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545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岸电供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该箱体装置整体具有立方体形状并且由彼此正交的多个壁部相连而成。该箱体装置包括:承载结构,其固定于第一侧壁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并用于支撑空调组件;以及逃生门组件,其以仅能够从箱体装置的内侧打开的方式设置于第一侧壁部,并且逃生门组件设置于承载结构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该箱体装置是集装箱式的结构并且该箱体装置具有便于批量制造以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可跟据码头的各项参数进行配置、安全可靠且便于运输和管理等优点。

A container type box body device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on ship sho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hore power,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the use of container type box body device for ship shor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box body is integrally provided with a cube shape and is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wall parts orthogonal to each other. The box body device comprises a bearing structure, which is fixed on the first side wall portion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position and for supporting the air conditioning components; and the door assembly to escape, only to open from the inside box device way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wall portion, and below the escape door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group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ship shore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centralized container box device, the device is a container type box structure and the box device is convenient for batch production to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the p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岸电供电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例如岸电系统的集装箱式结构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停靠在港口码头的船舶必须采用船舶辅机进行发电,以满足船舶用电的需求,辅机在工作中燃烧大量的油料,排出大量的废气,同时不间断地产生噪声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船舶连接岸电系统(岸上电力系统)。利用岸电系统向停靠码头的船舶供电,这样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是,基于岸电系统可能需要整体移位并进行保护等要求,需要箱体装置对该岸电系统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该箱体装置是集装箱式的结构。该箱体装置具有便于批量制造以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可跟据码头的各项参数进行配置、安全可靠且便于运输和管理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体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所述箱体装置整体具有立方体形状并且由彼此正交的多个壁部相连而成,所述箱体装置能够以其底壁部与载置面具有预定间隔且与该载置面平行的方式载置于该载置面,所述箱体装置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固定于第一侧壁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并用于支撑空调组件;以及逃生门组件,所述逃生门组件以仅能够从所述箱体装置的内侧打开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并且所述逃生门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下方。优选地,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梁,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梁以与所述第一侧壁部正交且与所述载置面平行的方式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延伸出,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梁沿着与所述载置面平行的方向间隔开地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以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载置面均平行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中的一个第二支撑梁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梁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逃生门组件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部;门体,所述门体通过至少两个铰链安装于所述门框,使得所述门体能够绕着所述门框转动;以及逃生锁,所述逃生锁设置于所述门体的朝向所述箱体装置的内侧的面,使得仅能够从所述箱体装置的内侧打开所述逃生锁。更优选地,所述逃生门组件还包括门胶条,所述门胶条设置于所述门体的外周缘和/或所述门框的内周缘,以使得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能够实现密封。优选地,所述箱体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箱体装置进行换气的进气/排气系统,所述进气/排气系统包括:多个进气窗组件,所述多个进气窗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装置的第二侧壁部并且彼此间隔开地配置;以及多个排气窗组件,所述多个排气窗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装置的第三侧壁部并且彼此间隔开的配置,所述第二侧壁部与所述第三侧壁部相对配置。更优选地,所述多个进气窗组件中的每一个进气窗组件包括:多个进气百叶,所述多个进气百叶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进气百叶之间形成用于进气的进气通道;盖组件,所述盖组件能够从所述多个进气百叶的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多个进气百叶,并且所述盖组件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多个进气百叶的盖板和用于支撑所述盖板的气撑;以及过滤部,所述过滤部设置于所述多个进气百叶的内侧并用于过滤来自所述箱体装置的外侧的异物。更优选地,所述多个排气窗组件中的每一个排气窗组件包括:多个排气百叶,所述多个排气百叶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排气百叶之间能够形成用于排气的排气通道;以及外风罩,所述外风罩能够从所述多个排气百叶的外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多个排气百叶。优选地,所述多个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壁部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遍及整个该壁部地延伸或者所述隔热层仅在该壁部的一部分延伸。优选地,所述箱体装置还包括检修井组件,所述检修井组件设置于所述多个壁部中的一个壁部,所述检修井组件包括能够绕着该壁部转动预定角度的井盖、设置于所述井盖的拉环以及用于将所述井盖固定于该壁部的锁紧部。优选地,所述箱体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装置的底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与所述载置面平行地延伸且彼此交叉固定的多个支架,并且所述多个支架中的至少一个支架为槽钢。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该箱体装置是集装箱式的结构。该箱体装置具有便于批量制造以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可跟据码头的各项参数进行配置、安全可靠且便于运输和管理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的第一侧壁部的示意图。图2a是示出图1中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图2b是示出图2a中的承载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a是示出图1中的逃生门组件的示意图;图3b是示出图3a中的逃生门组件的沿着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的第二侧壁部的示意图;图4b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的第二侧壁部的示意图。图5a是示出图4a和图4b中的进气窗组件的示意图;图5b是示出图5a中的进气窗组件的沿着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的第三侧壁部的示意图。图7a是示出图6中的排气窗组件的示意图;图7b是示出图7a中的排气窗组件的沿着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的顶壁部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的检修井组件的截面图。图10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的支撑框架的示意图;图10b是示出图10a中的支撑框架的另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侧壁部11承载结构111第一支撑梁112第二支撑梁12逃生门组件121门框122门体123逃生锁124门胶条2第二侧壁部21进气窗组件211进气百叶212盖板213气撑214过滤部22第一门组件3第三侧壁部31排气窗组件311排气百叶312外风罩32第二门组件4顶壁部41第一金属层42隔热层43第二金属层51检修井组件511井盖512拉环513锁紧部61支撑框架611第一支架612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具有集装箱式结构。该箱体装置整体具有立方体形状并且该箱体装置由彼此正交的六个壁部相连而成。在使用该箱体装置时,预先将岸电系统的各种组件置于该箱体装置内,然后使箱体装置能够以其立方体形状的底壁部与载置面(例如,码头的地面)具有预定间隔且与该载置面平行的方式载置于该载置面。优选地,该箱体装置可以固定在该载置面以防止该箱体装置不期望地移动。除了包括上述六个壁部以外,根据本技术的箱体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其自身重量以及其它组件的框架结构、用于换气的进气/排气系统以及用于操作人员进出的进出结构。具体地,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包括作为上述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的承载结构11。该承载结构11设置于第一侧壁部1的在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并用于支撑例如空调外机等的空调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箱体装置还包括作为上述进出结构的逃生门组件12,逃生门组件12用于操作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装置整体具有立方体形状并且由彼此正交的多个壁部相连而成,所述箱体装置能够以其底壁部与载置面具有预定间隔且与该载置面平行的方式载置于该载置面,所述箱体装置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固定于第一侧壁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并用于支撑空调组件;以及逃生门组件,所述逃生门组件以仅能够从所述箱体装置的内侧打开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并且所述逃生门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装置整体具有立方体形状并且由彼此正交的多个壁部相连而成,所述箱体装置能够以其底壁部与载置面具有预定间隔且与该载置面平行的方式载置于该载置面,所述箱体装置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固定于第一侧壁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并用于支撑空调组件;以及逃生门组件,所述逃生门组件以仅能够从所述箱体装置的内侧打开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并且所述逃生门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梁,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梁以与所述第一侧壁部正交且与所述载置面平行的方式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延伸出,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梁沿着与所述载置面平行的方向间隔开地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以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载置面均平行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中的一个第二支撑梁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梁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组件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部;门体,所述门体通过至少两个铰链安装于所述门框,使得所述门体能够绕着所述门框转动;以及逃生锁,所述逃生锁设置于所述门体的朝向所述箱体装置的内侧的面,使得仅能够从所述箱体装置的内侧打开所述逃生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组件还包括门胶条,所述门胶条设置于所述门体的外周缘和/或所述门框的内周缘,以使得在所述门体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能够实现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岸基集中供配电系统用集装箱式箱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箱体装置进行换气的进气/排气系统,所述进气/排气系统包括:多个进气窗组件,所述多个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张坚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临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