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粘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54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法,其可广泛地用于至少1者由塑料形成的2个粘附件,可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另外在不使粘附件曝露于高温、高压中的情况下直接粘结。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由塑料形成的第1粘附件与第2粘附件粘结的塑料的粘结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上述第1粘附件的粘结面照射能量在4eV或其以上的能量线;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将上述第1粘附件和第2粘附件粘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将塑料与玻璃、陶瓷、金属(包含合金)、塑料、木等粘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过去,为了将塑料与各种材料粘结,一般采用粘结剂。粘结剂的种类包括溶剂干燥型、催化剂添加型、湿气硬化型、厌气型、瞬间型等的室温硬化型、热硬化型、紫外线硬化型、热熔接型、再湿型、感压型等,分别根据塑料和粘结它们的部件的相容性、用途等而灵活使用。但是,伴随所需要的部件、成型件的用途,人们要求根据耐化学药品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电特性、光学特性等的方面,在极力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将塑料与部件粘结。在JP特开平4-55438号公报中,描述了下述工艺,其中,通过对聚石蜡酸薄膜照射紫外线,由此,使粘结性提高,然后,通过粘结层,或在不介设粘结层的情况下,叠置叠层体,在不介设粘结层的场合,其仅仅限于采用具有粘结性的叠层体的场合,为了与不具有粘结性的叠层体粘结,必须采用粘结剂。另外,在JP特开平2001-162645号公报和JP特开2001-162723号公报中描述的橡胶与聚酰胺的粘结方法中,对橡胶组合物进行紫外线处理、等离子处理、电晕放电等的处理,然后,为了在不介设粘结剂的情况下进行粘结,必须在聚酰胺处于熔融的状态实现粘结,无法应用于与热量较弱的部件的粘结。如果列举粘附件的具体实例,则在于导光体上设置微小棱镜阵列薄膜的面光源器件(背光,参照US5395350号说明书)中,均必须将作为塑料的导光体与微小棱镜阵列薄膜(光学薄膜)粘结,形成面光源器件。但是,如果采用粘结剂,粘结性薄膜(参照JP特开2000-249836号公报,JP特开2001-357709号公报),则具有无法使面光源器件的厚度进一步减小,面光源器件的厚度以粘结层的厚度增加,使光线透射率降低,以及作业步骤数量的增加导致的制造成本的增加的问题,由此,人们要求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将光导体与微小棱镜薄膜粘结。与此相对,作为不采用粘结剂等的方法,公开有由通过电离辐射线的照射,呈现粘结性的特定的材料,构成微小棱镜阵列薄膜的技术(参照JP2001-356208号公报),但是微小棱镜阵列薄膜必须要求采用特殊的塑料,该方法同样具有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专利技术的公开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广泛地用于至少1者由塑料形成的2个粘附件,可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在不使粘附件曝露于高温、高压的情况下进行直接粘结。作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深入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对塑料照射能量在4eV以上的能量线,呈现足够的粘着性或粘结性,由此,可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与其它的部件粘结,由此,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涉及一种将由塑料形成的第1粘附件与第2粘附件粘结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上述第1粘附件的粘结面,照射能量在4eV以上的能量线;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将上述第1粘附件和第2粘附件粘结。按照第1方案,由于通过能量线的照射,使由塑料形成的第1粘附件具有足够的粘着性或粘结性,故可在不要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将2个粘附件直接粘结。另外,由于与压接、热压接、热熔接等的压力、热的粘结方法不同,粘附件不曝露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故可广泛地用于压力、热量较弱的粘附件。另外,由于形成第1粘附件的塑料不限于特殊的材料,故可同样广泛地应用,也不导致成本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在于针对第1方案,上述第2粘附件也可由塑料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在于针对第2方案,也可对上述第2粘附件的粘结面照射能量在4eV以上的能量线。也可针对上述第1方案,上述第1粘附件和第2粘附件在上述能量线的照射前,不具有粘着性或粘结性,并且上述第1粘附件通过上述能量线的照射,获得粘着性或粘结性。最好针对上述第1方案,上述能量线为从紫外线、电晕放电、电子束和离子束中选择出的1种。特别是最好上述能量线为由从D2灯、高压水银灯、低压水银灯、Xe灯、Hg-Xe灯、卤素灯、准分子灯中选择出的1种获得的紫外线。最好针对上述第1方案,在上述能量线的照射之前,预先对第1粘附件进行加热,或在对上述第1粘附件进行加热的同时,照射上述能量线。最好针对上述第1方案,上述能量线的照射时的第1粘附件的粘结面与大气接触,或与从氧、氮、臭氧、水蒸气和氨中选择出的至少1种的气体接触。最好还针对上述第1方案,上述能量线的照射时的第1粘附件的粘结面与包含从水、过氧化氢、氨、醇类、有机酸、有机酸的衍生物、腈类、硝基化合物类、胺类和硫磺化合物类中选择出的1种的液体接触。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面光源器件的制造方法,即,针对上述第2方案,上述第1粘附件为将来自光源的光向射出面传播的导光体,上述第2粘附件为设置于上述导光体的射出面上的光学薄膜,使来自上述导光体的射出面的光朝向射出面的正面方向的多个凸部设置于与上述导光体相对的面上,上述导光体与光学薄膜在上述凸部的顶部直接粘结,在此场合,形成面光源器件的制造方法。另外,针对上述第2方案,上述第2粘附件为将来自光源的光向射出面传播的导光体,上述第1粘附件为设置于上述导光体的射出面上的光学薄膜,使来自上述导光体的射出面的光朝向射出面的正面方向的多个凸部设置于与上述导光体相对的面上,上述导光体与光学薄膜在上述凸部的顶部直接粘结,同样在此场合,形成面光源器件的制造方法。此外,针对上述第3方案,上述第1粘附件为将来自光源的光向射出面传播的导光体,上述第2粘附件为设置于上述导光体的射出面上的光学薄膜,使来自上述导光体的射出面的光朝向射出面的正面方向的多个凸部设置于与上述导光体相对的面上,上述导光体与光学薄膜在上述凸部的顶部直接粘结,同样在此场合,形成面光源器件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器件的外观结构图;图2为90度剥离试验的说明图。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优选形式在本专利技术中,粘结作为第1粘附件的塑料的作为第2粘附件的另一部件最好为塑料,但是,也可为玻璃、陶瓷、木、金属(包含合金)等的塑料以外的材料。另外,在将塑料之间粘结的场合,既可为相同材料的塑料,也可为不同材料的塑料。能量线既可仅仅对由塑料形成的第1粘附件进行照射,也可对第1粘附件与由塑料、玻璃、陶瓷、木、金属(包含合金)等形成的第2粘附件这两者进行照射。另外,相对相应的粘附件的粘结面,既可照射不同的能量线,也可在不同的气氛下照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由塑料形成的第1粘附件和由塑料、玻璃、陶瓷、木、金属(包含合金)等形成的第2粘附件既可为在能量线的照射之前不预先具有粘着性或粘结性的类型,也可为预先具有直接的粘结不充分的粘着性或粘结性的类型。另外,在能量线照射前和/或能量线照射时,对第1粘附件进行加热,由此,可缩短能量线的照射时间。此外,也可根据需要,在能量线照射前和/或能量线照射时,对第2粘附件进行加热。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第1粘附件和第2粘附件粘结时的温度最好为常温,但是,也可按照第1和第2粘附件表面不熔融的程度进行加热,将两者粘结。本专利技术的能量线为紫外线、电子束、离子束等的能量线,该能量必须在4eV以上,最好在7eV以上。如果能量在4eV以上,可容易切断C-C键、C-H键等的分子键。即,在所照射的能量线的能量不满足4eV的场合,未呈现足以不切断C-C键、C-H键等的分子键的粘着性或粘结性。作为能量线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由塑料形成的第1粘附件与第2粘附件粘结的塑料的粘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对上述第1粘附件的粘结面照射能量在4eV以上的能量线;在不采用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将上述第1粘附件和第2粘附件粘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达文田中淳一长泽敦平松慎二藤泽克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可乐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