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081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包括两个主体框架、一个连接弹簧和两个活动压片;主体框架Ⅰ与主体框架Ⅱ开口相对设置;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设在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的上方且平行;连接弹簧两端连接主体框架Ⅰ的尾部及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端部;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中前部设有挡块;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端部与中前部分别设有一个套筒;两个套筒套在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上,且两个套筒设在挡块同一侧;主体框架Ⅰ和主体框架Ⅱ的短边端部均通过铰链设有一个活动压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下滑,提高了粘接定位精度;接触表面贴合性好,粘接固定效果较好;延长了使用寿命。

Wind turbine blade, web block, adhesive edge fixing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d turbine blade web block glue edge fixed tooling, including two main frame, a connecting spring and two movable frame compression; I and II main body arranged relatively long side openings; main frame of a located in the main frame of B and above the long side parallel; the tail and body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main frame II of the long side of the end of the main frame of B; the long side of the A in front of a block; the main frame of the long side of B II and the end of the first part are provided with a sleeve; the sleeve two in the main frame of the long the edge of a, and the two sleeve in block one side; the short side end of the main frame and the main frame of the 1 through the hing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tablet.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glide during use, improves the positioning precision of the adhes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bonding quality of the contact surface and better bonding and fixing effect,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
本技术涉及风电叶片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
技术介绍
风电叶片制作过程中,腹板挡胶边粘接使用聚氨酯A/B胶,聚氨酯A/B胶固化时间基本在5min左右,完全固化则需要更长时间。在聚氨酯A/B胶完全固化之前,为保证挡胶边不会下滑产生位移而脱离要求粘接位置,通常使用工装对挡胶边进行固定。目前所使用的挡胶边固定工装(如图1)是由扁铁弯折形成的四边形开口框架301及框架开口端焊接的两个压片101组成。这种工装使用时,先将框架拉开套在腹板上,然后工装凭借自身收缩的弹性将挡胶边的粘接位置固定,因此,它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工装利用扁铁的形变提供收缩力,但因扁铁形变产生的收缩力有限,且工装自重较大,导致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下滑,降低了粘接定位精度;(2)工装制作时,其压片101与框架301焊接在一起,因焊接角度不可调整及后期使用变形因素的影响,压片101与腹板表面贴合性较差,固定效果不理想,影响了粘接质量;(3)该工装每次使用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地弯折,导致工装在其弯曲位置201处容易断裂,使用寿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该工装使用过程不易下滑,接触表面贴合性好,使用寿命延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包括两个主体框架、一个连接弹簧和两个活动压片;所述主体框架设有主体框架Ⅰ和主体框架Ⅱ;所述主体框架Ⅰ和所述主体框架Ⅱ均设为一边长一边短的U型结构,且主体框架Ⅰ与主体框架Ⅱ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设在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的上方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框架Ⅰ的尾部及所述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端部;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中前部设有挡块;所述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端部与中前部分别设有一个套筒;所述两个套筒套在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上,且所述两个套筒设在所述挡块的同一侧;所述主体框架Ⅰ和所述主体框架Ⅱ的短边端部均通过铰链设有一个所述活动压片。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长度大于所述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长度。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压片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在活动压片表面设防滑凸纹,使接触面更加粗糙,增大了摩擦力,使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下滑,从而提高了粘接定位精度;2、由于活动压片与主体框架通过铰链连接,压片可以实现自由旋转,能够根据腹板挡胶边表面倾斜角度自行调整,使压片与腹板挡胶边表面完全贴合,可见,本技术接触表面贴合性好,粘接固定效果较好;2、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连接弹簧调节该工装的收缩力度,弹簧使用寿命是扁铁的3-4倍,在重复拉伸及收缩过程中不易疲劳损坏,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电叶片腹板挡胶边固定工装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动压片的正视图。图中:1、主体框架Ⅰ,11、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2、主体框架Ⅱ,21、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3、连接弹簧,4、挡块,5、套筒,6、铰链,7、活动压片,8、防滑凸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包括两个主体框架、一个连接弹簧和两个活动压片;主体框架设有主体框架Ⅰ1和主体框架Ⅱ2;主体框架Ⅰ1和主体框架Ⅱ2均设为一边长一边短的U型结构,且主体框架Ⅰ1与主体框架Ⅱ2开口相对设置;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设在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的上方且相互平行;连接弹簧3两端分别连接主体框架Ⅰ1的尾部与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端部;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中前部设有挡块4;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端部及中前部均设有一个套筒5;两个套筒5套在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上,且两个套筒5设在挡块4的同一侧;主体框架Ⅰ1和主体框架Ⅱ2的短边端部均通过铰链6设有一个活动压片7。进一步,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长度大于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长度。如图3,作为优选,两个压片7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8。本技术使用时,拉伸主体框架Ⅰ1与主体框架Ⅱ2,使两个活动压片7与所要固定的腹板挡胶边表面接触即可;连接弹簧3及套筒5使主体框架Ⅰ1与主体框架Ⅱ2可伸缩;挡块4防止主体框架Ⅱ2脱离主体框架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

【技术保护点】
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体框架、一个连接弹簧(3)和两个活动压片(7);所述主体框架设有主体框架Ⅰ(1)和主体框架Ⅱ(2);所述主体框架Ⅰ(1)和所述主体框架Ⅱ(2)均设为一边长一边短的U型结构,且主体框架Ⅰ(1)与主体框架Ⅱ(2)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设在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的上方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弹簧(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框架Ⅰ(1)的尾部与所述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端部;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中前部设有挡块(4);所述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端部及中前部均设有一个套筒(5);所述两个套筒(5)套在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上,且两个套筒(5)设在所述挡块(4)的同一侧;所述主体框架Ⅰ(1)和所述主体框架Ⅱ(2)的短边端部均通过铰链(6)设有一个所述活动压片(7)。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电叶片腹板挡胶边粘接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体框架、一个连接弹簧(3)和两个活动压片(7);所述主体框架设有主体框架Ⅰ(1)和主体框架Ⅱ(2);所述主体框架Ⅰ(1)和所述主体框架Ⅱ(2)均设为一边长一边短的U型结构,且主体框架Ⅰ(1)与主体框架Ⅱ(2)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设在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的上方且相互平行;所述连接弹簧(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框架Ⅰ(1)的尾部与所述主体框架Ⅱ的长边b(21)端部;所述主体框架Ⅰ的长边a(11)中前部设有挡块(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强彭正环王艳娥白德宁张万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