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318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火盖,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之间这有连通室,所述外腔室的上部设有大分火盖,所述内腔室上部设有小分火盖,所述大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八个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内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小分火孔,凸起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四个小凸块,所述小凸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孔的直径为3mm,所述大分火孔的直径为5mm,大分火孔和小分火孔处流出高速混合气体可保障燃烧反应强度和火焰容积密度,起到稳焰和强制燃烧的作用。

A fire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re dividing cov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chamber and the outer chamber between the inner chamber and the outer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hamb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large fire cov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mall fire cover, wherein the fire dividing cover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eight convex blocks, the convex block of the inner wall and the righ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mall fire hole, a convex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some big fire hole, the small fire cover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four convex blocks, the outer wall of a small bump on there are a number of large fire hole, the small fire hole diameter is 3mm, the big fire hole diameter is 5mm, the big fire hole and the small fire hole out of high-speed mixed gas can ensure the combustion reaction intensity and flame volume density, the flame stabilization and forced bur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火盖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火盖。
技术介绍
炒菜时火焰对炒勺进行加热的面积在直径二十至二十五厘米范围较为适中,加热面积大于这个范围就可能使热量无法被吸收利用,而造成浪费加热面积小于这个范围又极易造成菜品受热不均匀。如何将火焰与热量直接投送到上面所述用热范围,一般是将燃烧板直径做成十至十二厘米大小,气流火焰呈扇形扩张流动,让气流火焰直接与炒勺的直径二十至二十五用热范围进行碰撞,如此形式的直接热量交换不但换热效率高,而且热量在炒勺底部分布也很均匀,既能节省燃气又能保证菜品质量及厨师的用热需求。要燃烧板的气流火焰呈扇形扩张流动,要求火孔的气道必需要具有一定量的倾斜角度,火孔气道的倾斜角度如果过小显然不能令气流火焰的扩张幅度满足需求,然而以目前的火孔加工方式、由于火孔气道直线贯通燃烧板两端,为保障燃烧板的机械及耐热疲劳的强度,显然不能将燃烧板加工的太薄,如此条件下在燃烧板上加工直线贯通式大倾斜角度的火孔气道显然不太现实,即便是加工出此类火孔气道,由于预混气体从此类火孔气道流出时、在同一时间段只拥有一种气压及流速,如果气压低流速慢了燃烧强度和火焰的容积密度无法保障,如果气压高流速快了、火焰出处被气流带走的热量就会增多,同时高速流出的混合气体燃烧所需的热量也会增多,因此火焰出处的热量条件根本就无法令燃烧反应稳定和充分进行,解决此问题通常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额外增加辅助的稳焰火孔,显然难度极大;第二就是人们常采用的、在燃烧板上方外围加装数厘米高的聚热筒,如此一来火焰根部的热量条件是能够满足燃烧需求了,但是反过来又局限了火焰扩张的角度,使火焰及热量在第一时间里只能与炒勺直径十至十五厘米范围进行碰撞并直接换热,炒勺的其它区域是通过碰撞致使火焰扩散之后才能与其接触并进行间接换热,影响换热效率是小,造成炒勺受热不均,而且较小区域的高温也影响到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火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分火盖,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之间这有连通室,所述外腔室的上部设有大分火盖,所述内腔室上部设有小分火盖,所述大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八个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内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小分火孔,凸起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四个小凸块,所述小凸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孔的直径为3mm,所述大分火孔的直径为5mm。优选的,所述大分火盖和小分火盖的材料为含铜量57%的引铸非标黄铜。优选的,所述凸起块内壁和右侧壁的倾角为26°,外壁的倾角为24°。优选的,所述小凸块的外壁倾角为24°。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螺纹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的一种分火盖,新型结构不但换热效率高,而且热量在炒勺底部分布也很均匀,既能节省燃气又能保证菜品质量及厨师的用热需求,额外增加辅助的小火孔可以起到稳火的作用,凸起块和小凸块的设计可以让火焰更均匀,热力利用的更加充分,适当的倾角可以让火力集中,本技术的一种分火盖分为大分火盖和小分火盖,无论是锅底还是锅边的火焰都能很好的燃烧,增加利用率和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大分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内腔室,3-外腔室,4-连通室,5-大分火盖,6-小分火盖,7-凸起块,8-小分火孔,9-大分火孔,10-小凸块,11-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2和图3出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分火盖,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内腔室2和外腔室3,所述内腔室2和外腔室3之间这有连通室4,所述外腔室3的上部设有大分火盖5,所述内腔室2上部设有小分火盖6,所述大分火盖5上均匀设有八个凸起块7,所述凸起块7的内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小分火孔8,凸起块7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9,所述小分火盖6上均匀设有四个小凸块10,所述小凸块10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9,所述小分火孔8的直径为3mm,所述大分火孔9的直径为5mm。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分火盖5和小分火盖6的材料为含铜量57%的引铸非标黄铜,质量更好,更耐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块7内壁和右侧壁的倾角为26°,外壁的倾角为24°,让火焰更集中,提高燃气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小凸块10的外壁倾角为24°。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有四个螺纹孔11,用于底座1和液化器台之间的固定。基于上述:本技术结构的一种分火盖,新型结构不但换热效率高,而且热量在炒勺底部分布也很均匀,既能节省燃气又能保证菜品质量及厨师的用热需求,额外增加辅助的小火孔可以起到稳火的作用,凸起块7和小凸块10的设计可以让火焰更均匀,热力利用的更加充分,适当的倾角可以让火力集中,本技术的一种分火盖分为大分火盖5和小分火盖6,无论是锅底还是锅边的火焰都能很好的燃烧,增加利用率和使用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分火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火盖,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之间设有连通室,所述外腔室的上部设有大分火盖,所述内腔室上部设有小分火盖,所述大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八个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内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小分火孔,凸起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四个小凸块,所述小凸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孔的直径为3mm,所述大分火孔的直径为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火盖,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之间设有连通室,所述外腔室的上部设有大分火盖,所述内腔室上部设有小分火盖,所述大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八个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内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小分火孔,凸起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盖上均匀设有四个小凸块,所述小凸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大分火孔,所述小分火孔的直径为3mm,所述大分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火皇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