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液混合器以及蒸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6959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液混合器和蒸煮系统,其中,该酸液混合器包括:混合管(10),该混合管(10)具有加酸口(11)、入料口(12)和第一出口;送料管(30),该送料管(30)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并设置有第二出口(33),所述送料管(30)包括可拆卸地装配的多个管段,该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在酸液混合器中,随着物料沿送料方向的前进,液体酸液的残留量逐渐减少,因此在送料管上,沿着送料方向腐蚀程度有所不同,通过将送料管设置成包括可拆卸地装配的多个管段,该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由此既能够节省防腐成本,又能够提高送料管的寿命。

Acid mixer and cook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cid liquid mixer and cooking system, wherein, the acid liquid mixer includes: mixing tube (10), the mixing tube (10) with acid outlet (11), inlet (12) and a first outlet; the feed pipe (30), the feeding tube (30) connected to the first outlet and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utlet (33), the feeding tube (30)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emovably assembled pipe, the pipe sections along the feeding direction of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acid in the mixer, with the material along the feeding direction, residual liquid acid decreased, so in the feeding pipe, the feeding direction along the corrosion degree is different, through the feeding pipe is provided including removably assembled multiple tube sections, the plurality of pipe sections along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feeding direc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which can not only save the cost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anticorrosion, feeding tub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液混合器以及蒸煮系统
本技术涉及酒精生产设备,更具体地,涉及酸液混合器以及蒸煮系统。
技术介绍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现在,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就有7亿多吨,因此将植物纤维转化为酒精的工艺形成产业化利用,非常符合我国的国庆。纤维素制取酒精的基本步骤包括采用稀酸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以及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的过程。一般,在蒸煮器进行蒸煮前,植物纤维需要使用稀酸进行预处理,例如,将浓度为2%-5%的稀硫酸溶液喷洒在植物纤维上,在蒸汽压力8kgf/cm2、温度180℃的条件下,在酸液混合器中充分混合,之后进入蒸煮器进行蒸煮,最终获得酒精。但是,在上述预处理过程中,在酸液混合器的进料口的附近,稀酸溶液还未充分浸润到植物纤维中,仍残留部分液体酸液,该酸液在高温环境下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从而发生送料管严重腐蚀的现象。而将送料管的材料全部更换为高性能耐腐蚀材料的话,成本大幅增加。因此,目前需要以较低成本解决酸液混合器的送料管发生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液混合器,该酸液混合器的防腐性能优异,从而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煮系统,该蒸煮系统的酸液混合器的使用寿命较长,使得蒸煮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酸液混合器,其中,该酸液混合器包括:混合管,该混合管具有加酸口、入料口和第一出口;送料管,该送料管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并设置有第二出口,所述送料管包括可拆卸地装配的多个管段,该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优选地,所述送料管的所述多个管段的内壁上均铺设有防腐层,并且沿着送料方向所述防腐层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分别由防腐性能逐渐降低的材料构成。优选地,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管段的材料为双相不锈钢、玻璃钢、橡胶制品或无机板材。优选地,所述送料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管段的末端形成有所述第二出口。优选地,所述送料管水平布置,所述混合管与所述第一管段垂直地连通设置。优选地,所述加酸口设置在所述混合管的管口并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入料口设置在所述混合管的管壁上并沿竖直方向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比所述第二管段的长度短。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可以为1m至2.5m。本技术又提供一种蒸煮系统,该蒸煮系统包括蒸煮器,其中,所述蒸煮系统还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酸液混合器,该酸液混合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蒸煮器连通。在酸液混合器中,随着物料沿送料方向的前进,液体酸液的残留量逐渐减少,因此在送料管上,沿着送料方向腐蚀程度有所不同,通过将送料管设置成包括可拆卸地装配的多个管段,该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由此既能够节省防腐成本,又能够提高送料管的寿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酸液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混合管11加酸口12入料口13阀门30送料管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33第二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水平方向”是指送料管与地面平行地布置时的方向,“竖直方向”是指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参照图1,将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酸液混合器。如图1所示,该酸液混合器包括混合管10和送料管30。混合管10具有加酸口11、入料口12和第一出口,通过加酸口11向混合管10加入酸液(例如,稀硫酸),通过入料口12向混合管10加入纤维物料(例如,秸秆),酸液和植物纤维在混合管10内混合之后,通过第一出口进入送料管30。本技术提供的酸液混合器的送料管30连通于第一出口,并且送料管30上设置有第二出口33,来自混合管10的混合物料通过送料管30移送,并通过第二出口33移送至下一设备(如蒸煮器)。其中,在酸液混合器中,随着物料沿送料方向的前进,酸液和植物纤维物料充分混合,酸液会浸入植物纤维的内部,从而植物纤维的表面上残留的液体酸液的量逐渐减少,因此在送料管上,与混合管连接的部分的腐蚀现象最严重,并且沿着送料方向腐蚀程度逐渐降低。针对这种腐蚀原理,本技术提供的酸液混合器的送料管30包括可拆卸地装配的多个管段,即,多个管段可以单独由材料或不同结构构成(只要接口能够相互配合而密封连接即可),并且该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换句话说,由于刚出混合管10的混合物料的腐蚀性最强,因此将与混合管10的第一出口连接的管段设置成防腐性能最好,使得该管段上腐蚀现象几乎不发生或少发生。使送料管30的多个管段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以下,本技术提供两种优选实施方式。方案一:送料管30的多个管段的内壁上均铺设有防腐层,并且沿着送料方向防腐层的厚度逐渐减小,通过防腐层的厚度差来体现防腐性能的差异。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防腐层的材料来体现防腐性能的差异,即,与混合管10直接连接的管段的内壁上铺设防腐性能最强的防腐材料,例如,环氧煤沥青或聚氨酯漆(但不限于此),然后送料管30的下游的管段的内壁上不铺设任何防腐层。方案二:方案一是通过设置防腐层来体现防腐性能的差异,但也可以直接通过送料管的多个管段的构成材料来体现防腐性能的差异,即,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分别由防腐性能逐渐降低的材料构成,也就是说,与第一出口连通的管段的材料可以是双相不锈钢、玻璃钢、橡胶制品或无机板材,而送料管30的下游的管段可以由普通管材构成,例如,普通钢管或铜管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方案一和方案二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择一使用,只要能够使保障送料管30的与混合管10的第一出口连通的管段不腐蚀或腐蚀程度低即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酸液混合器中,送料管30包括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即设置了两个管段,第一管段31连通于第一出口,第二管段32的末端形成有第二出口33。通过实验,能够计算出酸液浸入植物纤维中的时间以及该时间内混合物料的行程,从而只将第一管段31由强防腐材料构成(或者只在第一管段31的内壁上设置防腐层),这种方法能够节省进行防腐措施的成本。具体地,第一管段31的长度比第二管段32的长度短,更具体地,第一管段31的长度为1m至2.5m。另外,送料管30水平布置,混合管10与第一管段31垂直地连通设置,这种垂直连接能够使混合物料通过自身重力作用直接进入送料管30中,混合物料在送料管30内通过搅拌器的作用下边混合,边前进,最终通过第二出口33进入下一设备(蒸煮器)中。另外,加酸口11设置在混合管10的管口并沿水平方向布置,入料口12设置在混合管10的管壁上并沿竖直方向布置。由此,酸液从上方喷洒,植物纤维物料从侧方投入,这使得酸液能够更好地喷洒在植物纤维上。以上,针对本技术提供的酸液混合器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本技术又提供一种蒸煮系统,该蒸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酸液混合器以及蒸煮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酸液混合器包括:混合管(10),该混合管(10)具有加酸口(11)、入料口(12)和第一出口;送料管(30),该送料管(30)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并设置有第二出口(33),所述送料管(30)包括可拆卸地装配的多个管段,该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该酸液混合器包括:混合管(10),该混合管(10)具有加酸口(11)、入料口(12)和第一出口;送料管(30),该送料管(30)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并设置有第二出口(33),所述送料管(30)包括可拆卸地装配的多个管段,该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的防腐性能逐渐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30)的所述多个管段的内壁上均铺设有防腐层,并且沿着送料方向所述防腐层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多个管段沿着送料方向分别由防腐性能逐渐降低的材料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管段的材料为双相不锈钢、玻璃钢、橡胶制品或无机板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酸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30)包括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所述第一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贵臣魏拥辉商成祥孙文达袁敬伟于泳季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