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作星专利>正文

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45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包括机座、轨道限位座、左右翻转轨道和前后翻转支撑臂,所述轨道限位座安装在机座上,所述左右翻转轨道支承在轨道限位座上且能在左右方向上作圆弧形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安装于所述左右翻转轨道的两侧并可绕安装轴作前后方向的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上肢和下肢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适用于训练空中平衡能力和耐久力的初学者,安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强,能同时训练人体的空中平衡能力、耐久力和四肢肌肉,适宜的训练群体更加广泛;而且与VR设备配合使用,还能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和游戏实景体验,提升使用者的沉浸感。

Flying wing fitness trai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g type body-building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rack spacing seat, left and right turning track and the turning of the support arm, wherein the rail limi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left and right turning track supported on a track limiting seat and can make the arc swing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the the front and rear turning supporting arm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rack and turning around the installation axle before and after the swing; the turning of the front and rear support arm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body upper and lower limbs of the first support part and second supporting parts. The inven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training of air balance 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beginners, safety, fun and entertainment, can also train the body of air balance, endurance and limb muscles, proper training and more extensive group; and with the use of VR equipment, but also can simulate the real experience of training and games. Enhance the user's sense of imme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翼式健身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飞翼式健身训练器。
技术介绍
为了训练人体在空中的平衡能力、耐久力和保持头脑清醒的能力,人们常采用一些训练器材,但目前这些训练器材多为单一的转圈模式,以人体腰部为中心进行一个至三个维度的旋转,训练者在器材上被固定而被动地旋转,在旋转的情况下来适应和训练耐久力,如公告号为CN2748113Y、CN201239461Y的中国专利。这种被动的单一转圈模式,其缺陷是:一、训练难度大,初练者容易恶心、头晕,不易上手,训练效果不好,不能推广,适应的受众窄;二、旋转半径大,危险度高,安全性差;三、训练模式单一、枯燥,趣味性不强,被动式旋转无法进行飞行娱乐体验,也不能锻炼四肢肌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它能适用于训练空中平衡能力和耐久力的初学者,安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强,能同时训练人体的空中平衡能力和四肢肌肉,适宜的训练群体更加广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包括机座、轨道限位座、左右翻转轨道和前后翻转支撑臂,所述轨道限位座安装在机座上,所述左右翻转轨道支承在轨道限位座上且能在左右方向上作圆弧形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安装于所述左右翻转轨道的两侧并可绕安装轴作前后方向的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上肢和下肢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本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通过单一旋转来训练空中平衡力的方式,由于人体通过用于支撑人体上肢和下肢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支承在前后翻转支撑臂上,前后翻转支撑臂又可绕安装轴作前后方向的摆动,因而人体在训练器上为俯姿并且在上、下肢的控制下可作翘翘板式的前后摆动;而前后翻转支撑臂位于左右翻转轨道的两侧,人体左、右方向的用力还可使左右翻转轨道在轨道限位座上作左右方向上的圆弧形摆动;因而人体可在其主动用力下作前后和左右方向的摆动,当前后翻转支撑臂和左右翻转轨道摆动起来后,人体又在摆动力的惯性作用下来适应并控制其摆动,从而训练人体的空中平衡力。由于人体训练时为水平俯姿,在,而不是传统的单一转圈的风车式旋转,人体离地高度较小,机座高度较小,一方面方便训练者上、下训练器,另一方面安全性大大提升,并能降低训练者的恐惧心理,使初学者也能参加训练,并且因难度较小见效快,适用群体范围更广;而前后和左右方向的摆动式训练,更能模拟空中滑翔伞和翼装飞行的姿态,便于训练者作此类运动的模拟训练,趣味性和娱乐性强,而且与VR设备配合使用,还能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和游戏实景体验,提升使用者的沉浸感;同时因人体四肢用力进行平衡控制,主动式的娱乐训练,还能锻炼四肢肌肉,训练空中平衡力的同时进行四肢肌肉训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为肘手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小腿支撑部和脚支撑部,人体的上、下肢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第二支撑部上时,人体呈俯身躬曲状态、腰部下方无支撑。这样设计能减小训练器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使设备小型化,更重要的是更能方便训练者用力来控制前后翻转支撑臂在前、后方向的摆动,这种模仿平板支撑的姿势同时能训练人体的腹肌、臂肌和腿肌,在训练空中平衡力的同时强化上下肢和腹肌的肌肉训练,一举两得。进一步地,所述轨道限位座设置在机座顶部,轨道限位座包括座体,以及限位左右翻转轨道的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座体具有顶面和前、后、左、右侧面,座体的左、右侧面上设有供所述左右翻转轨道通过的开口,所述前、后侧面上安装有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左右翻转轨道为凹弧面向上的半圆环形并且其下部穿设在座体中,所述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分别位于左右翻转轨道的上方和前、后方,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的中心线分别与左右翻转轨道的上下表面和前后侧面平行。将左右翻转轨道穿设在轨道限位座中,轨道限位座的方式仅限位左右翻转轨道人下部,而轨道限位座中设置有用于限位左右翻转轨道的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使左右翻转轨道与轨道限位座之间为滚动摩擦,一方面采用较小的机构就能支撑左右翻转轨道,另一方面实现对左右翻转轨道左右翻转摆动的限位。进一步地,为提升前后支撑臂的使用性能和强度,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对称地铰接在左右翻转轨道的左、右侧,前后翻转支撑臂的中部高于前、后部,前后翻转支撑臂的前、后部分别向前、后方向延伸。进一步地,为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和提升使用寿命,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的中部为拱形,前后翻转支撑臂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加强板,左右翻转轨道的两端设有轴承座,安装轴的两端支承在加强板和轴承座中将前后翻转支撑臂和左右翻转轨道可转动地连接,在加强板与左右翻转轨道之间的安装轴上隔有套筒。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的前部和后部分别由前梁和后梁连接,前、后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肘手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肘手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均包括限位滑槽、支撑件和快拆插销,限位滑槽垂直于前、后梁安装,限位滑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孔,所述支撑件为槽片状可相对于限位滑槽前后移动,支撑件通过其下部设置的凸条而与限位滑槽滑配,快拆插销穿入所述槽孔和凸条将限位滑槽和支撑件固定;所述肘手支撑部还包括延伸片和握柄,延伸片位于支撑件的底部一侧向前水平延伸,在延伸片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竖立的握柄。前、后梁可提升训练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方便安装肘手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支撑件可相对于限位滑槽前后移动并由快拆插销锁住,使肘手支撑部和小腿支撑部均可在作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以满足不同人体高度或训练者的不同习惯,使用更加方便;设置握把方便训练手部用力。进一步地,所述前梁为两根,在前梁上靠近前后翻转支撑臂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或均布有孔,所述肘手支撑部的限位滑槽通过穿过所述滑槽或孔的快拆螺栓固定在前梁上;所述延伸片为弯钩片状,延伸片的后端通过销轴与支撑件铰接,在销轴上穿有扭簧,扭簧的两个支脚分别与支撑件和延伸片相抵,延伸片克服扭簧力可向支撑件的外侧方向摆动。这样使得肘手支撑部在前梁上可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而延伸片通过销轴与支撑件铰接并且由扭簧限位,使训练者在训练的过程中根据平衡的需要可将握柄外扳,放松后握柄在扭簧力的作用下还原。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上的脚支撑部为一U形杆,U形杆开口的两端与后梁连接,脚支撑部位于小腿支撑部的后方。进一步地,为便于调整脚支撑部的脚蹬位置,满足不同高度的训练者,所述U形杆两端的直杆段为两节杆配合而成,两节杆上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两节杆之间通过快拆螺栓固定。进一步地,为进一步增加训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娱乐性,还包括用于拴住人体腰部或上、下肢的安全带,所述轨道限位座的顶面为凹弧面,顶面上包覆有橡胶垫或泡沫软皮,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VR设备的传感器。轨道限位座上的凹弧面以及橡胶垫或泡沫软皮使人们不训练时还可坐在上面小憩,或将腰托在轨道限位座上做其它腰腹肌训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适用于训练空中平衡能力和耐久力的初学者,安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强,能同时训练人体的空中平衡能力、耐久力和四肢肌肉,适宜的训练群体更加广泛;而且与VR设备配合使用,还能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和游戏实景体验,提升使用者的沉浸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翼式健身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轨道限位座、左右翻转轨道和前后翻转支撑臂,所述轨道限位座安装在机座上,所述左右翻转轨道支承在轨道限位座上且能在左右方向上作圆弧形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安装于所述左右翻转轨道的两侧并可绕安装轴作前后方向的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上肢和下肢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轨道限位座、左右翻转轨道和前后翻转支撑臂,所述轨道限位座安装在机座上,所述左右翻转轨道支承在轨道限位座上且能在左右方向上作圆弧形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安装于所述左右翻转轨道的两侧并可绕安装轴作前后方向的摆动;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上肢和下肢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为肘手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小腿支撑部和脚支撑部,人体的上、下肢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第二支撑部上时,人体呈俯身躬曲状态、腰部下方无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限位座设置在机座顶部,轨道限位座包括座体,以及限位左右翻转轨道的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座体具有顶面和前、后、左、右侧面,座体的左、右侧面上设有供所述左右翻转轨道通过的开口,所述前、后侧面上安装有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左右翻转轨道为凹弧面向上的半圆环形并且其下部穿设在座体中,所述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分别位于左右翻转轨道的上方和前、后方,上下限位轮和前后限位轮的中心线分别与左右翻转轨道的上下表面和前后侧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对称地铰接在左右翻转轨道的左、右侧,前后翻转支撑臂的中部高于前、后部,前后翻转支撑臂的前、后部分别向前、后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翼式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翻转支撑臂的中部为拱形,前后翻转支撑臂的顶部内侧连接有加强板,左右翻转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安装轴的两端支承在加强板和轴承座中将两前后翻转支撑臂和左右翻转轨道可转动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作星
申请(专利权)人:韩作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