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7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包括磁性基层、磁性增强层和陶瓷表层,磁性基层的材料包括铁、硅、氧化硼、氧化铬和氧化锌,其中,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5.5‑98份、硅0.25‑0.5份、氧化硼0.5‑1.5份,氧化铬0.5‑1.5份和氧化锌0.2‑1份,磁性增强层包裹在磁性基层的外围形成磁性材料,且磁性增强层选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性材料,磁性增强层在相对于磁性基层的另一面设置有陶瓷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磁性材料上电沉积有陶瓷薄膜形成陶瓷表层,能够有效提高磁性材料的整体硬度,减少因外装树脂的渗入而影响磁性材料硬度的情况,有效的保证电感元件的可靠性、综合性能及元件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
技术介绍
基于目前行动装置的尺寸缩小化的趋势,电池储存电量亦因装置的尺寸减小而随之减少,基于行动装置的充电需求,变压器及其电感元件普遍设置于各式电子产品中。其中电感元件的磁性主体大体为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由于外装树脂的渗入会直接影响磁性材料的硬度,进而可能影响电感元件的可靠性及元件特性。众所周知,陶瓷材料硬度高,耐磨性、耐蚀性和耐高温氧化性能好,在磁性材料的表面沉积陶瓷薄膜,可结合陶瓷上述优点和磁性材料本身的优点,能够获得具有良好可靠性、综合性能良好及电磁特性优异的电感元件。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包括磁性基层、磁性增强层和陶瓷表层,所述磁性基层的材料包括铁、硅、氧化硼、氧化铬和氧化锌,其中,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5.5-98份、硅0.25-0.5份、氧化硼0.5-1.5份,氧化铬0.5-1.5份和氧化锌0.2-1份,所述磁性增强层包裹在磁性基层的外围形成磁性材料,且磁性增强层选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性材料,所述磁性增强层在相对于磁性基层的另一面设置有陶瓷表层。进一步地,所述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6.5份、硅0.5份、氧化硼1.5份,氧化铬1份和氧化锌0.5份。进一步地,所述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8份、硅0.25份、氧化硼1份,氧化铬0.5份和氧化锌0.25份。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增强层的软磁性材料为硅钢片、坡莫合金或铁氧体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材料通过沉积的方式在磁性增强层表面沉积有陶瓷表层。进一步地,在所述磁性材料表面沉积陶瓷表层的操作如下:a:将磁性材料等待沉积的表面进行抛光、脱脂、清洗以及去应力退火等预处理;b:在磁性材料预处理过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形成镍或锌过渡层;c:将电镀有镍或锌过渡层的磁性材料实施共溅射处理,利用陶瓷靶材在镍或锌过渡层上沉积陶瓷薄膜形成陶瓷表层;d:将沉积有陶瓷表层的磁性材料置于烘箱内焙烧、保温、冷却后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磁性材料上电沉积有陶瓷薄膜形成陶瓷表层,能够有效提高磁性材料的整体硬度,减少因外装树脂的渗入而影响磁性材料硬度的情况,有效的保证电感元件的可靠性、综合性能及元件特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磁性基层,2、磁性增强层,3、陶瓷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包括磁性基层1、磁性增强层2和陶瓷表层3,磁性基层1的材料包括铁、硅、氧化硼、氧化铬和氧化锌,其中,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6.5份、硅0.5份、氧化硼1.5份,氧化铬1份和氧化锌0.5份,磁性增强层2包裹在磁性基层1的外围形成磁性材料,且磁性增强层2选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性材料,具体为硅钢片,磁性增强2层在相对于磁性基层1的另一面设置有陶瓷表层3,磁性材料通过沉积的方式在磁性增强层表面沉积有陶瓷表3层,具体操作如下:a:将磁性材料等待沉积的表面进行抛光、脱脂、清洗以及去应力退火等预处理;b:在磁性材料预处理过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形成镍或锌过渡层;c:将电镀有镍或锌过渡层的磁性材料实施共溅射处理,利用陶瓷靶材在镍或锌过渡层上沉积陶瓷薄膜形成陶瓷表层3;d:将沉积有陶瓷表层3的磁性材料置于烘箱内焙烧、保温、冷却后即得。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包括磁性基层1、磁性增强层2和陶瓷表层3,磁性基层1的材料包括铁、硅、氧化硼、氧化铬和氧化锌,其中,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1的材料中包括铁97.5份、硅0.3份、氧化硼1份,氧化铬1份和氧化锌0.2份,磁性增强层2包裹在磁性基层1的外围形成磁性材料,且磁性增强层2选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性材料,具体为坡莫合金,磁性增强层2在相对于磁性基层1的另一面设置有陶瓷表层3,磁性材料通过沉积的方式在磁性增强层2表面沉积有陶瓷表层3,具体操作如下:a:将磁性材料等待沉积的表面进行抛光、脱脂、清洗以及去应力退火等预处理;b:在磁性材料预处理过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形成镍或锌过渡层;c:将电镀有镍或锌过渡层的磁性材料实施共溅射处理,利用陶瓷靶材在镍或锌过渡层上沉积陶瓷薄膜形成陶瓷表层3;d:将沉积有陶瓷表层3的磁性材料置于烘箱内焙烧、保温、冷却后即得。实施例3如图1所示的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包括磁性基层1、磁性增强层2和陶瓷表层3,磁性基层1的材料包括铁、硅、氧化硼、氧化铬和氧化锌,其中,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1的材料中包括铁98份、硅0.25份、氧化硼1份,氧化铬0.5份和氧化锌0.25份,磁性增强层2包裹在磁性基层1的外围形成磁性材料,且磁性增强层2选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性材料,具体为铁氧体,磁性增强层2在相对于磁性基层1的另一面设置有陶瓷表层3,磁性材料通过沉积的方式在磁性增强层2表面沉积有陶瓷表层3,具体操作如下:a:将磁性材料等待沉积的表面进行抛光、脱脂、清洗以及去应力退火等预处理;b:在磁性材料预处理过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形成镍或锌过渡层;c:将电镀有镍或锌过渡层的磁性材料实施共溅射处理,利用陶瓷靶材在镍或锌过渡层上沉积陶瓷薄膜形成陶瓷表层;d:将沉积有陶瓷表层3的磁性材料置于烘箱内焙烧、保温、冷却后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磁性材料上电沉积有陶瓷薄膜形成陶瓷表层,能够有效提高磁性材料的整体硬度,减少因外装树脂的渗入而影响磁性材料硬度的情况,有效的保证电感元件的可靠性、综合性能及元件特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包括磁性基层、磁性增强层和陶瓷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基层的材料包括铁、硅、氧化硼、氧化铬和氧化锌,其中,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5.5‑98份、硅0.25‑0.5份、氧化硼0.5‑1.5份,氧化铬0.5‑1.5份和氧化锌0.2‑1份,所述磁性增强层包裹在磁性基层的外围形成磁性材料,且磁性增强层选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性材料,所述磁性增强层在相对于磁性基层的另一面设置有陶瓷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包括磁性基层、磁性增强层和陶瓷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基层的材料包括铁、硅、氧化硼、氧化铬和氧化锌,其中,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5.5-98份、硅0.25-0.5份、氧化硼0.5-1.5份,氧化铬0.5-1.5份和氧化锌0.2-1份,所述磁性增强层包裹在磁性基层的外围形成磁性材料,且磁性增强层选用高磁导率的软磁性材料,所述磁性增强层在相对于磁性基层的另一面设置有陶瓷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6.5份、硅0.5份、氧化硼1.5份,氧化铬1份和氧化锌0.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化电感陶瓷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100重量份的磁性基层的材料中包括铁98份、硅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翠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