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59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22
一种儿童座椅,该儿童座椅对具有地板下储物空间的汽车也能够设置支撑腿。支撑腿包括第一筒状构件、第二筒状构件、第三筒状构件、抵接部、用以调节从第一筒状构件拉出第二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的第一调节构件、用以调节从第二筒状构件拉出第三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的第二调节构件。第一调节构件包含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操作部,第一连接部用以将第一筒状构件和第二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抵接部并控制第一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第二调节构件包含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操作部,第二连接部用以将第二筒状构件和第三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操作部设置在抵接部并控制第二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

Child seat

A child seat can also be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leg for a vehicle having a lower storage space in the floor. The supporting leg includes a first cylindrical member, second cylindrical member, third cylindrical member, the abutting part, to adjust from the first cylindrical member out of the second cylindrical member stretching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adjustment member, to adjust from the second cylindrical member out of the third cylindrical member stretched second degrees adjustment member. The first adjustment member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first operation part,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o the first tubular member and a second cylindrical member in the locked state and the unlocking state to switch between the first operation part is arrang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ontact part and control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on a second adjustment member includes second connection; the second department and operation Department, the second cylindrical member and third cylindrical member in the locked state and the unlocking state to switch betwee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s, second operation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abutting part and control second connecting parts in the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支撑腿的儿童座椅。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急刹车或前方发生冲撞时,为了防止儿童座椅前倾而不稳定,在儿童座椅的底座构件的前方端安装有支撑腿。由于从汽车的地板到座位的高度根据车型等不同,因此,支撑腿通常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例如,日本特开2003-94994号公报(专利文献1)揭示了能够通过外管和内管两个构件调节高度的支撑腿。揭示了使内管相对于外管滑动,调节其拉伸长度。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9-1667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揭示了支撑构件和辅助构件,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被安装在儿童座椅的底座构件并延伸至抵接汽车的地板的位置,所述辅助构件可上下移动地被收纳于支撑构件的上端并支撑座位本体。揭示了支撑构件包括外管和内管,对应从底座构件到汽车地板的距离,通过操作杆调整支撑构件的长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3-94994号公报(专利489803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9-166767号公报(专利52471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由于支撑腿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因此,能够向多种车型的汽车安装。但是,存在有一种在后方座位的地板下形成地板下储物空间的汽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地板下储物空间的外罩的强度较弱,因此无法在地板下储物空间的外罩上设置支撑腿。另一方面,如果要在地板下储物空间内直接设置支撑腿,则现有技术的支撑腿将无法对应。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具有地板下储物空间的汽车也能够设置支撑腿儿童座椅。(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包括儿童座椅本体和支撑腿,其中,儿童座椅本体被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座位上,支撑腿的上方端连接儿童座椅本体的前方端并能够对应从儿童座椅本体到汽车的地板的距离而调节高度;支撑腿包括第一筒状构件、第二筒状构件、第三筒状构件、抵接部、第一调节构件、第二调节构件,其中,第一筒状构件连接儿童座椅本体的前方端并向上下方向延伸,第二筒状构件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被承接在第一筒状构件内,第三筒状构件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被承接在第二筒状材内,抵接部连接第三筒状构件的下方端并抵接地板,第一调节构件用以调节从第一筒状构件拉出的第二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第二调节构件用以调节从第二筒状构件拉出的第三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第一调节构件包含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操作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在第三筒状构件内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设置并对应其位置将第一筒状构件和第二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抵接部并控制第一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第二调节构件包含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操作部,其中,第二连接部在第三筒状构件内可上下方向变位地设置并对应其位置将第二筒状构件和第三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操作部设置在抵接部并控制第二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优选,在第一筒状构件中,在高度方向上空开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承接孔,第一调节构件包含第一锁定构件,第一锁定构件对应第一连接部的变位、在嵌入第一承接孔的卡合位置和从第一承接孔退出的非卡合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二筒状构件中,在高度方向上空开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承接孔,第二调节构件包括第二锁定构件,第二锁定构件对应第二连接部的变位、在嵌入第二承接孔的卡合位置和从第二承接孔退出的非卡合位置之间切换。优选,在第二筒状构件配置有第一运动转换要素,第一运动转换要素将第一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动作转换成第一锁定构件的水平方向的动作并向第一锁定构件传递;在第三筒状构件配置有第二运动转换要素,第二运动转换要素将第二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动作转换成第二锁定构件的水平方向的动作并向第二锁定构件传递。优选,第一运动转换要素包含第一长孔和第一上下方向移动构件,其中,第一长孔设置在第一锁定构件并向斜方向延伸,第一上下方向移动构件位于第一长孔内并作为轴起作用;第二运动转换要素包含第二长孔和第二上下方向移动构件,其中,第二长孔设置在第二锁定构件并向斜方向延伸,第二上下方向移动构件位于第二长孔内并作为轴起作用。优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三筒状构件内的宽度方向上重叠地设置,在第一连接部设置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第二锁定构件位于开口并贯通第二承接孔。(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对具有地板下储物空间的汽车也能够设置支撑腿的儿童座椅。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儿童座椅的侧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最大长度的支撑腿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状态到将第三筒状构件收容于第二筒状构件的状态的支撑腿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状态到将第二筒状构件收容于第一筒状构件的状态的最小长度的支撑腿的主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支撑腿的纵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2的线VI-VI观察的截面图;图7是图3所示的支撑腿的纵截面图;图8是沿着图3的线VIII-VIII观察的截面图;图9是图4的支撑腿的纵截面图;图10是沿着图4的线X-X观察的截面图;图11是对应表示第一调节构件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图9的纵截面图;图12是对应表示第一调节构件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图10的截面图;图13是表示第二调节构件的锁定状态的纵截面图;图14是沿着图13的线XIV-XIV观察的截面图;图15是对应表示第二调节构件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图13的纵截面图;图16是对应表示第二调节构件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图14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座位10、儿童座椅本体10a、底座构件10b、座位本体12、支撑腿13、地板下储物空间14、15、地板20、第一筒状构件21、22、第一承接孔30、第二筒状构件31、32、第二承接孔33、34、贯通孔、40、第三筒状构件41、42、贯通孔50、第一调节构件51、第一连接部52、第一操作部53、第一锁定机构54、55、第一锁定构件56、第一上下方向移动构件60、第二调节构件61、第二连接部、62、第二操作部63、第二锁定机构64、65、第一锁定构件66、第二上下方向移动构件70、抵接部80、指示器100、儿童座椅201、301、401、前侧面202、302、402、左侧面203、303、403、右侧面204、304、404后侧面510、第一本体部511、下端部512、上端部513、开口514、弹簧520、按压部521、旋转轴522、上推部531、上方构件532、弹簧540、550、第一锁定部541、551第一长孔611、下端部560、轴561、支承部610、第二本体部614、弹簧620、按压部621、旋转轴622、上推部631、固定轴640、650、第二锁定部641、651、第二长孔642、652、横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不作反复的说明。(儿童座椅的概要)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概要。以下说明中的前后方向对应汽车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从汽车的前方观察的左右方向。儿童座椅100包括被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座位1上的儿童座椅本体10和向儿童座椅本体10的前方端连接了其上方端的支撑腿12。儿童座椅本体10也可以包括汽车的座位1上的底座构件10a和被安装在底座构件10a上的座位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儿童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座椅,其包括儿童座椅本体和支撑腿,其中,所述儿童座椅本体被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座位上,所述支撑腿的上方端连接所述儿童座椅本体的前方端并能够对应从所述儿童座椅本体到汽车的地板的距离而调节高度;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筒状构件、第二筒状构件、第三筒状构件、抵接部、第一调节构件、第二调节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筒状构件连接所述儿童座椅本体的前方端并向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被承接在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内,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被承接在所述第二筒状材内,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第三筒状构件的下方端并抵接所述地板,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用以调节从所述第一筒状构件拉出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所述第二调节构件用以调节从所述第二筒状构件拉出所述第三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所述第一调节构件包含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内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设置并用以对应其位置将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并控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所述第二调节构件包含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内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设置并用以对应其位置将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和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并控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0 JP 2015-2412281.一种儿童座椅,其包括儿童座椅本体和支撑腿,其中,所述儿童座椅本体被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座位上,所述支撑腿的上方端连接所述儿童座椅本体的前方端并能够对应从所述儿童座椅本体到汽车的地板的距离而调节高度;所述支撑腿包括第一筒状构件、第二筒状构件、第三筒状构件、抵接部、第一调节构件、第二调节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筒状构件连接所述儿童座椅本体的前方端并向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被承接在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内,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被承接在所述第二筒状材内,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第三筒状构件的下方端并抵接所述地板,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用以调节从所述第一筒状构件拉出所述第二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所述第二调节构件用以调节从所述第二筒状构件拉出所述第三筒状构件的拉伸长度;所述第一调节构件包含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内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设置并用以对应其位置将所述第一筒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并控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所述第二调节构件包含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内可向上下方向变位地设置并用以对应其位置将所述第二筒状构件和所述第三筒状构件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并控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下方向的变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中,在所述第一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裕司黑野哲生西川直志田村充徳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力卡幼儿产品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