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959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具有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含有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蜡和结晶性聚酯,其中在通过以0.5℃/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第一DSC曲线中在40℃至80℃的温度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的结晶峰峰顶,和使用ΔH(0.5)作为这些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峰的放热量和使用ΔH(100)作为通过以100℃/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第二DSC曲线中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所述比例[ΔH(100)/ΔH(0.5)]为2.0以上且6.0以下。

Ton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oner, the toner has toner particles, the toner particles containing a binder resin, a colorant, wax and crystalline polyester, which in at 0.5 DEG /min of the first DSC curve of the toner from 100 DEG to 20 DEG C cooling process at a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of 40 to 80 DEG C the crystallization peak of more than two, and the use of a H (0.5) H was used as the lowest temperature and heat side of these crystallization peak peak (100) as by /min 100 degrees of heat on crystallization peak second DSC curve of the toner from 100 DEG to 20 DEG C cooling process the lowest temperature side, the ratio of [Delta H (100) / H (0.5)] is above 2 and below 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使用例如电子照相法的记录方法的调色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已在它们的预定应用和它们的使用环境以及对更高速度、更高图像品质和更高稳定性的需求方面上经历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复印机和打印机也正在经历装置小型化和节能进步。对于响应近年来的图像品质提高和更大节能,每个电子照相法步骤的优化非常重要。特别是关于图像品质,显影步骤(其中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优化非常重要。关于节能,令人满意的低温下定影的实施非常重要。近年来已经广泛地研究了,在调色剂中使用通过快速与调色剂中的粘结剂树脂相容来促使调色剂颗粒熔融变形的结晶性聚酯作为改进定影性能的手段(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37420、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5673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1-237801)。对低温定影性具有强烈影响的结晶性聚酯在其熔点附近容易与粘结剂树脂相容,并促进调色剂在定影期间快速熔融变形。因此,通过使用结晶性聚酯改进了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此外,组合使用蜡可向调色剂提供从定影单元脱离的能力,因而还可以预期会提供定影性能的额外改进。然而,由于所述结晶性聚酯具有容易与粘结剂树脂相容的性质,因而促进所述结晶性聚酯出现在调色剂颗粒表面,容易导致所述调色剂带电稳定性的降低。调色剂的带电稳定性降低通过显影性能的降低促使图象浓度下降。此外,在反复的温度升高和降低(以下也称为热循环)的苛刻环境中储存促进与粘结剂树脂相容的结晶性聚酯外迁移到调色剂颗粒表面。结果,调色剂的表面组成在热循环之前与之后波动,因此例如,诸如起雾等性质大大降低。为了响应该问题,已经进行降低与粘结剂树脂相容的结晶性聚酯的量的研究。该相容的量的降低意味着获得了结晶性聚酯具有高结晶度的状态。关于目标在于诱导结晶性聚酯结晶的调色剂制备方法,已经进行了诸如下述的研究。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0-145550,通过控制冷却速率来提高结晶性聚酯的结晶度。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4-211632,通过在冷却期间提供退火处理步骤来提高结晶度。然而,从降低由调色剂颗粒表面处存在结晶性聚酯导致的带电稳定性的观点和从对假定由例如各种物流组成时的热循环环境的抗性的观点,对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0-145550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4-211632存在改进的余地。此外,当从对更高图像品质的需求的观点试图关注定影步骤时,伴随预定应用和使用环境的多样化而出现的问题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高打印率图像后端处污损的问题。当在定影步骤中,使承载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纸穿过定影单元(特别是以下称为定影夹持部的通过区域)时,通常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定影在所述纸上。高打印率图像比低打印率图像污损更严重的原因被认为可能在于施加到调色剂层的热量。对于更高打印率的图像,来自定影单元的热量分散到更大量的调色剂中,因此形成熔融不充分的调色剂的量增加的趋势。即,呈现易于发生定影缺陷的状态。此外,由于靠近纸的后端,因而从定影夹持部施加的热量减少,因此易于在纸的后端处发生不利的定影表现。特别是,对于已经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持的纸,该污损现象倾向于变严重。这假设可能是由于以下:当由于保持期间含有大量水分的纸穿过定影单元时,由于从定影单元接收的热,在定影夹持部中,所述纸产生水蒸气,结果将所述纸上的调色剂层压向所述定影膜侧。即,当在高打印率图像的后端容易发生有缺陷定影的情况下使用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持的纸时,易于出现前述的污损现象。为了改进来自现有情况的调色剂的定影性能,已经作出改进,例如,低软化温度的设计。然而,在这种设计下,虽然改进了充分施加热的区域中的热熔融行为,但当施加的热量不够时,例如在高打印率图像的后端,调色剂的熔化速度没有跟上,因而对高打印率图像的后端污损的抑制已经相当成问题。考虑到前述,需要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也能够抑制高打印率图像的后端污损发生且即使在暴露至热循环历史后也能够提供高品质、抑制起雾的图像的调色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解决以上描述的问题的调色剂。更具体地,提供一种调色剂,其能够产生抑制高打印率图像的后端污损的发生且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如此的高品质图像。此外,提供一种即使在暴露至热循环历史后也能够产生高品质、抑制起雾的图像的调色剂。作为深入和广泛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以上描述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描述的调色剂来解决,如此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为具有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所述调色剂颗粒含有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蜡和结晶性聚酯,其中所述调色剂在第一DSC曲线中在40℃至8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结晶峰峰顶,所述第一DSC曲线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通过加热至100℃和其后以0.5℃/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和所述调色剂满足下式2.0≤(ΔH(100)/ΔH(0.5))≤6.0其中ΔH(0.5)表示所述第一DSC曲线中的两个以上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J/g),和ΔH(100)表示第二DSC曲线中具有存在于40℃至80℃温度范围内的峰顶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J/g),所述第二DSC曲线是使用DSC,通过将所述调色剂加热至100℃和其后以100℃/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调色剂,其能够产生抑制高打印率图像的后端污损的发生且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如此的高品质图像。此外,可提供一种即使在暴露至热循环历史后也能够产生抑制起雾的高品质图像的调色剂。从下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参考所述附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结晶性聚酯的域(domain)的示意图;和图2为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但这不应被理解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局限于下述或受下述限制。本专利技术为具有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所述调色剂颗粒含有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蜡和结晶性聚酯。此外,一种调色剂,其在第一DSC曲线中在40℃至80℃的温度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的结晶峰峰顶,所述第一DSC曲线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通过将所述调色剂加热至100℃和其后以0.5℃/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和ΔH(100)与ΔH(0.5)之比[ΔH(100)/ΔH(0.5)]为2.0以上且6.0以下,其中ΔH(0.5)表示上述两个以上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J/g)和ΔH(100)表示第二DSC曲线中具有存在于40℃至80℃温度范围内的峰顶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J/g),所述第二DSC曲线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通过将所述调色剂加热至100℃和其后以100℃/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首先,后端污损出现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高打印率图像中。特别是,其容易产生在纸的后端。如以上所论述的,推测高打印率图像的污损比低印刷率图像更严重的原因在于施加到调色剂层的热量。对于更高打印率的图像,来自定影单元的热量分散到更大量的调色剂中,因此形成熔融不充分的调色剂的量增加的趋势。即,呈现易于发生定影缺陷的状态。此外,由于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调色剂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包含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含有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蜡和结晶性聚酯,其中,所述调色剂在第一DSC曲线中在40℃至8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结晶峰峰顶,所述第一DSC曲线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通过加热所述调色剂至100℃和其后以0.5℃/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而得到的,和所述调色剂满足下式2.0≤(ΔH(100)/ΔH(0.5))≤6.0其中,ΔH(0.5)表示所述第一DSC曲线中两个以上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单位为J/g,和ΔH(100)表示第二DSC曲线中具有存在于40℃至80℃温度范围内的峰顶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单位为J/g,所述第二DSC曲线是使用DSC通过将所述调色剂加热至100℃和其后以100℃/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04 JP 2015-2376601.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包含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含有粘结剂树脂、着色剂、蜡和结晶性聚酯,其中,所述调色剂在第一DSC曲线中在40℃至8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结晶峰峰顶,所述第一DSC曲线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通过加热所述调色剂至100℃和其后以0.5℃/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而得到的,和所述调色剂满足下式2.0≤(ΔH(100)/ΔH(0.5))≤6.0其中,ΔH(0.5)表示所述第一DSC曲线中两个以上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单位为J/g,和ΔH(100)表示第二DSC曲线中具有存在于40℃至80℃温度范围内的峰顶的结晶峰的最低温度侧的结晶峰的放热量,单位为J/g,所述第二DSC曲线是使用DSC通过将所述调色剂加热至100℃和其后以100℃/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ΔH(100)为2.5J/g以上且15.0J/g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和所述蜡满足下式(1):5≤Tw–Tp≤30(1)其中,Tw表示使用DSC通过以0.5℃/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测定的所述蜡的结晶峰Pw的峰温度,Tw的单位为℃,Tp表示使用DSC通过以0.5℃/min将所述调色剂从100℃冷却至20℃的过程测定的所述结晶性聚酯的结晶峰Pp的峰温度,Tp的单位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蜡含有酯蜡,和所述酯蜡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中的吸热峰的峰顶温度为65℃以上且85℃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酯蜡为二元醇与脂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雄介佐野智久铃村祯崇浦谷梢长岛裕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