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645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机CD机芯组件的顶部固定有机芯下盖、底部固定有机芯下盖,机芯下盖与CD机芯组件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包覆整个CD机芯组件,固定于CD机芯组件的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形成一前端面,前端面仅留设一仅供CD仓门出入的进出口,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的前端面固定于面壳的背面,前端面与面壳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整机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CD机芯组件所占据的大部分空间作为喇叭腔体,增大喇叭腔体的体积,从而提高和改善音质,且避免读碟时出现“跳音”现象,具有降低成本、节省空间、降低生产不良率和简单实用的优点。

High power digital sound of horn and CD movement component common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power digital audio speakers and CD core components of the cavity, the top of the CD machine core component is fixed with the movement under the cover, ar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cover movement, movement under the cover and the CD core component connecte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lexible seal,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core core coating the CD core components, core is fixed on the CD core component on the cover and the movement under the cover forming a front end surface, leaving only a front surface for CD door access to import and export, the back end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core core is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end surface of the joint surface of shell set a flexible sealing pad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whole volume remains unchanged, most of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CD core component as the horn horn cavity, increasing the volume of the cavity, so as to enhance and improve the sound quality and avoid reading dish \skip\ phenomenon, which could reduce costs, save space, reduce the production rate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b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
本技术涉及抽屉式出入碟的音响
,尤其是涉及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
技术介绍
对于抽屉式出入碟的CD音响等数字音响机型,都要通过隔板11将左右喇叭与CD机芯组件3隔开,在音响箱壳1的内腔形成左中右三个腔体,图1所示,中间的腔体安装CD机芯组件3,左右两侧的腔体分别形成一个小体积的相互隔离的密封的喇叭腔体10,喇叭腔体10的体积过小,浪费了CD机芯组件3所占据的大部分空间,音质也不好。设计师都想努力将腔体密封,提高音响品质,以实现“好声音”。因此,腔体的大小及密封性对音响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如果取消左右两个隔板11,在喇叭与CD机芯组件3共腔体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持音响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增大喇叭腔体10,但是,CD机芯组件3直接暴露在喇叭腔体10中,由于受到抽屉式CD托盘的活动机构的限制,CD仓门4与面壳2周边的配合至少要留有单边0.8mm的间隙,CD机芯组件3与面壳2之间有漏气。另外,对于5W以内的小功率机型,可以在CD仓门4后端面增加密封垫,但对于10W以上的大功率机型,由于CD机芯组件3的光头受喇叭出风和振动影响,很容易出现读碟“跳音”现象,实际上音质也不好,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结构简单、低成本、提高音质的大功率数字音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包括音响箱壳、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音响箱壳的前面设置有面壳,音响箱壳的内腔的中部位置设置有CD机芯组件,CD机芯组件的前端面设置有一CD仓门,机芯上盖固定在CD机芯组件的顶部,机芯下盖固定在CD机芯组件的底部,机芯下盖与CD机芯组件的相接面或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包覆整个CD机芯组件,固定于CD机芯组件的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形成一前端面,前端面仅留设一仅供CD仓门出入的进出口,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的前端面固定于面壳的背面,前端面与面壳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垫。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面与面壳的相接面为“口”字形,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垫为“口”字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芯上盖与所述CD机芯组件的后端边缘及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相接面,机芯上盖与CD机芯组件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第一柔性密封垫呈“U”字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芯下盖与所述CD机芯组件的后端边缘及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相接面,机芯上盖与CD机芯组件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第一柔性密封垫呈“U”字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芯上盖与所述机芯下盖的后端边缘及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相接面,机芯上盖与机芯下盖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第一柔性密封垫呈“U”字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音响箱壳的内腔在CD机芯组件的上方形成一上腔体、下方形成一下腔体,在CD机芯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喇叭腔体,上腔体分别连通左右两侧的喇叭腔体,下腔体分别连通左右两侧的喇叭腔体,由上腔体、下腔体以及左右两侧的喇叭腔体组成大功率数字音响的音响腔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在整机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CD音响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CD机芯组件所占据的大部分空间作为喇叭腔体,增大喇叭腔体的体积,从而提高和改善音质,且避免读碟时出现“跳音”现象,具有降低成本、节省空间、降低生产不良率和简单实用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大功率CD音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大功率CD音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CD机芯组件与面壳之间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CD机芯组件、机芯上盖和机芯下盖之间的组装示意图。图中:1、音响箱壳2、面壳3、CD机芯组件4、CD仓门5、机芯上盖6、机芯下盖7、第一柔性密封垫8、进出口9、第二柔性密封垫10、喇叭腔体11、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见图2至图4所示,包括音响箱壳1、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音响箱壳1的前面设置有面壳2,音响箱壳1的内腔的中部位置设置有CD机芯组件3,CD机芯组件3的前端面设置有一CD仓门4。机芯上盖5固定在CD机芯组件3的顶部,机芯下盖6固定在CD机芯组件3的底部,固定于CD机芯组件3的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形成一前端面,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的前端面固定于面壳2的背面,音响箱壳1的内腔在CD机芯组件3的上方形成一上腔体、下方形成一下腔体,在CD机芯组件3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喇叭腔体10,上腔体分别连通左右两侧的喇叭腔体10,下腔体分别连通左右两侧的喇叭腔体10,由上腔体、下腔体以及左右两侧的喇叭腔体10组成大功率数字音响的音响腔体。机芯下盖6与CD机芯组件3的相接面或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7,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包覆整个CD机芯组件3,前端面仅留设一仅供CD仓门4出入的进出口8。由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所组成的前端面与面壳2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垫9。前端面与面壳2的相接面为“口”字形,第二柔性密封垫9为“口”字形。机芯下盖6与CD机芯组件3的后端边缘及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相接面,机芯上盖5与CD机芯组件3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7,第一柔性密封垫7呈“U”字形。机芯上盖5与CD机芯组件3的后端边缘及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相接面,机芯上盖5与CD机芯组件3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7,第一柔性密封垫7呈“U”字形。或者,机芯上盖5与机芯下盖6的后端边缘及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相接面,机芯上盖5与机芯下盖6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7,第一柔性密封垫7呈“U”字形。本技术通过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将整个CD机芯组件3包住,只在CD仓门4处让出缺口,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之间通过螺丝锁住,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之间的相接面用软性密封垫进行密封,然和再通过螺丝将整个CD机芯组件3锁到面壳2,整个CD机芯组件3与面壳2之间的相接面同样用软性密封垫进行密封,通过机芯上盖5、机芯下盖6和面壳2将整个CD机芯组件3完全包起来,将整个CD机芯组件3完全与腔体隔开。本技术在整机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CD音响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CD机芯组件3所占据的空间,将CD机芯组件3所占据的大部分空间作为喇叭腔体10,增大喇叭腔体10的体积,从而提高和改善音质,且避免读碟时出现“跳音”现象,具有降低成本、节省空间、降低生产不良率和简单实用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包括音响箱壳(1),音响箱壳(1)的前面设置有面壳(2),音响箱壳(1)的内腔的中部位置设置有CD机芯组件(3),CD机芯组件(3)的前端面设置有一CD仓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机芯上盖(5)固定在CD机芯组件(3)的顶部,机芯下盖(6)固定在CD机芯组件(3)的底部,机芯下盖(6)与CD机芯组件(3)的相接面或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7),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包覆整个CD机芯组件(3),固定于CD机芯组件(3)的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形成一前端面,前端面仅留设一仅供CD仓门(4)出入的进出口(8),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的前端面固定于面壳(2)的背面,前端面与面壳(2)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垫(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包括音响箱壳(1),音响箱壳(1)的前面设置有面壳(2),音响箱壳(1)的内腔的中部位置设置有CD机芯组件(3),CD机芯组件(3)的前端面设置有一CD仓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机芯上盖(5)固定在CD机芯组件(3)的顶部,机芯下盖(6)固定在CD机芯组件(3)的底部,机芯下盖(6)与CD机芯组件(3)的相接面或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垫(7),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包覆整个CD机芯组件(3),固定于CD机芯组件(3)的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形成一前端面,前端面仅留设一仅供CD仓门(4)出入的进出口(8),机芯上盖(5)和机芯下盖(6)的前端面固定于面壳(2)的背面,前端面与面壳(2)的相接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垫(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与面壳(2)的相接面为“口”字形,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垫(9)为“口”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与CD机芯组件共腔体的大功率数字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上盖(5)与所述CD机芯组件(3)的后端边缘及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志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