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丙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15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性高、承重能力好的新型起重机支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包括有主支腿、第一固定板、第一弹性件、安装板、立杆、第二固定板、第一液压缸、第二弹性件、压板、副支腿等;主支腿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主支腿上套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立杆,主支腿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灵活性高、承重能力好、稳定性高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解决起重机作业时晃动的问题。

A new type of crane le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rane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crane support leg.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novel crane support leg with high flexibility and good bearing capac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eg of a new crane, including the main legs, the first fixed plate, a first elastic piece, a mounting plate, a vertical rod, second fixing plate,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second, an elastic member, a leg and side plate, the main leg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the first fixed plate, the main supporting leg is set on the first elastic piece, a first elastic member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the mounting plate on both sides of a vertical rod, the main legs are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fixed plates, second fixed plat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ymmetrical hydraulic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flexibility, good bearing capacity and high sta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shaking when the crane wor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吊车。起重机在搬运过程中起重机自身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为了维持起重机的稳定,通常会通过支腿来支撑起重机,现有的起重机支腿存在结构简单、承重能力不佳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灵活性高、承重能力好的新型起重机支腿。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起重机支腿存在结构简单、承重能力不佳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性高、承重能力好的新型起重机支腿。(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包括有主支腿、第一固定板、第一弹性件、安装板、立杆、第二固定板、第一液压缸、第二弹性件、压板、副支腿、固定底座、第二液压缸、横臂和法兰,主支腿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主支腿上套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立杆,主支腿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与立杆顶部连接,主支腿上底部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弹性件,固定底座左右对称开有圆孔,第二弹性件顶部设有压板,压板底部中心副支腿,副支腿穿过圆孔,主支腿顶部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侧壁垂直连接横臂的一端,横臂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在起重机的底座。优选地,还包括有锥形齿,固定底座底部均匀设有锥形齿。优选地,还包括有加强筋,固定底座与主支腿之间设有加强筋。优选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优选地,第一固定板材质为Q235钢。工作原理:起重机需要工作时,控制第二液压缸伸长,带动第二液压缸下面所有部件一起向下运动,固定底座接触到地面时,控制第二液压缸停止伸长,主支腿通过固定底座能对起重机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起重机工作时候晃动。当起重机在地面不平的区域作业时,可控制第一液压缸伸长,第一液压缸带动立杆向下运动,此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被压缩,立杆挤压压板,压板带动副支腿向下运动,副支腿插入地面时,控制第一液压缸停止伸长,此时,副支腿对地面抓紧,进一步防止起重机晃动,当工作完成时,控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解决起重机作业时晃动的问题。因为还包括有锥形齿,固定底座底部均匀设有锥形齿,锥形齿抓地效果好,能够防止本技术滑动,有利于起重机作业。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固定底座与主支腿之间设有加强筋,能够增强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因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弹簧弹性效果好,能够很好的满足本装置性能。因为第一固定板材质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不容易变形,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灵活性高、承重能力好、稳定性高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解决起重机作业时晃动的问题,并且本技术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支腿,2-第一固定板,3-第一弹性件,4-安装板,5-立杆,6-第二固定板,7-第一液压缸,8-第二弹性件,9-压板,10-副支腿,11-固定底座,12-圆孔,13-第二液压缸,14-横臂,15-法兰,16-锥形齿,1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如图1-3所示,包括有主支腿1、第一固定板2、第一弹性件3、安装板4、立杆5、第二固定板6、第一液压缸7、第二弹性件8、压板9、副支腿10、固定底座11、第二液压缸13、横臂14和法兰15,主支腿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主支腿1上套有第一弹性件3,第一弹性件3上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左右两侧设有立杆5,主支腿1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6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7与立杆5顶部连接,主支腿1上底部设有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弹性件8,固定底座11左右对称开有圆孔12,第二弹性件8顶部设有压板9,压板9底部中心副支腿10,副支腿10穿过圆孔12,主支腿1顶部设有第二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3侧壁垂直连接横臂14的一端,横臂14另一端通过法兰15连接在起重机的底座。还包括有锥形齿16,固定底座11底部均匀设有锥形齿16。还包括有加强筋17,固定底座11与主支腿1之间设有加强筋17。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8均为弹簧。第一固定板2材质为Q235钢。工作原理:起重机需要工作时,控制第二液压缸13伸长,带动第二液压缸13下面所有部件一起向下运动,固定底座11接触到地面时,控制第二液压缸13停止伸长,主支腿1通过固定底座11能对起重机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起重机工作时候晃动。当起重机在地面不平的区域作业时,可控制第一液压缸7伸长,第一液压缸7带动立杆5向下运动,此时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8被压缩,立杆5挤压压板9,压板9带动副支腿10向下运动,副支腿10插入地面时,控制第一液压缸7停止伸长,此时,副支腿10对地面抓紧,进一步防止起重机晃动,当工作完成时,控制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13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解决起重机作业时晃动的问题。因为还包括有锥形齿16,固定底座11底部均匀设有锥形齿16,锥形齿16抓地效果好,能够防止本技术滑动,有利于起重机作业。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17,固定底座11与主支腿1之间设有加强筋17,能够增强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因为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8均为弹簧,弹簧弹性效果好,能够很好的满足本装置性能。因为第一固定板2材质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不容易变形,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支腿(1)、第一固定板(2)、第一弹性件(3)、安装板(4)、立杆(5)、第二固定板(6)、第一液压缸(7)、第二弹性件(8)、压板(9)、副支腿(10)、固定底座(11)、第二液压缸(13)、横臂(14)和法兰(15),主支腿(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主支腿(1)上套有第一弹性件(3),第一弹性件(3)上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左右两侧设有立杆(5),主支腿(1)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6)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7)与立杆(5)顶部连接,主支腿(1)上底部设有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弹性件(8),固定底座(11)左右对称开有圆孔(12),第二弹性件(8)顶部设有压板(9),压板(9)底部中心副支腿(10),副支腿(10)穿过圆孔(12),主支腿(1)顶部设有第二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3)侧壁垂直连接横臂(14)的一端,横臂(14)另一端通过法兰(15)连接在起重机的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起重机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支腿(1)、第一固定板(2)、第一弹性件(3)、安装板(4)、立杆(5)、第二固定板(6)、第一液压缸(7)、第二弹性件(8)、压板(9)、副支腿(10)、固定底座(11)、第二液压缸(13)、横臂(14)和法兰(15),主支腿(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主支腿(1)上套有第一弹性件(3),第一弹性件(3)上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左右两侧设有立杆(5),主支腿(1)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6)底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7)与立杆(5)顶部连接,主支腿(1)上底部设有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弹性件(8),固定底座(11)左右对称开有圆孔(12),第二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丙星
申请(专利权)人:左丙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