树脂以及外添剂的调色剂中,上述非晶性聚酯树脂是使包含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为主成分的二羧酸单体与包含乙二醇作为主成分的二醇单体缩聚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是使包含碳原子数9~22的脂肪族二羧酸作为主成分的二羧酸单体与包含碳原子数2~10的脂肪族二醇作为主成分的二醇单体缩聚而得到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上述外添剂包含经疏水化处理的一次粒径为75nm~220nm的大粒径二氧化硅微粒。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由包含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母粒以及外添于该调色剂母粒的表面的外添剂构成,调色剂母粒通常进一步包含脱模剂、着色剂、带电控制剂等内添剂。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5μm~10μm,进一步优选为5.5μm~7.5μm。此外,流动软化点优选为105~120℃。粘结树脂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中使用的粘结树脂至少包含上述非晶性聚酯树脂和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另外,结晶性聚酯树脂以及脱模剂、着色剂、带电控制剂等内添剂分散于非晶性聚酯树脂中。一般而言,结晶性聚酯树脂可以降低调色剂的软化温度、熔融粘度,因此已知若将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性聚酯树脂并用,则可以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进而,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中使用的粘结树脂中,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二羧酸单体的主成分不同,在某些情况下二醇单体的主成分也不同,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抑制两树脂的相溶化,低温定影性的提高效果大。然而,通过抑制这些树脂的相溶化,结晶性聚酯树脂易于与容易从非晶性聚酯树脂游离的大粒径二氧化硅一起固定化于显影辊。因此,使用经疏水化处理的一次粒径为75nm~220nm的大粒径二氧化硅微粒作为外添剂非常有效。作为聚酯用单体,可以使用作为在该
通常使用的聚酯二羧酸而已知的单体,例如,可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均苯四酸、萘二羧酸等芳香族羧酸类;马来酸酐、富马酸、琥珀酸、烯基琥珀酸酐、己二酸等脂肪族羧酸类;以及这些多元酸的低级烷基酯,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的酯化合物等。上述二羧酸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可并用2种以上。此外,除上述二羧酸以外,也可以使用偏苯三酸或偏苯三酸酐等三羧酸。作为2元的醇,可使用作为聚酯用单体而已知的醇,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甘油等脂肪族多元醇类;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等脂环式多元醇类;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等芳香族系二醇类;等。2元的醇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可并用2种以上。二羧酸与2元的醇的缩聚反应可按照常法实施,例如通过在有机溶剂和缩聚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羧酸与2元的醇聚合而进行。另外,在生成的聚酯树脂的酸值、软化温度等成为规定的值时结束聚合反应即可。如此,可得到聚酯树脂。另外,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有机溶剂。若在二羧酸的一部分使用二羧酸的甲基酯化物,则进行脱甲醇缩聚反应。该缩聚反应中,通过适当变更二羧酸与2元的醇的配合比、反应率等,例如,可以调整聚酯的末端的羧基含量,进而可以改变所得的聚酯的特性。此外,2元的醇成分与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在将2元的醇成分与二羧酸成分聚合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分散有由直链状饱和脂肪族聚酯单元构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添加有单酯系蜡作为脱模剂,以调色剂中的结晶性树脂的分散直径为100nm~500nm、所述酯蜡分散直径为200nm~1000nm进行了分散。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3 JP 2015-2089331.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在将2元的醇成分与二羧酸成分聚合而得到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中分散有由直链状饱和脂肪族聚酯单元构成的结晶性聚酯树脂,添加有单酯系蜡作为脱模剂,以调色剂中的结晶性树脂的分散直径为100nm~500nm、所述酯蜡分散直径为200nm~1000nm进行了分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所述调色剂的结晶性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裕也和田统椿赖尚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