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物的表面处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83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成形件表面处理剂,它是由各组分重量百分数分别为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附加上改性丙烯酸-多元醇树脂或聚酯-多元醇树脂:10~90%,有机溶剂:占8~30%,金属粉颜料:1~15%,添加剂:1~15%,及与上述粘合剂中含羟基类的树脂等当量的含有异氰酸基的树脂组成。用含有上述这些物料构成的表面处理剂,在处理塑料成型件表面时仅需涂覆一层,干燥后就可以获附着力强、平整、光滑、美观的处理表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表面处理剂,尤其涉及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成型件表面处理剂或涂料。常使用的表面处理剂是含金属粉末颜料的粘合剂,其中还含有丙烯酸多元醇或是聚酯多元醇树脂,这种表面处理剂,当将其喷涂在ABS成型件表面时,因该粘合剂对金属粉末的浸润性不佳,不能把金属粉末颜料的粒子整个盖住,致使颜料粒子露在表面,不能使表面保持平整光滑,达不到所期待的保护目的和使之外观漂亮。所以,后来又采用这种方法先将含有金属粉末的彩色涂料作为下层涂料涂覆在ABS成形件表面,然后在尚未干燥的状态下把下一道保护用涂料作为上层涂料或透明层进行湿态涂覆,然后再烘烤干燥。这种两次涂覆一次烘烤的方法,虽然能使硬表面平整光滑,但施工很复杂,物料损失大,而且由于含有丙烯酸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树脂的下层涂料粘合剂其玻璃化温度在50℃以下,而上层涂料中粘合剂的玻璃化温度远高于50℃,故很难把两个涂层的物化性能调节到一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成型物的表面处理剂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和改性丙烯酸多元醇酯或是聚酯多元醇酯的组成的粘合剂 10~90%。有机溶剂8~30%。金属粉末颜料1~15%。添加剂 1~15%含有异氰酸基的树脂其加入当量数与上述粘合剂中含羟基树指的羟基当量总数相等。所述树脂粘合剂,其中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与改性丙烯酸多元醇树脂的重量比以及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与聚酯多元醇树脂的重量比均为5∶95至40∶60。这种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和改性丙烯酸多元醇树脂或者聚酯多元醇树脂组成的粘合剂,能够与金属粉末颜料浸润而随意移动。故当溶剂挥发时,能够在表面张力下使颜料粒子从立着状态改为平躺状态,防止金属粉末颜料突出在涂层表面,使涂层表面更平整光滑。这种效果可由示意1说明。所述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和改性丙烯酸多元醇树脂可由先将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将丙烯酸单体一次性或者按一定时间分步加入并进行2至4小时加成反应获得。所述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的种类是随着纤维素醋酸酯与丁酸酯的含量不同而变型号,并根据其粘度秒数(ASTM D817及D1343标准)决定加入量。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由甲基异丙烯酸酯、丙烯酸异酯、异丙基丙烯酸酯、n-丁基丙烯酸酯、异丁基丙烯酸酯、七-丁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异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异丙烯酸酯、正十二烷基(月桂基)异丙烯酸酯、甲基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七-丁酯、mero腈、异丁烯腈、环己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甲基丙烯酸酯、羟乙基丙烯酸酯、羟乙基丙烯酸酯、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丙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单体、马来酸、衣康酸(2-亚甲基本丁二酸)、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环氧丙基异丁烯酸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醋酸酯及乙烯基Chroride等含乙烯基单体中的1至几种单体的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可以是非极性溶剂正庚烷、甲苯、二甲苯、石油系化合物及己烷等;极性溶剂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异丁酯、乙二醇乙基醚醋酸酯、二元紫箢、3-甲氧基丁基醋酸酯、醋酸戊基酯、丁基乙醇醋酸酯、甲基乙基酮、异丁氧基甲酮、丙酮、二异丁酮、异佛尔酮及环己酮等,也可以是上述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的混合物。总之,可根据粘合剂的特性及挥发性适当选择使用。为了完成上述反应,需要综合引发剂,作为综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偶氮双异丁氰、过氧化苯、双-t-丁基过氧化物、t-丁基苯甲酸盐、甲乙酮过氧化物、P-甲基过氧化物、双-t-丁基过氧化物、1.1-双(十一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烯酸、环己酸、十二烷基酰过氧化物、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氢钠、3.3.5-三甲基己烯酸、双-2-乙基己基过氧化碳酸氢钠、t-丁基过氧化醋酸盐、t-丁基过氧化三苯甲基乙酸盐、t-丁基过氧化醋酸盐、过氧化新基碳酸氢盐、t-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盐及t-丁基过氧化苯甲酸盐。所述丙烯酸多元醇树酯,可将丙烯酸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2至4小时加成反应而制得。这时丙烯酸酯单体、有机溶剂及加成反应引发剂可以使用上述多种材料。所述聚酯多元醇树脂可以由饱和二盐基酸及不饱和二盐基酸及乙二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使其成为不饱和线性聚酯树脂,并将这种合成产物溶于乙烯基单体而制得,这时有机溶剂及缩合引发剂可使用上述种类中的任意一种至几种物质。作为饱和二盐基酸可以选用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四氢化酞酸酐、甲基四氢化酞酸酐、桥甲撑基四氢化酞酸酐、乙二酸、二乙基己二酸酯及四溴酞酸酐等任意一种至几种物质,作为不饱和二盐基酸可以选用无水马来酸(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2-亚甲基丁二酸等;作为二元醇是可选用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新戊基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氢代双酚A、双酚A氧化丙烯添加剂附加物、二溴新戊基乙二醇、季戊四醇芳醚及芳基醚等任意一种至几种物质;作为乙烯基单体可以用苯乙烯、乙烯基甲苯、氯苯乙烯、7-丁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二芳基邻苯二酸酯、练芳基氰酸酯等任意一种至几种物质。本专利技术表面处理剂中金属粉颜料可以选用金属性颜料,也可以用珍珠粉。在使用金属性颜料时使用5%至15%重量份;而使用珍珠粉时,用1%至10%重量份为宜。金属性颜料,要经过粉碎、分散、过滤、浓缩形成固体粉,计量、包装等工序。主要是使用日本TOYO公司产的1260MS、63-337、7640NS及1100MA;日本昭和公司产的550N、MH-8805及205N;美国Silver Line公司产的1652AR及1339AR等。而珍珠粉是主要用美国Merck公司的IRIODIN系列产品。因为处理好的表面硬化膜的明亮度及色彩,取决于金属粉末颜料粒子的粒子直径大小,所以必须选择粒子直径适当的金属粉末。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为使其物性更加完美,需要含有1%至15%重量份的添加剂。添加剂的种类根据其功能,即提高金属粉颜料的分散性、干燥后的表面处理剂更加完美、提高耐紫外线性能、促进热硬化干燥、调节喷涂作业时间、提高金属粉颜料的储藏性、调顺金属粉颜料粒子的排列、提高表面处理剂的流动性等各种目的,分成很多种类,并根据粘合剂和颜料的形态,需恰当选择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中含有的异氰酸基的硬化基树脂,与上述粘合剂的羟基官能团以1∶1当量比使用。这种树脂可以是由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基二异氰酸酯、4,4’-双环己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戊间二烯二异氰酸酯以及六甲撑二异氰酸酯中1至几种物质组成,也可以是其中被选定的化合物单独的缩合体或是其改性体。除了上述必不可少的组成成份之外,本专利技术组成物中为了辅助金属粉颜料,可以含有一部分不溶于溶剂中的只具有着色成份的生颜料。生颜料通常可以是无机颜料,也可以是有机颜料。生颜料可以是依半成品形态,在制造本专利技术处理剂时,直接加入。而生颜料半成品,也可以先把生颜料用一部分粘合剂,一部分分散添加剂及部分溶剂,预先进行混合,然后用各种分散器(例如三辊粉碎机、打拿粉碎机、气轮粉碎机等)进行分散后(要检验粒度)测定(参考KSM-5000 2113规格)分散体的溶剂挥发份及不挥发份;不足部分再补充,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成型物的单层表面处理剂,由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聚酯多元醇树脂的粘合剂、金属粉末颜料及人机溶剂组成;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纤维素醋酸酯丁酸酯和改性丙烯酸多元醇酯或是聚酯多元醇酯的组成的粘合剂10~90%;有机溶剂8~30%;金属粉末颜料1~15%;添加剂1~15%;含有异氰酸基的树脂:其加入当量数与上述粘合剂中含羟基树指的羟基当量总数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庆道金寅圭郑炳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