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736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包括摆臂、支撑轮及限位单元,摆臂包括摆臂本体和支撑轴,限位单元固定于支撑轴的外端,限位单元设有防止支撑轮脱出支撑轴的第一限位端,摆臂本体与支撑轴的连接处为第二限位端,支撑轮枢接于支撑轴上并在两个限位端之间自由移动;支撑轮上设有可供支撑轴通过的通孔,通孔两端设有用于支撑轮相对支撑轴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两个锥面的小端相对设置,通孔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部的孔径。该摆臂机构通过设置限位单元,防止支撑轮脱出支撑轴,且将支撑轮上的通孔设置成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以此来迎合船底的结构,有效减小支撑轮与船底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船艇稳定性的同时加快船艇停放的速度。

Swinging arm mechanism with adaptive support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wing arm mechanism with adaptive support wheel, including swing arm, support wheel and limit unit, the swing arm comprises a swing arm body and a supporting shaft, the limiting unit is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shaft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limit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wheel to prevent the first limit prolapse support shaft end connection the swing arm body and the supporting shaft second limit end, the support wheel is pivoted on the supporting shaft and the two limit end between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the support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for supporting shaft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cone for supporting wheel relative supporting shaft can occur lateral swing, small at the end of two cone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aperture of the through hole, both ends of the central aperture is greater than. The swing arm mechanism by setting the limit unit, prevent prolapse supporting wheel support shaft, and a through hole support wheel arranged on the cone lateral swi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bottom,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bottom support,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speed up the boat boat parked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
本技术涉及游艇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水上运动日益增多,游艇日益走进人们视野的同时,游艇拖车在游艇运输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游艇拖车涉及面广,作用巨大。游艇拖车与游艇关系密切,它方便了游艇的移动,同时构成游艇停放储栖的支撑平台,避免了游艇因运输、停放时有可能因为支撑力受力不均而引致的损坏,可以说游艇离开水面之后,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靠游艇拖车来承托的。当游艇需要进入水中时,也往往是通过船艇拖车的牵引,船艇拖车一并进入到水中。现有的船艇拖车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能根据船底的形状来改变支撑轮的位置,由于船体重量过大,支撑轮受力较大,在船底与支撑轮不能同步运动时,导致支撑轮只能在船底滑动,而不能转动,增大了船底与支撑轮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会造成支撑轮的脱落,还会磨损船底,降低支撑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轻者造成船艇停放不稳,重者则会造成船艇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该摆臂机构通过在支撑轴上设置限位单元,防止支撑轮脱出支撑轴,且将支撑轮上可供支撑轴通过的通孔设置成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以此来迎合船底的结构,有效减小支撑轮与船底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船艇稳定性的同时加快船艇停放的速度。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包括摆臂、支撑轮及限位单元,所述摆臂包括摆臂本体和托起支撑轮的支撑轴,限位单元固定于支撑轴的外端,限位单元设有防止支撑轮脱出支撑轴的第一限位端,摆臂本体与支撑轴的连接处为第二限位端,所述支撑轮枢接于支撑轴上并在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之间自由移动;所述支撑轮上设有可供支撑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两端设有用于支撑轮相对支撑轴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两个锥面的小端相对设置,通孔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部的孔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当支撑轮侧向摆动至最大量时,所述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分别压紧于支撑轮通孔的两端,支撑轮的两个锥面均与支撑轴的外表面平行贴合,所述两个锥面关于支撑轮转动的中心面镜像对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轴与摆臂本体一体成型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轴端部设有锁紧孔,所述限位单元为限位垫片和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固定在所述锁紧孔内,限位垫片固定在支撑轴的端部;所述支撑轴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深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锥面关于支撑轮转动的中心面镜像对称,两个所述锥面中间还设有用于同支撑轴相配合的环形面,所述环形面为圆柱状的环形曲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轮包括与船底接触的外支撑体和与支撑轴连接的内支撑体,所述通孔和锥面位于内支撑体内表面,外支撑体为圆环柱状,所述内、外支撑体之间还设有用于连接二者的承接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摆臂上设有枢轴孔,摆臂两侧对称设有摆臂座,所述摆臂与摆臂座之间连接有穿设在枢轴孔内的枢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枢轴孔偏心设置,所述枢轴孔至两个支撑轴端部的长度不相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摆臂座顶部设有供插销插入的插销孔,插销穿过插销孔抵接在所述枢轴上,所述摆臂座呈三角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摆臂、摆臂座均是由铝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轮由硬质橡胶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摆臂机构中设置了限制支撑轮脱出支撑轴的限位单元,有效保证了支撑轮的位置,降低了支撑轮抛锚的概率,保证了船艇的稳定性。支撑轮枢接在支撑轴上,可沿着船底的方向,在支撑轴上做周向转动,进而推动船底前进,缩短船艇需停放过程中的时间,或者脱离船艇拖车进入水中的时间。2、支撑轮在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之间自由移动,且通孔两端设有用于支撑轮相对支撑轴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即支撑轮可在支撑轴上左右移动,在锥面上上下摆动,以此来迎合船底的结构,减小与船底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船艇停放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中摆臂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中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中支撑轮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安装在游艇拖车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摆臂;11、摆臂本体;13、支撑轴;14、锁紧孔;15、枢轴孔;2、支撑轮;21、支撑筋板;22、锥面;23、环形面;24、承接板;25、外支撑体;26、内支撑体;3、锁紧螺栓;4、摆臂座;5、枢轴;51、插销孔;61、第一限位端;62、第二限位端;D、支撑轴的长度;d、通孔的深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包括摆臂1、支撑轮2及限位单元,摆臂包括摆臂本体11和托起支撑轮2的支撑轴13,限位单元固定于支撑轴13的外端,限位单元设有防止支撑轮2脱出支撑轴13的第一限位端61,摆臂本体11与支撑轴13的连接处为第二限位端62,支撑轮2枢接于支撑轴13上并在第一限位端61和第二限位端62之间自由移动;支撑轮2上设有可供支撑轴13通过的通孔,通孔两端设有用于支撑轮2相对支撑轴13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22,两个锥面22的小端相对设置,通孔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部的孔径。如图9所示,当支撑轮2侧向摆动至最大量时,第一限位端61和第二限位端62分别压紧抵接在支撑轮2通孔的两端,支撑轮2的两个锥面22均与支撑轴13的外表面平行贴合,即支撑轮2的锥面22与支撑轴13之间的角度为0°,通过力与力的传递,将支撑轮2表面所受的力向支撑轴13轴向方向上分散,有效减小支撑轮2所承受的力,减轻对支撑轮2的锥面22磨损变形,此种设置有效保证支撑轮2的使用寿命,延长支撑轮2的使用时间,两个锥面22关于支撑轮2转动的中心面镜像还对称设置,在摆动至最大量时,两个锥面22分别和支撑轴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抵触,并且可以将左右的力进行抵消,并且两个锥面22相对支撑轴13的转动速度是一致的,因此不存在速度差导致的滑动摩擦,最大限度降低变形和磨损,延长支撑轮2的使用寿命。支撑轮2是由硬质橡胶材料制成的,硬质橡胶材料制成的支撑轮2坚硬,几乎没有弹性,与传统支撑轮相比,不易变形,不会由于船艇自身重量过重导致其形状变形从而降低船艇的平衡性,硬质橡胶材料不具有吸水性能,不会由于拖车进入水中而导致其性能降低,能有效保证支撑轮2的使用寿命。其次,橡胶材料硬度较低不会刮伤船底,尤其是玻璃钢或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船底。摆臂机构中设置了限制支撑轮2脱出支撑轴13的限位单元,有效保证了支撑轮2的位置,降低了支撑轮2抛锚的概率,保证了船艇的稳定性。支撑轮2通过枢接的方式连接在支撑轴13上,可沿着船底的方向,在支撑轴13上做周向转动,进而推动船底前进,缩短船艇需停放过程中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1)、支撑轮(2)及限位单元,所述摆臂包括摆臂本体(11)和托起支撑轮(2)的支撑轴(13),限位单元固定于支撑轴(13)的外端,限位单元设有防止支撑轮(2)脱出支撑轴(13)的第一限位端(61),摆臂本体(11)与支撑轴(13)的连接处为第二限位端(62),所述支撑轮(2)枢接于支撑轴(13)上并在第一限位端(61)和第二限位端(62)之间自由移动;所述支撑轮(2)上设有可供支撑轴(13)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两端设有用于支撑轮(2)相对支撑轴(13)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22),两个锥面(22)的小端相对设置,通孔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部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1)、支撑轮(2)及限位单元,所述摆臂包括摆臂本体(11)和托起支撑轮(2)的支撑轴(13),限位单元固定于支撑轴(13)的外端,限位单元设有防止支撑轮(2)脱出支撑轴(13)的第一限位端(61),摆臂本体(11)与支撑轴(13)的连接处为第二限位端(62),所述支撑轮(2)枢接于支撑轴(13)上并在第一限位端(61)和第二限位端(62)之间自由移动;所述支撑轮(2)上设有可供支撑轴(13)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两端设有用于支撑轮(2)相对支撑轴(13)可发生侧向摆动的锥面(22),两个锥面(22)的小端相对设置,通孔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部的孔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支撑轮侧向摆动至最大量时,所述第一限位端(61)和第二限位端(62)分别压紧于支撑轮(2)通孔的两端,支撑轮(2)的两个锥面(22)均与支撑轴(13)的外表面平行贴合,所述两个锥面(22)关于支撑轮(2)转动的中心面镜像对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3)与摆臂本体(11)一体成型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适应支撑轮的摆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3)端部设有锁紧孔(14),所述限位单元为限位垫片和锁紧螺栓(3),所述锁紧螺栓(3)固定在所述锁紧孔(14)内,限位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韡李凡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澳托美克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