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盖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161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盖组合,包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火盖组合包括火盖底座,火盖底座上方插接有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内环火盖置于外环火盖中心处,外环火盖的盖体的上表面向中心处凹陷形成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的凸块,所述凸块之间设有一号内火孔,凸块的斜表面设有二号内火孔。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下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斜火孔,所述第一斜火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二斜火孔,所述第一斜火孔与第二斜火孔交错排列。斜火孔与内火孔的火焰形成交叉式火焰,可以使燃气更充分均匀的燃烧。内火孔上下交替排列,解决了火孔空间间距较小的问题,保证了空气的二次供给,使燃气产生具有较高温度的蓝色火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火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灶炉头,外环火盖的的外沿设有均匀分布的稳焰孔和外环火孔,但内火孔的设计直接影响燃气的热能传导效率。内火孔的间距过小容易影响二次空气供给,产生黄色火焰。专利号为200920112857.7的中国公开的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内火孔位于盖体内圈,该内火孔与盖体燃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内火孔密集的位于一个内圈曲面内,内火孔之间的间距较小,容易导致二次空气供给不足,并且燃气无法完全燃烧,易产生热能较低的黄色火焰,燃气的使用效率降低并且对食物的味道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并且单一的外环火盖会导致燃气燃烧不均匀,同样使用燃气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盖组合,其能够有效提高燃气的使用效率,使燃气释放稳定的热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盖组合,包括火盖底座、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插接于火盖底座上方,内环火盖置于外环火盖中心处,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圆环状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侧立面按圆周方向设有外火孔,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下开口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盖体的上表面向中心处凹陷形成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的凸块,所述凸块之间的圆锥面上开设有一号内火孔,凸块开设有二号内火孔,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斜火孔,所述第一斜火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二斜火孔,所述第一斜火孔与第二斜火孔交错排列。作为优选地,一号内火孔与二号内火孔的孔径均为Imm至2mm。作为优选地,所述一号内火孔与二号内火孔的中心线相交于盖体的正上方。作为优选地,所述筒体上方设有圆台,所述筒体下方设有接口,所述第一斜火孔与第二斜火孔沿接口至圆台方向向上倾斜。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斜火孔的孔径为2mm至2.5mm,所述第二斜火孔的孔径为1mm 至 2mm。作为优选地,所述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采用型号为HPb59_l铅黄铜。作为优选地,所述外火孔的下方设有稳焰孔,外火孔与稳焰孔交错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盖体内侧将内火孔设计成凸块上的一号内火孔和置于凸块下方的二号内火孔,此中设计将内火孔分成上下交错的两层。因为相邻内火孔上下交错排列,在满足多个内火孔数量要求的基础上,解决了火孔空间间距较小的问题,保证了空气的二次供给,使燃气产生具有较高温度的蓝色火焰,减少了燃气的浪费。内火孔的孔径小于Imm时,火焰传播速度过慢容易形成脱火现象,内火孔的孔径大于2mm时,火焰传播速度过快容易形成回火现象,内火孔采用Imm至2mm的孔径使从内火孔喷出的火焰能够稳定的燃烧。内火孔与斜火孔都具有一定的倾角,火孔的倾角越大,烟气中CO的含量越多,热效率越高,火孔的倾角有效的提高了燃气的使用效率。HPb59-l铅黄铜的较好切削性能、力学性能,能承受冷热压力加工并对一般腐蚀有良好的稳定性,是作为火盖的优选材料。稳焰孔可防止外火孔的火焰出现回火、脱火现象。斜火孔与内火孔的火焰形成交叉式火焰,可以使燃气更充分均匀的燃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火盖组合的剖视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一;图3为本技术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4为本技术中外环火盖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内环火盖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环火盖;2、内环火盖;3、火盖底座;4、凸块;5、二号内火孔;6、一号内火孔;7、圆锥面;8、外火孔;9、稳焰孔;10、第二燃气通道;11、筒体;12、圆台;13、接口 ;14、侧壁;15、第一斜火孔;16、第二斜火孔;17、第三燃气通道;18、第一燃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一种火盖组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一种火盖组合,包括火盖底座3、外环火盖I与内环火盖2,所述外环火盖I与内环火盖2可插接于火盖底座3上方,内环火盖2置于外环火盖I中心处。火盖底座3的第一燃气通道18分别连通于外环火盖I的第二燃气通道10与内环火盖2的第三燃气通道17。参阅图2、图3与图4可知,所述外环火盖I包括圆环状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侧立面按圆周方向设有六十八个外火孔8,所述外火孔8采用孔2.6mm的孔径,所述外火孔8的下方设有六十八个稳焰孔9,外火孔8与稳焰孔9交错排列。稳焰孔9可防止外火孔8喷射的火焰出现回火,脱火现象,有助于燃气的稳定燃烧。所述外环火孔8和稳焰孔9的中心线分别相交于盖体的正下方,说明外火孔8与稳焰孔9都为倾斜火孔,火孔的倾角越大,烟气中CO的含量越多,热效率越高,火孔的倾角有效的提高了燃气的使用效率。盖体的上表面向中心处凹陷形成圆锥面7,所述圆锥面7上均匀分布有十二个的凸块4,所述凸块4之间的圆锥面7上开设有一号内火孔6,凸块4的上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二号内火孔5。所述一号内火孔6与二号内火孔5的中心线均相交于盖体的正上方,一号内火孔6与二号内火孔5均为倾斜火孔,有助于提高了燃气的使用效率。所述一号内火孔与二号内火孔的数量都为12个,一号内火孔6与二号内火孔5的孔径均为1.8mm。1.8m的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内环火孔过大产生煤气灶回火现象。所谓煤气灶回火:火孔的尺寸过大,导致燃气的流动速度小于火焰的传播速度,使火焰缩回到灶具内腔,出现灶喷的“爆燃”的燃烧现象。一号内火孔与二号内火孔交替排列,在满足多个内火孔数量要求的基础上,解决了火孔空间间距较小的问题,保证了空气的二次供给,使燃气产生具有较高温度的蓝色火焰,减少了燃气的浪费。外环火盖I的一号内火孔6、二号内火孔5、外环火孔8、稳焰孔9均与第二燃气通道10相通,保证燃气可输送到各个火孔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环火盖2包括下开口的筒体11,所述筒体11上方设有圆台12,所述筒体11下方设有接口 13,所述借口插接于火盖底座3的中心处。所述筒体11的侧壁14开设有第一斜火孔15,所述第一斜火孔15的下方开设有第二斜火孔16,所述第一斜火孔15与第二斜火孔16交错排列。第一斜火孔15与第二斜火孔16沿接口 13至圆台12方向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斜火孔15与第二斜火孔16向外环火盖I喷射火焰。参阅图1可知,内环火盖2的斜火孔与外环火盖I的内火孔的火焰形成交叉式火焰,可以使燃烧更充分,燃烧更加均匀,提高燃气的使用效率。所述第一斜火孔15的孔径为2.23mm,所述第二斜火孔16的孔径为1.5mm,所述第一斜火孔15与第二斜火孔16的数量均为24。2.23mm的第一斜火孔15与孔径1.5mm的第二斜火孔16的孔径配合设置使燃气能更更加稳定的燃烧。所述内环火盖2的第一斜火孔15与第二斜火孔16都与第三燃气通道17相通。HPb59-l铅黄铜的较好切削性能,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承受冷、热压力加工并对一般腐蚀有良好的稳定性,是最为火盖的优选材。所述内环火盖2和外环火盖I采用型号为HPb59-l铅黄铜,生产过程中内环火盖2和外环火盖I易于加工,可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尚O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盖组合,包括火盖底座、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外环火盖与内环火盖插接于火盖底座上方,内环火盖置于外环火盖中心处,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圆环状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侧立面按圆周方向设有外火孔,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下开口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盖体的上表面向中心处凹陷形成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的凸块,所述凸块之间的圆锥面上开设有一号内火孔,凸块开设有二号内火孔,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斜火孔,所述第一斜火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二斜火孔,所述第一斜火孔与第二斜火孔交错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信芳陈益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天马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