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结合性好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前屏蔽壳、固定于前屏蔽壳后端外的后屏蔽壳及包覆在前屏蔽壳及后屏蔽壳外的外绝缘体。其中,前屏蔽壳具有前罩壳与相对前罩壳扩大的后罩壳,前屏蔽壳为一体抽印成型结构,前罩壳与后罩壳通过倾斜面连接,使前罩壳与后罩壳两者之间形成台阶状,后屏蔽壳的前端相对向内弯折形成挡部,挡部抵持于倾斜面,使后屏蔽壳卡持于前屏蔽壳。当注塑外绝缘体到前、后屏蔽壳时,外绝缘体冷却后收缩形成张力,外绝缘体容易脱胶开裂,使得前、后屏蔽壳与外绝缘体之间不能可靠的结合在一起,这个问题主要显现在外绝缘体的前端面与前屏蔽壳的结合处,由于此处的外绝缘体具有相对脆弱的开放边缘,较易产生开裂,外绝缘体的前端向外翘曲比较大,密合不好,且翘曲变形使得连接器组件的外观不美观,且在多次插拔的情况下,外绝缘体会与前、后屏蔽壳形成相对滑移,甚至脱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绝缘体与前屏蔽壳紧密结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一前屏蔽壳,遮蔽于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前屏蔽壳具有一前罩壳及相对所述前罩壳扩大的一后罩壳;一后屏蔽壳,套设于所述后罩壳,且所述后屏蔽壳具有凸伸出所述后罩壳的一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向前延伸至所述前罩壳,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前屏蔽壳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一外绝缘体,包覆成型于所述前、后屏蔽壳外且填充进入所述收容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一前屏蔽壳,遮蔽于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前屏蔽壳具有一前罩壳及相对所述前罩壳扩大的一后罩壳;一后屏蔽壳,套设于所述后罩壳,且所述后屏蔽壳具有凸伸出所述后罩壳的一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向前延伸至所述前罩壳,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前屏蔽壳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一外绝缘体,包覆成型于所述前、后屏蔽壳外且填充进入所述收容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环设所述前罩壳的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向前凸伸超出所述后罩壳的长度为0.8mm及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在所述后屏蔽壳的上下两侧向后延伸至所述后罩壳,所述收容空间在所述后屏蔽壳的左右两侧向后延伸至所述后罩壳的后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内绝缘体,所述后罩壳相对所述前罩壳在上下两侧分别向外凸伸,在左右两侧分别齐平,所述内绝缘体相对所述后罩壳在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凸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多个所述端子电性连接的一线缆,所述后屏蔽壳为直筒状结构,所述后屏蔽壳的后端设有一夹线部用以夹持所述线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壳与所述后罩壳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前屏蔽壳与所述后屏蔽壳通过点焊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电路板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的一内绝缘体,多个所述端子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内绝缘体相对上下两侧表面各向内凹设一定位针孔,所述定位针孔连通至所述电路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电路板与一线缆,多个所述端子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向内凹设形成一第一缺口,所述线缆具有二电源线,所述二电源线上下堆叠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并与所述第一缺口形成电性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向内凹设一第二缺口,所述线缆具有一金属编织层,所述金属编织层设于所述第二缺口并与所述第二缺口形成电性连接。11.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云军,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